趙浩
摘 要: “藝術傳播危機”是當代藝術的熱點話題。前人主要從美學、哲學的角度探討這個問題,我們將基于中國藝術的現狀,從媒介資本軌道的角度審視“藝術傳播危機”。本文先簡要介紹藝術傳播的基本理論和在傳播過程中出現的危機情況,然后分別從藝術家的身份焦慮、藝術作品的存在合法性以及藝術欣賞人群的審美要求等三方面危機論述媒介資本軌道中的藝術傳播危機,最后提出有效的傳播策略,使藝術擺脫危機求得生存和發展。
關鍵詞:媒體資本軌道 藝術傳播危機 傳播策略
藝術傳播危機是藝術史上第三次提出的“藝術終結”,它關系著藝術的命運和存在。藝術的本質、生成和歷史都詮釋了社會生活的形態,有助于我們體會物體,感受生活,因此藝術的傳播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媒介資本軌道中藝術傳播過程中各個方面都受媒介資本的影響,媒介資本壓力和藝術傳播危機的生成是息息相關的。所以如何在媒介資本軌道中有效解決藝術傳播危機、使其不斷發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藝術傳播的基本理論和危機傳播現狀
藝術傳播是指借助于一定的傳播介質,使用藝術符號和語言把藝術信息或作品傳遞給藝術受眾的過程。它激發和滿足了受眾對于藝術信息的需求,其中藝術包括雕塑、建筑、繪畫等,傳播媒介主要有報紙、雜志、書籍、電視等。
長期以來,我國的政治、經濟迅猛發展,隨著帶來的藝術文化也在不斷進步,藝術市場具有巨大的潛力,消費娛樂漸漸地成為生活的中心。在這種環境下,雖然藝術取得了空前的發展,藝術類專業院校已超過了1000所,藝術刊物不斷增多,藝術關注度也不斷上升,但是媒介環境進一步搶占著它們的生存空間、很多藝術樣式都出現了生存危機,即使是京劇也變得沒市場、沒觀眾、沒劇目的情境。中國動畫藝術整體缺少創新、動畫工作者的素質較低并且缺少一種科學、合理的商業運營方法。
二、 媒介資本軌道中藝術傳播危機
根據對相關文獻的研究與藝術傳播過程的分析,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對媒介資本軌道中藝術傳播危機進行闡述,即藝術家自身的身份焦慮和反思、藝術作品的存在合法性以及藝術欣賞人群的審美要求危機。下面將對其作具體闡釋。
1.藝術家自身的身份焦慮和反思危機
傳統的藝術作品傳播與創作,一般情況下傳播主體和創作主體是同一主體,其作者僅僅是一個人,最多也不過幾個人。但是在媒介資本軌道中進行藝術作品的創作以后,傳播主體和創作主體就關聯到一大批人,并且創作主體和傳播主體也不是合一的。這種情況只要是在看完節目后看一眼長長的作者名單就一目了然了。
在媒介資本軌道中,作品原創、編劇和導演按照藝術的尺度進行創作,可以被認為是藝術工作者,但是廣告公司、策劃者、制片人和出版商等是以資本的支出和收益作為衡量標準來要求藝術,是從商人的角度來進行藝術傳播活動,這就造成了藝術作品崇尚的無功利原則嚴重缺失的局面。
在媒介資本的誘惑之下,藝術家們也分裂成了兩部分,一部分藝術家對自我身份的焦慮和反思以后,逐漸地遠離物欲橫流的都市,繼續守護著自己的精神家園;另一部分藝術家則在身份焦慮和反思以后變得更務實一些,他們果斷走出了獨自守護純藝術的打算,開始向媒介市場的商業性進軍。
2.藝術作品的存在合法性危機
在媒介資本的軌道中,藝術作品的傳播一定要把媒介資本的最大利益放在首位。藝術作品只有給媒介資本帶來可觀效益,它們才能具有生存發展的空間,一旦其不能為媒介資本創造利潤,那它們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它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表現:
(1)經典的藝術作品難以傳承。一方面,對于大多數的藝術欣賞者來說,欣賞經典的藝術作品都存在著一定的難度,他們需要長時間的培養這一技能和文化。但是在媒介資本軌道中,由于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資本來普及經典藝術,其追求的是快速、高效,所以很多萬人瞻仰的經典藝術作品就在媒介資本軌道中變得曲高和寡。另一方面,經典藝術作品也面臨著“人絕藝亡”的尷尬局面,前人有著萬般絕技,但是生活在媒介資本中的后輩們較為務實,并沒有真正鉆研前人留下的瑰寶,使得經典作品在媒體資本下難以生存和發展。例如京劇、昆曲等雖得到了國家的支持,但是面對著更多的人樂意追捧泡沫劇、大眾明星仍然難掩困窘之態,經典藝術作品在媒介資本環境中難以傳承。
(2)弱勢藝術的生存危機。全球化的美好理想是為各種藝術提供平等共享的平臺,但是媒介資本的進入打破了這一夢想。在弱肉強食的規律當中,強勢藝術可以盡情的在全球化的舞臺上展現,而弱勢藝術的生存范圍越來越小,出現了嚴重的生存危機。例如好萊塢電影憑借著雄厚的財力物力占據了全球80%的市場,而民間傳統藝術缺乏宣傳技術資本只能在全球化舞臺邊緣艱難存在。
3.藝術欣賞人群的審美要求危機
就藝術欣賞者來說,藝術作品得以傳播主要是由于其滿足他們的審美要求,它是藝術作品被接受的重要內容。一般情況下,審美要求是逐漸遞進的,首先一個好的藝術作品要有一個生動、具體的感性形象,其次是陶冶我們的性情,凈化我們的心靈,最后達到人生的一種更高境界。但是媒介資本是按照商品的消費來處理審美要求,利用收視率和上座率等來界定藝術作品的成功與否。因此,藝術欣賞人群的審美要求危機在媒介資本中日益深重。
當今社會,媒介資本崇尚消費主義觀念,通過打造光鮮亮麗的感性形式,培養人們的審美接受心理,例如豪車、名牌的服飾和舒適的別墅等,仿佛物質時代下終日忙碌疲憊的人們并不在乎靈魂升華的渴求。審美要求最終脫離了無功利的自由狀態被更多的物質充斥,降格成了一種時尚。
三、 藝術的傳播策略
藝術的傳播是其生存發展的必要條件,藝術并不會消亡,它會在傳播的過程中不斷變化形式來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筆者通過對文獻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兩個方面的傳播策略,即尋找適合傳播的藝術形式和獲得更多的藝術欣賞者,下面將做具體分析。endprint
1.尋找適合傳播的藝術形式
由于在媒介資本軌道中,如京劇、昆曲等傳統的弱勢藝術出現了嚴重的傳播危機,生存和發展狀況都很艱難。所以我們應尋求一種易于傳播的藝術表現形式。
對于戲曲藝術作品來說,應多創作與當前現實問題相關的內容,應多編寫貼近觀眾、貼近生活的精品劇本,為其傳播打下良好的舞臺基礎。在形式上,由于經典藝術的技術難度和文化水平較高造成了藝術欣賞者的大幅下降,所以對于唱腔應更通俗化,便于藝術欣賞者的理解,然后也應添加新穎特別的動作,尋找適合當前的戲曲節奏。另外,戲曲藝術作品也須融合現代流行音樂、舞蹈和話劇等前衛藝術作品,對戲曲樣式進行創新。
對于電影藝術作品來說,尋找生活當中有價值的題材,改變媒介資本軌道中的只推崇消費主義觀念,充分考慮藝術欣賞者的審美要求,不斷提高電影技術,使得電影音頻、視頻等效果不斷提高。與韓國、日本等國相比,我國的動漫在許多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主要差距在于創意,我們要跳出傳統、加強創新思維、真正表現現代生活和現代思想。
2.獲得更多的藝術欣賞者
獲得更多的藝術欣賞者是藝術傳播的關鍵,也是藝術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策略。獲得更多的藝術欣賞者就是要在媒介資本軌道中不能只重視利益,要建立以藝術欣賞者為本位的思想,引導觀眾,只有獲得更多的藝術欣賞者,藝術才有市場并獲得生存和發展空間。
我們應不斷提升藝術的公賞力,將藝術代入城市和鄉村的各個領域,其中藝術欣賞者包括城市中依靠體力勞動的藍領階層和依靠腦力勞動的白領以及知識分子,農村中依靠傳統耕作為主的農民以及亦農亦工的農民,要適應他們的生活方式,爭取更多的受眾。當然,也可以在全國各高校進行巡演,例如利用藝術進校園的方式,培養一批年輕的藝術欣賞者。
綜上所述,通過對藝術本身的轉變和對老舊觀念的揚棄,一定會解決藝術傳播危機,獲取新的生命力,重新登上全球化的舞臺。當今社會也存在著很多藝術性和商業性兼備的優秀案例,值得我們不斷地關注和探索。
結語
隨著媒介資本工業的繁榮發展,其滲透到藝術傳播的方方面面也越來越明顯。筆者通過上述對藝術傳播危機的分析和闡述表明,藝術并沒有走向終結,而是沿著歷史軌跡不斷推進,在媒介資本軌道中不斷地尋求藝術傳播策略是求得藝術生存和發展的必然。雖然筆者提出了相關的傳播策略,但是對于媒介資本軌道中藝術傳播危機的研究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下一步筆者將在理論和實踐當中繼續研究,爭取為藝術作品的傳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 孫友欣. 傳播學視域中的“藝術終結”[J]. 牡丹江大學學報,2011.
[2]劉笑春.新媒介背景下藝術傳播的特征[J].新聞愛好者,2011.
[3]章旭清.媒介資本軌道中的藝術傳播危機 [J].新聞界,2009.
作者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