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在去位于望京的移動營業廳更換4G sim卡時,我特意咨詢了一下有關合約機的換購情況,可以說服務人員口中的答案極大出乎了我的意料—千元級別的4G合約機幾乎全部斷貨,而4G的主力品牌便是酷派,型號為CoolPad 8720L的產品簡直可以用一機難求來形容。
好在同出一門的CoolPad 8736早早就被送到了我們手中,這是繼酷派9976A,也就是那個7英寸屏幕的“大神”之后的又一款電商渠道銷售的酷派手機產品—顯然,酷派在與運行商合作嘗到甜頭之后還不滿足,鐵了心要走更“接地氣”的路線,即采用互聯網和電商渠道,直接與終端用戶進行對話。
CoolPad 8736有著5英寸屏幕,這也是單手操作的極限尺寸;顯然1GB RAM和4GB ROM的配置有著典型的千元機特征,但并不多見的NVIDIA Tegra3加之更大容量的11Wh電池模塊也許是令其沖進2000元檔的砝碼;此外,支持DTS音效和視覺體驗更出色的屏幕也有理由讓其定價高于8720L。
既然是4G手機,我們自然會首先測試其4G體驗—我分別在ADSL、TDSCDMA移動3G和TD-LTE移動4G三種條件下測試了網絡連接速度,結果顯而易見:在凌晨時4G的下載速率可達9.4Mbps;傍晚時間則在824kBps,也就是6.6Mbps左右;而我家那可憐的“偽8M”ADSL下載速率只有577kBps,即4.6Mbps—移動TD-LTE網絡的下載速率已經超過了ADSL的兩倍。值得一提的是,住在北三環的黃浩,也就是我的好基友,他表示望京地區的4G條件顯然沒有和平里地區出色,他的下載體驗更酣暢。
與運營商常年的合作令酷派深知普通用戶的真實需求,因此盡管在8736上看不到華麗的硬件配置,但無論系統優化還是預裝應用都足以讓你得到出色的使用體驗:在設置選項中可以選擇點亮百分比顯示,這對那些更喜歡數字而非模擬方式的用戶來說是個好消息;我本人更喜歡電池和市電連接下可選擇不同屏幕休眠狀態的設計,這令我的測試工作更加順利;多達5種不同尺寸的字體選擇讓這款產品可同時適用于不同年齡段的用戶,且字體的命名方式也十分“提氣”;在智能手機中已經鮮有的情景模式顯然更適合那些習慣了功能機的用戶;來電和去電接通震動提示是個看似不起眼,但卻十分人性化的功能;短信界面可選聊天或是文件夾模式,這也極大提升了產品的適用性;此外,無論WLAN直連、移動熱點都直接以app圖標而非設置選項的方式提供,其易用性可見一斑。
不少用戶擔心4G在提升了連接速度的同時也會為自己那可憐的流量帶來毀滅性打擊,事實上4G本身并不會額外消耗流量,但無疑更快的速度意味著相同的流量或是操作所需時間將被極大縮短,因此你有更多時間去使用更多流量;此外,更快的速度也讓網絡視頻、網絡電視等應用成為可能——這些才是那并不嚴謹的“4G更費流量”說法的背后原因。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酷派為8736內置了名為“酷管家”的預裝應用,在該應用中你不僅可以看到諸如系統優化、一鍵清理、數據保護、軟件搬家、手機加速、騷擾攔截等常見功能,更貼心的則是上網控制選項——針對每一個已經安裝的應用,都可以設置其聯網的先決條件是Wi-Fi、移動數據網絡還是兩者均可,在完成了網速測試之后,我立即將除去微博、微信、QQ和日常應用的app之外的所有應用都設置了僅Wi-Fi才允許訪問網絡——由此帶來的安全感讓我感到十分愜意。
4G網絡在帶來更快連接速率的同時也會讓設備更加耗電,因此我倒是建議那些日常應用和我一樣,無非也就是使用一些社交軟件和訪問社交媒體的用戶關閉4G功能,或是使用“酷省電”來設定自己的電源使用方案——酷省電提供了相當快捷和易用的界面,即便是普通用戶也能應用自如。
酷派CoolPad 8736并非一款沒有缺點的產品,事實上這也不太現實。顯然那些例如高貴氣質、金屬質感、防水防塵、耐摔耐壓、旗艦配置等詞匯與這款產品都沒有多大關系,這就是一款提供了移動4G、移動3G網絡連接,以及GSM語音通話功能的5英寸智能手機,它沒有讓你過目不忘的外形,也沒有可令數據黨津津樂道的配置,但它的確有著讓你越用越喜歡的本領,這不僅在于它可提供足以滿足日常各種應用的性能表現,更得益于CoolPad 8736出色的人性化和易用性設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