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會預知未來,但所有人都希望知道下一秒會發生 什么?而在如今這個數據當道的時代,透過數據分析,我們 或許可以找到勝利密碼。
NBA 一直都在嘗試數據改革,目前,聯盟已經有15支球隊聘請了數據分析師,而隨著運動管理系統的橫空出世,NBA將再度升級,跨入高科技時代。不可否認的是,數據分析對于我們觀看、描寫和討論比賽的方式已經造成了不可逆轉的改變,一些術語,比如勝利貢獻值、真實投籃命中率等已經成為字典里的一部分,而那些只用得分、籃板和助攻來評價一個球員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先進的數據統計改變了我們對許多球員的看法:在數據支持下,有些球員比我們想像的更好,比如巴蒂爾和米爾薩普,也有一些球員其實華而不實,比如魯迪·蓋伊。現在很難看到寫NBA的文章不用數據分析來說話的。在大部分情況下這是件好事,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寫作和閱讀與籃球有關的文章變得越來越費力,文章中經常會出現大段大段的數據分析,充斥各種各樣的數字。
如果在這個數據分析時代迷失了方向可不是件好事情,這就是一個不太令人開心的小秘密:數據分析讓比賽變得沒那么有趣了。那些讓比賽看起來精彩絕倫的打法——高難度后仰跳投、在三名防守球員的圍堵下強行突破上籃——卻是數據分析告訴我們要去避免的。球迷們想要看威斯布魯克在空中把自己扭曲成椒鹽卷餅一樣突破上籃,想要看杜蘭特投出的制勝球像一枚洲際導彈一樣給球隊帶來勝利。這樣的打法可能不會那么高效,但是那又怎樣呢?大多數人看球純粹是因為這是一項精彩激烈、讓人熱血沸騰的運動,而不希望看到每個回合的進攻都以最可能高效的方式結束。在這項運動里,感性應該要大于理性,籃球應當是一首即興之作的爵士樂,而不是一部照本宣科的交響曲。
舉個例子:在2006年1月22日科比81分屠龍的那個晚上,老實說他的很多投籃選擇并不是最好的,有許多運球后出后的三分以及一些高難度的中距離跳投,這些出手選擇都是那些數據控們所嗤之以鼻的。看過那場比賽的球迷們都知道斯馬什·帕克有不少空位機會,但是我相信你們對此一點也不在乎。
你們問我講這個故事的原因?有時候偉大的表演不需要數據分析來做支撐,要不然就會變得像斯波教練的新聞發布會一樣枯燥乏味了。
沒有人會討厭數據分析。它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這也對籃球比賽本身益處良多。具體到哪些球員最無私?誰的跑動距離最多、速度最快?誰是最好的空位殺手?誰的突破最高效?在某些時刻哪種得分方式最高效?這些們都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得出結論。對球隊來說,以上這些東西可能就是他們奪取勝利的密碼,但對球迷來說,永遠不要過度地追求數據分析,這樣你會失去很多樂趣。
現在,讓我們暫時放下對數據分析的喜好或偏見,進入數據控的另類頒獎盛典。當然,與常規賽MVP、最佳第六人等主流獎項相比,以下這些獎項絕對非主流,但肯定讓你意想不到,樂趣無窮。
不穩定得分王
斯蒂芬·庫里
理由:如果你在一個賽季中每場投出7.9個三分球,那么不穩定就是惟一的穩定了。庫里本賽季有三場得分個位數的比賽以及三場得分40分以上的比賽,而詹姆斯、杜蘭特、安東尼和樂福都沒有得分個位數的比賽。在三月份的兩周里,庫里甚至無法超過20分,而在常規賽的最后五場比賽中,他的得分分別是31、24、30、47、32。如果這樣看的話,庫里的得分標準差達到了NBA最高的9.2,不穩定得分王非他莫屬。
最穩定得分王
塞爾吉·伊巴卡
理由:你認為這個獎項應該屬于俄克拉荷馬的另一個球員嗎?相比之下還是伊巴卡更穩定。他不會在三分線外投籃,也通常不依靠裁判的哨子來得分,所以他的數據排除了容易虛高的兩項。伊巴卡的場均得分為15.2分,本賽季有33場比賽得分都在13分到17分之間,且沒有超過27分的比賽。他的得分標準差是NBA場均15分以上的球員中最低的。他在這方面的表現比絕大多數人出色,包括杜蘭特。
持球時間最長球員
拉塞爾·威斯布魯克
理由:在所有獎項中,這個可能是最沒有懸念的。即使沒有數據證明,大家根據印象也會把此獎頒給威少。那么雷霆二少的持球時間到底是多少呢?數據顯示,威斯布魯克在傳球之前的平均持球時間長達7.9秒,這對于杜蘭特的支持者來說可不是什么好事情,但所幸最終的結果還不錯。
進步最大球員
拉塞爾·威斯布魯克
理由:這個獎項頒給威少似乎很難讓人理解,但是看看全明星賽前后所有球員的PER值,最大的增長幅度來自威少——他的PER值從20.2增長到了28.7,這8.5的增幅是相當驚人的。休息一段時間以及不參加背靠背的比賽居然對球員的效率值有如此大的影響,真是令人驚訝。更重要的是,季后賽可是沒有背靠背比賽的,伙計們,加足馬力吧。
最高效突破球員 凱文·杜蘭特
理由:雷霆一哥只會投籃?大錯特錯。據統計,杜蘭特的突破平均可以為球隊帶來1.44分,這足以說明他全面的進攻能力。無論是突破分球給空位射手,還是走上罰球線,沒有人比杜蘭特運球沖擊油漆區造成的殺傷力更大。詹姆斯也不可比,他的突破平均“只能”為熱火帶來1.34分。
滑坡最大的球員 羅伊·希伯特
理由:長得高跌得慘。這位印城大漢在全明星賽后的命中率只有令人跌破眼鏡的39.7%,這很難讓人相信賽季初的他看起來是多么厲害。除了得分之外,希伯特的籃板球也是直線下滑。而他的效率值也從全明星賽前的16.1急速下降到8.9,7.2的跌幅也排名聯盟所有球員榜首。endprint
最致命空位射手 何塞·卡爾德隆
理由:你可以把卡爾德隆當作是流水線版的史蒂夫·納什,因為庫班想要重塑諾維茨基-納什兩人組的絕妙搭配。根據數據統計,卡爾德隆在空位跳投的命中率高達50%,考慮三分球的實際命中率達到74.6%。當然,如果他能避開對手得到空位投籃的話……
最不投機取巧球員 何塞·卡爾德隆
理由:和詹寧斯截然相反的是卡爾德隆。在比分接近(3分以內)的比賽中,卡爾德隆每36分鐘可以得到15.9分,而垃圾時間只能得到11.6分,相差4.3分。事實上,卡爾德隆在比分接近的比賽中更具攻擊性。讓我們看看他能不能在季后賽繼續這樣的表現,他還從未證明過這一點。
最投機取巧球員
布蘭登·詹寧斯
理由:你沒看錯,詹寧斯又來了。當我們仔細觀察他的數據發現,活塞后衛每36分鐘的得分從只剩一個回合時的13.6分猛增8.2分到垃圾時間的21.8分。所有150個符合標準的球員在垃圾時間的得分都是減少的,只有詹寧斯大幅增加。他才是真正的數據刷子。
上籃次數最多球員
布蘭登·詹寧斯
理由:你想知道為什么底特律活塞體型健壯的前場只有聯盟第25的防守效率嗎?看看他們是如何發起進攻的吧,沒錯,就是詹寧斯。這個脆弱的控衛本賽季居然有491次突破,是所有球員中次數最多的。無論防守端有多少大個子,詹寧斯都會毫不猶豫地沖進去。勇氣可嘉,但是最好“改邪歸正”。
累計失分最多球員 塞迪斯·楊
理由:楊在場上時,76人隊落后比分——650分——“冠絕”聯盟,這對于球隊最好的球員絕對是一個恥辱 。實際上,楊本賽季在場上看到球隊落后的時間比馬刺的科懷·倫納德整個職業生涯看到球隊落后的時間還要多(1800分鐘和1498分鐘)。不過,楊應該記得,去年這個獎項的獲得者是山貓的肯巴·沃克,而現在他已經在季后賽了。
最好半場擲球球員 托尼·羅滕
理由:這應該是羅滕擁有的最多的東西了。本賽季共有174人從半場之外擲球,只有11個進了。除了羅滕之外沒有人投中兩個球。更令人驚奇的是,羅滕的半場擲球(7中2,命中率28.6%)比整體三分球命中率(21.5%)還要高。
最愛拍球的球員 約翰·沃爾
理由:這項SportVU的數據統計很有意思:沃爾本賽季總共拍球38131次。如果你從今天(2014年4月24日)開始每天花一分鐘的時間來運球,你要多久才能追得上沃爾本賽季的總數呢?答案是2016年1月16號。
二次助攻最多球員里基·盧比奧
理由:如果考慮二次助攻數的話,森林狼后衛的助攻總數就會超過約翰·沃爾排名第一位了。所謂二次助攻,就是助攻前的一次傳球,很多人也稱其為冰球式助攻。盧比奧本賽季二次助攻數達到165個,而他應該感謝隊友凱文·樂福對他這項數據成功率的大力支持。
蓋帽成功率最高球員
安德魯·博格特
理由:不能在季后賽中看到博格特施展他的魔法真真是一大損失。本賽季澳大利亞長人在將蓋帽轉化為搶斷上做得非常出色。數據告訴我們,這個29歲的勇士中鋒,本賽季蓋帽成功率達到68%,和去年鄧肯獲此獎時的數據一樣。
最依賴隊友的球員 安東尼·特里沃
理由:這個獎項一度屬于快艇隊的賈里德·杜德利,但他僅僅因為一次未被助攻的跳投就失去了機會。取而代之的是山貓隊的四號位特里沃,本賽季他94.6%的進球都來自隊友的助攻。特雷沃的129個命中球中,只有7個是自己發起的進攻,而他的102個三分進球全部來自助攻。特里沃要好好請隊友們大吃一頓了。
每次觸球得分最多球員
克萊·湯普森
理由:在這一點上,湯普森比他的隊友庫里做得更好。本賽季,湯普森平均每兩次觸球可以得到一分。更確切地說,SportsVU數據顯示,他每次觸球他可以得到0.48分,為所有球員最高。作為一個精英級的射手,湯普森通常沒有控球的任務,這是很合理的。如果你想知道為什么他不能得到更多的觸球機會,往下看就可以了。
最大球場黑洞
克萊·湯普森
理由:終于知道為什么湯普森是聯盟每次觸球得分最多的球員了。因為一旦他拿到球,他就會出手投籃。這造成他的傳球數是他投籃數的1.2倍,在全聯盟所有場均出場時間20分鐘以上的球員中是最少的。
最長跑動距離球員
吉米·巴特勒
理由:在賽季前半段,這個獎項一度屬于火箭帥哥帕森斯,但他終歸屬于巴特勒。根據SportVU的3D跟蹤相機,巴特勒在1月15日對陣魔術的三加時比賽中跑動達到3.97英里。在那場比賽中他上場時間達到60分鐘,于是這樣的跑動不算太驚訝。但請記得,他不久前才經歷過腳趾過度伸展的傷病。公牛主帥湯姆·錫伯杜一定對他沒有跑過4英里大關而失望,于是在季后賽首輪對奇才的第二場比賽中,巴特勒打滿了常規的48分鐘,又打滿了5分鐘加時。
最好的四分球射手
賈馬爾·克勞福德
理由:如果我們在三分線外增加一條四分線,誰會是最好的四分球投手呢?當然是克勞福德先生——他在28尺到35尺之間的投籃命中率高達60%(25投15中)。在這項統計上,表現最差的球員是凱爾·洛里,命中率只有13.6%(22投僅3中),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
最快跑動速度球員 帕蒂·米爾斯
理由:米爾斯本賽季的跑動速度比哈登快了33%。根據SprotVU,這個澳洲控衛本賽季平均跑動速度達到4.8英里每小時,是所有常規賽上場時間達到1000分鐘的球員中最快的。這對于上賽季曾被波波維奇稱為“有點小胖”的米爾斯來說絕對是最大的進步。
最無私球員 約什·麥克羅伯茨
理由:山貓的這個大個子絕對是NBA的慈善家。他會將87.3%接到的球傳出去,遠超過其他所有NBA球員(卡爾德隆以82.7%排在第二)。麥克羅伯茨的高頻率傳球為他的隊友埃爾·杰弗森做出了彌補——后者只傳出了57%的球,幾乎是聯盟最低。但是他是山貓最仰仗的球員,所以沒有人會抱怨。
長傳球最多的球員凱文·樂福
理由:這是SportVU的另一個有趣數據:長距離傳球,即拿下防守籃板后傳出飛行距離超過20尺的快攻傳球。如你所想,樂福憑借76次導彈式傳球領先聯盟,比第二位和第三位的斯賓塞·霍伊斯(33次)和德安德魯·喬丹(32次)加起來還多。其中,樂福和科里·布魯爾的連線出現了41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