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姝婷



體育似乎總是包含著某種人生隱喻:看似非黑即白的輸贏較量,卻從不以比分來定義成功和精彩,這正是體育的動人之處。每場比賽都獨一無二,令人動容的是過程中的細節。一場好看的比賽,除去運動員的實力和機遇、比賽高低潮的更迭,每一位身在現場的參與者的喜怒哀樂也是值得記錄的元素。
攝影記錄下的賽事瞬間,使得人們可以從更加多元、細膩的角度來觀賞、剖析一場比賽。新華社2013年度體育照片分成5個類別進行評選,分別是競技類、情感類、突發類、特效類和幽默類。本刊采訪了部分獲評年度照片的攝影記者,聽他們講述這些優秀作品的拍攝經過,或許會有助于觀者審視、發現拍攝體育運動的新維度和視角。通過欣賞這些優秀的體育照片,觀者看到的也許不再僅僅是競技場上運動員的力量與技巧之美,更包含那些觸動人心的體育精神,那些因運動帶來的歡樂瞬間,以及照片背后的故事與思考。
01
競技類《對刺》
2013年9月6日,在第12屆全運會擊劍項目女子重劍團體銅牌爭奪賽中,上海隊侯鶯嗚(右)與山西隊田雪在比賽中對刺。新華社記者肖藝九/攝
肖藝九:比賽在沈陽航空航天大學體育館舉行,場館的背景比較雜亂,想拍到一張干凈的畫面十分不易。我觀察發現場館左右兩側的背景相對干凈且顏色為黑色,易突出拍攝主體,于是決定蹲守于此,等待精彩畫面出現。當兩名選手的重劍同時擊中對方頭部時,我果斷按下了快門,定格了這個對角線構圖的精彩瞬間。
02
競技類《拳王爭霸》
2013年12月14日,“MBI2013星功夫世界拳王盛典”在長沙中南林科大學體育館舉行,中國選手黃海剛(左)和泰國選手奔勝在男子60公斤級泰拳規則比賽中角逐。最終,黃海剛不敵奔勝。新華社記者李尕/攝
李尕:這是一場不很正規、甚至有一些“山寨”味道的比賽。一群在網絡上難以搜到背景資料的選手,在拳臺上進行著迎合觀眾的搏擊表演,在這里,娛樂的成分大過競技的成分。比賽時,選手會使用一些比較浮夸的表演性動作,我一邊念叨著“太假了”,一邊按下快門,用24~70毫米鏡頭記錄下了泰拳選手奔勝“凌空掃腿”的瞬間。長沙作為一個娛樂之都,大部分的體育場館經常承辦文藝演出,有時舉辦比賽時就直接使用文藝表演的演出燈光,這對于體育攝影師來說簡直是一場噩夢。在這場泰拳比賽中,拳臺上的燈光由紅、藍、黃等幾種顏色混合,且分布不均,在多次手動對白平衡未果后,我只好使用自動白平衡還原現場凌亂的色溫,拍出的這張照片還原了當時賽場上略夸張的氣氛。
03
競技類《雨中搶點》
2013年3月22日,在湖南長沙進行的2015年亞洲杯足球預選賽第二輪比賽中,中國隊球員于海(右二)頭球攻門,最終中國隊主場以1比0戰勝伊拉克隊。新華社記者 郭勇/攝
郭勇:2013年3月22日,長沙賀龍體育場,天空陰云密布,預報有暴雨。中國隊第一輪客場輸給沙特后,在小組只有兩個出線名額的情況下,本場比賽不容有失。上半場雙方各無建樹。下半場剛開始不久,暴雨如約而至,雨水模糊了眼前的景象,我只好不斷擦拭相機的取景器和自己的眼鏡,這時場邊的攝影記者已所剩無幾。在下半場時間近半時,中國隊開出角球,于海躍起頭球攻門,可惜頂偏,這時我迅速按下快門,定格了這一進攻的精彩瞬間。最后中國隊在傷停補時中憑借于大寶的補射戰勝伊拉克隊,取得寶貴的三分。
04
競技類《縱身救球》
2013年7月1日,美國選手小威廉姆斯在比賽中救球。當日,在2013年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女單第四輪比賽中,美國選手小威廉姆斯以1比2不敵德國選手利斯基,無緣八強。新華社記者 王麗莉/攝
王麗莉:這張照片我比較滿意的是捕捉到小威這個很有難度的姿態:雙手握拍側擊回球同時雙腳騰空躍起,這并不是她常見的比賽動作,由此可見這場比賽對于強大得近乎無法擊敗的小威來說是十分吃力的。事實上,這場比賽也確實是她在2013年溫網的最后一場比賽,最后落敗于對手德國黑馬利斯基。在拍攝網球比賽時,更換鏡頭可以使一場比賽的圖片更多元和飽滿。在拍攝這張照片之前,我已經用長焦頭拍了回球、發球、情緒、細節等,于是改用了70~200毫米鏡頭,想多拍攝一些伸展的比賽動作。不過令人遺憾的是,這張照片我沒有捕捉到飛速而過、連小威都沒擊中的網球。
05
情感類《孔卡吻別》
2013年12月7日,廣州恒大隊阿根廷外援孔卡在足協杯決賽第二回合比賽后親吻天河體育場的草皮。這場比賽是孔卡在中國的告別之戰。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攝
劉大偉:這是廣州恒大隊阿根廷外援孔卡在中國的告別之戰。與其說我是來采訪這場決戰,倒不如說是為了給孔卡送別。場上場下,我的鏡頭和目光始終追隨著即將離開的孔卡,生怕錯過他在天河體育場最后一次亮相的每一個細節。“情難舍、人難留,今朝一別各西東”,廣州恒大留不住孔卡,但這位中國足球職業聯賽最優秀的外援之一給中國球迷留下了一段美好的記憶。“天體之王”親吻草皮淚別中國更讓天體4萬觀眾為之動容。
06
情感類《布萊恩金滿貫》
2013年7月6日,在倫敦舉行的2013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男子雙打決賽中,美國雙胞胎選手麥克布萊恩/鮑勃布萊思以3比1戰勝跨國組合多迪格(克羅地亞)/梅洛(巴西),獲得冠軍,布萊恩兄弟在比賽后用他們標志性的跳起撞胸的動作慶祝勝利。布萊思兄弟連奪2012年倫敦奧運會、2012年美網、2013澳網、法網和溫網冠軍,成就了“布萊思金滿貫”。新華社記者 王麗莉/攝
王麗莉:布萊恩兄弟的這個跳起撞胸的動作是可預見性的,網球迷和常年拍網球的攝影記者都知道只要他們兄弟倆獲勝,必然會做這個動作。所以在比賽最后一局,很多之前在高位拍攝的攝影記者全部撤回到場邊的攝影位置,以免錯過這一瞬間。我提前選定了一個靠近比賽場地中間球網的場邊位置,這樣無論兄弟倆在哪邊慶祝都能拍到。很多記者在最后幾局不停換位置,以期能拍到理想獲勝慶祝的那一瞬間,但我并沒有變動位置。一方面我確定我選的位置視野是沒有阻礙的,另一方面我覺得無論在哪個位置,只要捕捉到這個動作的瞬間,都會是很棒的。endprint
07
情感類《勝利的滋味》
2013年7月6日,在2013年中國足球超級聯賽第16輪比賽中,武漢卓爾隊主場以2比1戰勝江蘇舜天隊,武漢卓爾隊球員斯托揚諾維奇倒地慶祝比賽勝利。新華社記者肖藝九/攝
肖藝九:武漢卓爾隊在2叭3年中超聯賽第16輪比賽中主場以2比1戰勝江蘇舜天隊。在瓢潑大雨中,卓爾隊球員們繞場一周向球迷致意,全場身穿橙裝的球迷仿佛是獲勝者,面帶笑容,有節奏地鼓掌、振臂,嘹亮的歌聲飄揚在球場上空,此時激動的斯托揚諾維奇突然倒地,像個孩子一樣擁抱賽場,露出陶醉的笑容,任憑雨水的拍打,享受勝利帶來的一切。一路跟隨拍攝的我被那一瞬的溫情所打動,并倒地以低角度記錄了那勝利的激情一刻。
08
情感類《喜上發梢》
2013年9月8日,在紐約舉行的美國網球公開賽女子單打決賽中,衛冕冠軍、美國選手小威廉姆斯以2比1戰勝白俄羅斯選手阿扎倫卡,再次奪冠。新華社記者 王雷/攝
王雷:美國網球公開賽是美國著名選手小威廉姆斯的主場,連續兩年小威廉姆斯都打入了決賽。她是賽會的一號種子。決賽在小威廉姆斯和白俄羅斯選手阿扎倫卡之間進行,本以為會出現激烈的拉鋸戰,但小威以良好的狀態和主場先聲奪人的氣勢很快就占據了上風。為了拍攝到角度更多的畫面,我放棄了場內平行拍攝位置,改到看臺高角度。當我背著400毫米的鏡頭爬上看臺時,小威已經勢不可擋地打到了賽點,這時比賽才剛剛開始一個小時,我趕緊架上長鏡頭和機身,預測小威贏下賽點,肯定會有激動人心的慶祝動作。果不其然,阿扎倫卡抵擋了幾個回合,就再也無力回天,小威無可爭議地贏得了比賽。當裁判宣布小威獲勝時,她興奮地一蹦三尺,我拍下了小威“喜上發梢”的一刻。
09
情感類《博爾特摘金》
2013年8月17日,在莫斯科舉行的2013國際田聯世界田徑錦標賽男子200米決賽中,牙買加選手博爾特以19秒66的成績奪冠。新華社記者 王麗莉/攝
王麗莉:這是一張典型的發稿照片,我只是在被安排的位置上按了快門,拍到了這個瞬間。博爾特是受攝影師喜愛的,因為他奪金幾乎毫無意外,而且他自身表達情感的方式五花八門,每一樣都非常適合靜態或動態鏡頭的捕捉,不過一些瞬間仍需攝影師等待。這個動作是他繞場一周再次回到接近終點的地方突然停下做的。另外要說明的是,拍攝田徑世錦賽這樣的單項頂級錦標賽就是一個團隊作戰,必須服從安排和調配,在自己的位置拍好這個位置上該有的照片。謝謝2013年夏天在莫斯科一起奮戰的團隊。
10
突發類《杠上“失足”》
2013年10月5日,在比利時安特衛普進行的第44屆世界體操錦標賽高低杠決賽中,極有希望獲得獎牌的中國選手姚金男在做高難度動作“奠空翻”時出現失誤掉下,只得到了14.633分的成績,排名第6。新華社記者 周磊/攝
周磊:“莫空翻”,是中國前體操名將莫慧蘭率先使用的“向前空翻一周半越杠”。這個動作,外國選手根本不可能練習,即使在中國隊內部也很少有人掌握,更不用說在大賽實戰。而18歲的中國隊女將姚金男在全能決賽的高低杠比賽中完成了這一高難度動作,震驚全場。而在高低杠單項決賽時,姚金男上杠后按著節奏展開全套動作,突然在越杠準備盲抓的時候失手,重重地摔在了墊子上。趴在墊子上的她眼圈頓時就有些發紅,但很快起身,帶著遺憾地看了杠一眼,繼續上杠完成了比賽,贏得掌聲。在后來編輯照片時我才發現,她由于發力過大,越杠時腳打在了杠上,直接影響了抓杠,而這一切都被相機完整記錄下來。我選取了腳打杠、脫手、摔落墊子、重新起身等畫面發稿,受到大量采用、轉載。多年的采訪經驗告訴我,在可預見性的新聞事件中充分考慮到不可預見的因素,投入十二分的注意力“迎接”任何意外的發生,這是作為一名專業攝影記者必備的基本素質。
11
突發類《拒絕比賽》
2013年9月3日,在沈陽進行的全運會女子七人制橄欖球決賽中,北京隊由于對裁判的判罰不滿,在下半場0比15落后時拒絕比賽,全體隊員圍成一圈站在場地中。比賽繼續進行,最終山東隊以71比0的比分奪冠。新華社記者王鵬/攝王鵬:橄欖球比賽對抗激烈,時常會導致賽場內外的爭議與沖突。在當日的比賽中,北京隊在0比15落后之后放棄比賽,隊員圍成圈站在場地中央,以示不滿。而根據比賽規則,山東隊繼續比賽以71比0的大比分奪冠。拍攝整個過程時,我注意到北京隊站在場地中央時剛好處在陰影之中,背景中山東隊隊員正在繼續比賽,陰影中棄賽抱成一團的北京隊隊員與背景光線下正在跑位得分的山東隊隊員形成鮮明對比,加上背景中“北京隊必勝”的橫幅,都為這張照片增添了一些看點。
12
特效類《大小乒乓》
2013年5月19日,在巴黎世乒賽男單半決賽中,中國選手馬龍在比賽中發球。最終馬龍以2比4不敵同胞王皓,無緣決賽。新華社記者陶希夷/攝
陶希夷:畫面中的白色大球是每張球臺兩側都有的裝飾,外形做成比賽用球的樣子。在大賽開始前各隊熱身時我注意到了這個裝飾,拍攝了一張照片,但效果一般,比賽開始后我看到一個外國攝影師也在打它的主意,這提醒我應該再利用這個裝飾拍點兒不一樣的東西。我轉到大球的正后方,壓低視角并左右挪動,發現遠處的兩個大球裝飾剛好可以對稱地出現在近處大球的兩邊。我把人物放在畫面左側,馬龍獨特的發球方式和融入背景的黑色球衣讓他高高拋起的乒乓球更為顯眼,與三個大球裝飾也有了呼應。
13
特效類《橫空出世》
2013年8月12日,參賽選手在國際田聯世錦賽男子3000米障礙賽預賽中角逐。新華社記者 李明/攝
李明:用無線遙控拍攝體育賽事需要基于攝影師一定的構思和預判,而在拍攝時往往無法即時查看畫面。莫斯科田徑世錦賽第三天,我負責內場拍攝,提前2個多小時進入內場安裝調試遙控相機。男子3000米障礙賽,其特點在于選手會跨欄、入水,隨即濺起大小水花。陰天、水珠、賽場穹頂,我根據這些想要在照片中表現的客觀元素,最終確定相機參數、鏡頭焦距和擺放位置。之后,我做好相機防水工作,就開始準備其他項目的拍攝。直到該項比賽開始,有選手進入預想的位置時,我按動手中的無線遙控,最終得到了這張照片。endprint
14
特效類《你追我趕》
2013年9月9日,在遼寧省沈陽市進行的第12屆全運會田徑項目女子5000米決賽中,劉瑞環(中)以15分52秒37的成績獲得第4名。新華社記者王毓國/攝
王毓國:比賽開始后,各路好手你追我趕,交替領先。當時我打定主意要拍攝一張以冠軍為主角、體現激烈競爭的“追隨片”。于是,我用尼康D3S相機、400毫米的長焦鏡頭在終點線附近的看臺上拍攝。起初我用1130秒的快門速度,可拍了3圈下來,照片上的虛實程度不令人滿意。于是我改用1/8秒的速度又進行了嘗試。當時河南選手劉瑞環始終處于前列,我預測她很有可能奪冠,于是把她作為重點進行拍攝。等到了第7圈時,終于拍到了此片。慶幸的是,當時整個領跑隊伍人數眾多,沒有散,畫面虛實相間,甚是飽滿。不幸的是,河南選手劉瑞環最終后勁不足只得了第4名,最初的“追隨片”出在冠軍身上的想法落空了。
15
幽默類《偷襲》
2013年10月5日,在曼徹斯特舉行的2013-2014賽季英格蘭足球超級聯賽第7輪比賽中,曼城隊球員納斯塔西奇(右)在比賽中與埃弗頓隊球員巴克利拼搶時被對方偷襲。新華社記者王麗莉/攝
王麗莉:這張照片是意外所得。拍攝英超這樣的高強度比賽,快門使用率很高。因為基本上只要動作在你的鏡頭所及范圍內,你都會想要捕捉它。這張照片就是常按快門偶得。低角度也是拍到這張照片的原因之一。每一家英超俱樂部的攝影位置是不同的,即便是同一家俱樂部,在英超和歐冠比賽時對攝影記者位置的安排也是不一樣的。曼城的英超比賽位置,除去需要“搖號”得到的客隊球迷前的地溝位置,其他位置基本上都是靠近角球區的兩邊地面(以免擋住第一排觀眾的視線),這樣的安排也讓攝影記者的視野更為開闊。
16
幽默類《守門“絕技”》
2013年6月27日,在巴西福塔萊薩舉行的聯合會杯足球賽西班牙隊對意大利隊的半決賽中,西班牙隊守門員卡西利亞斯在點球大戰中撲救。新華社記者翁忻旸/攝
翁忻旸:這場半決賽,意大利對陣西班牙,我在場邊看得心潮澎湃。在我看來,這是2013年聯合會杯質量最高、對抗最激烈的一場比賽,而且這種水準從第一分鐘一直持續到了加時賽、點球決戰,幾乎讓人窒息。這張照片是點球決戰第5球,西班牙隊守門員卡西利亞斯撲失德羅西勁射。我已經按布置從場地對面移到左側面。卡西利亞斯和布馮兩位重量級門將開始斗法,我期待著一記精彩的撲救,但到最后也沒有人把球撲中。
17
幽默類《龍女噴水》
2013年4月1 3日,湖北隊選手在2013年全國花樣游泳冠軍賽暨第12屆全運會花樣游泳預選賽上進行比賽。新華社記者費茂華/攝
費茂華:這張照片的拍攝其實并沒有什么特別的,當時我在泳池邊拍攝全國花樣游泳預選賽,湖北隊在集體技術自選比賽中設計了這樣一個動作:所有運動員從水里出來之后把嘴里含的水吐到空中,我只不過恰好抓到了吐水時水珠四濺的瞬間,而對于現在的相機和鏡頭來說,這并不算什么難事。所以它能夠在這次體育年度照片評選中入圍,我感到非常幸運。
18
幽默類《特技之吻》
2013年6月14日,在為期兩天的耶路撒冷世界一級方程式賽車(F1)表演“和平路演2013”上,德國車手克里夫普法伊費爾(左)在表演摩托車特技時嘗試親吻一名以色列女孩。新華社記者尹棟遜/攝
尹棟遜:《史記》上說:“強弩之末,矢不能穿魯縞”,這句古文讓我感到特別有美感——絕非衰落之哀,而是竭盡全力的遺憾美。冰冷箭頭與溫柔絲帛,強與弱,剛與柔,對比強烈,竟不能穿,讓人不禁扼腕。德國摩托車特技車手克里夫·普法伊費爾的胯下寶馬幾乎已經成了他身體一部分,能隨心所欲地駕馭它,做出許多高超技巧。6月14日,他在耶路撒冷表演,讓一名以色列女孩立定,他從遠處騎車到跟前,前輪止住,后輪騰空,克里夫則伸長脖子,親吻一動不動的女孩。可以預想這該是一個多么讓人驚嘆的浪漫瞬間。可惜克里夫當天不走運,試了兩次都沒成功,那一瞬,他再往前傾就會倒地,讓我體驗到了這種竭盡全力的遺憾之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