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周邦彥《蘭陵王·柳》新解

2014-06-14 22:55:28汪洋
名作欣賞·中旬刊 2014年5期
關(guān)鍵詞:影響

摘 要:《蘭陵王·柳》一詞所寫并非是周濟所謂的“客中送客”,而是舊地重游。詞中運用了“追思實寫”的寫作手法。這一手法是清真詞的特色,影響到了后代詞人的創(chuàng)作。

關(guān)鍵詞:清真詞 追思實寫 影響

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閑尋舊蹤跡。 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shù)驛。望人在天北。凄惻。恨堆積。 漸別浦縈回,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沉思前事,似夢里,淚暗滴。

此詞乃是宋詞名篇,幾乎每一種詞選皆選入此詞,然而要確解此詞并非易事。南宋張端義《貴耳集》所記關(guān)于此詞李師師與宋徽宗的本事自然不足信,王國維先生于《清真先生遺事》一文中已辨之。清代的周濟在《宋四家詞選》里面指出此詞是“客中送客,一‘愁字代行者設想,以下不辨是情是景,但覺煙靄蒼茫”。此后論者多同意這一看法,也有反對者①。清真詞的一些作品相對之前的詞作難解的原因在于其創(chuàng)作方法。葉嘉瑩先生在論述清真詞時認為周邦彥作詞不同于他之前晏殊等詞人以直接的感發(fā)取勝,而是靠思力的安排。正如其論清真詞的絕句所說:“顧曲周郎賦筆新,慣于勾勒見清真。不矜感發(fā)矜思力,結(jié)北開南是此人”。葉先生還說:“其實如果我們真正找到了如何欣賞周詞之門徑,就不僅能探尋得其意蘊之豐美,而且也能使此一困惑(《蘭陵王·柳》一詞的詞意)得到解答了。”②筆者通讀清真詞,深感葉先生論述之精妙。清真詞之所以有沉郁頓挫之美,很大程度得益于其思力安排的巧妙。在很多詞作中,周邦彥的筆觸在過去、現(xiàn)在、將來跳躍,使得詞作虛實相間、變幻莫測。而且回憶和設想往往以實筆敘寫,讓讀者不易分清,即如周濟在《宋四家詞選》中評論周邦彥的另一首詞《拜星月慢》(夜色催更)里面說:“全是追思,卻純用實寫。”③筆者即以此作為切入門徑來分析《蘭陵王》一詞,得出一個新解。非敢言握靈蛇之珠,庶幾為“詩無達詁”之注腳。

題名為“柳”,表面上是詠柳之作,實則以抒情為主。表面上是敘離別之情,實際上是更為深沉的厭倦。“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以細膩的筆觸刻畫柳樹在春風中之裊娜姿態(tài),著一“弄”字意境全出。“弄”在古詩之中多是寫彈奏音樂,如陶淵明《和郭主簿》云:“息交游閑業(yè)。臥起弄書琴。”此處詞人是說楊柳的枝條在暮春的風中就像一個翩翩的舞者。這樣的寫法極其形象生動,且具音樂美。 “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和“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都是說詞人這些年來已經(jīng)見過無數(shù)次這樣的折柳送別。這兩句為下文的抒情做鋪墊,正是因為有了這么多次的離別,才使得詞人的內(nèi)心感情如此沉痛。“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中的“倦客”一詞,據(jù)孫虹的注解,可以特指仕途中身心疲憊的人。“故國”原是指具有悠久歷史的國家,這里則是指詞人的故鄉(xiāng)錢塘。原因有兩方面:一是“故國”在詩詞中常常指代故鄉(xiāng),如“取醉他鄉(xiāng)客,相逢故國人”(杜甫《上白帝城詩》);二是我國古代有登高懷鄉(xiāng)的傳統(tǒng)。這一傳統(tǒng)的描寫最早見諸《詩經(jīng)》,如《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置彼周行。陟彼崔嵬,我馬虺■。我姑酌彼金■,維以不永懷。陟彼高岡,我馬玄黃。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陟彼■矣,我馬■矣。我仆■矣,云何吁矣”,便以“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的手法寫了妻子對游子的思念以及游子登高望鄉(xiāng)④。再如王粲的《登樓賦》里面寫道“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表達的也是身處荊州的王粲懷念中原故鄉(xiāng)。崔顥的《黃鶴樓》則更為直接地說“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總之,古代登高往往是遙望故鄉(xiāng)。所以,詞人“登臨”所望是自己的家鄉(xiāng)錢塘。

詞人這樣深沉的喟嘆,厭倦的不僅是送別,更重要的是厭倦黨爭。要理解這種厭倦的情緒需要從周邦彥的人生經(jīng)歷著手。孫虹《清真集校注》將此詞的寫作時間系之于元豐二年(1079)至元佑二年(1087)京師游學或者崇寧元年(1102)至大觀四年(1110)京師為官期間⑤。鑒于詞中沉痛悲苦的感情,筆者以為作于崇寧至大觀之間更為合理。周邦彥所處的北宋中后期,朝廷新舊黨爭愈演愈烈,原先為政見之爭,到后來演變成為黨派利益之爭。不管是哪一種情況,無論是“新黨”還是“舊黨”上臺,都會全力打擊另一派勢力。我們可以想象,當時經(jīng)常會有人因為罷官或者貶謫離開京城。而汴河是隋煬帝開鑿的大運河的一段,乃是北宋溝通南北的交通要道,汴河上的隋堤便成為開封城外經(jīng)常發(fā)生離別的場所。就筆者所見資料來看,周邦彥在宋神宗元豐初進獻《汴都賦》從太學生一命為太學正,自可以視作“新黨”。此后周邦彥卷入新舊黨爭,多次被貶外任,對于黨爭中的宦海沉浮、榮辱禍福感慨良多。所以,這里的喟嘆當然可以說既是對漂泊他鄉(xiāng)的厭倦,又是對黨爭的厭倦。

“閑尋舊蹤跡”表明以上所寫都是詞人當下所見、所感,而且極有可能是作者舊地重游,并非實有送別之事,因為從整個第一片作者抒發(fā)的感情來說,厭倦之情多于離別。若是認為這是在送別友人的同時順便重游,則似嫌迂遠。“愁一箭風快”以下,一般都認為是行者之辭。周濟認為是代行者設想之辭,學者多從此說。袁行霈先生認為:“他(周濟)認定作者是送行的人,所以只好作這樣曲折的解釋。但細細體味,這四句很有實感,不像設想之辭,應該是作者從船上回望岸邊的所見所感。”⑥筆者亦有同感。筆者進而認為:詞人以“閑尋舊蹤跡”結(jié)束上片,舊地重游的詞人不禁回想起當年的離別,所以“又酒趁哀弦”以下至第二片末尾都是詞人的回憶之辭,回想自己舊時離京的情形。“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的“又”字是說詞人再一次經(jīng)歷了離別,同上片“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照應。“趁”字,本意是追趕,筆者認為這里是說伴隨著餞別時悲傷的音樂,詞人同前來送別的友人頻繁舉杯,要借以銷去離愁。結(jié)果只能是“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云》)。而古人也有在傍晚送別的習慣,所以離別時有“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一句點明離別的時間是清明時節(jié)。接下來詞人開始描寫自己登船離去后的情形:當時的離別也是在暮春,詞人乘坐的客船順風順水,一點也不體恤詞人當時依依惜別之情,不一會兒工夫就“回頭迢遞便數(shù)驛”了,只得“望人在天北”。離別的人往往會抱怨車、船走得太快,以至于依依惜別的人們連彼此目光的流連都變得不可能。這種看似無理的怨恨恰是離人感情深厚的表現(xiàn)。如南朝謝靈運同從弟謝惠連告別時便寫道:“顧望■未■,汀曲舟已隱”(《登臨海嶠初發(fā)強中作,與從弟惠連,見羊何共和之》)。結(jié)合下片“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一句,“望人在天北”中的“人”當是指詞人的戀人。自然地,古代男子有也攜手同游,但依照一般文人作詞的習慣來說,這里理解為詞人的戀人較為合適。整段都是詞人的回憶,筆觸在過去,而且皆是實筆。endprint

最后一片頗為復雜。“漸別浦縈回,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一句詞人的思緒從回憶回到當下。“別浦”一般的解釋是“大水有小口別通曰浦”,而這樣的地方往往是碼頭渡口的所在,所以“別浦”也可以指詞人當年離別的碼頭。再有,江淹《別賦》有“送君南浦,傷如之何”之句,詞人或許暗用此典也未可知。“津堠”是指渡口上供人■望的土堡。“漸”字表明時間的流逝,表明原先嘈雜的渡頭變得安靜下來。所以這幾句應該理解為作者舊地重游當年離別的碼頭,而久久不能離去。否則若是認為詞人還是在描寫行舟所見,那“漸”字便不好解釋了。當喧囂嘈雜的渡口已經(jīng)恢復平靜,唯有夕陽余暉掩映著無邊的暮春景色。無邊無際的春色既是作者孤獨心境的陪襯,也是青春逝去,功名無成的暗示。此三句,詞人的筆觸悄悄從回憶跳回當下,并沒有提示性的詞語,即是實筆。“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一句,詞人回憶當初和心愛的女子一起月下攜手同游。“沉思前事,似夢里,淚暗滴”一句詞人又回到當下,也是實筆。詞人回想起當時同伊人的甜蜜往事,就像在夢中那樣接近卻不能把握。又回想起一生的宦海沉浮,善感的詞人怎么能夠不潸然淚下呢?

據(jù)此分析,此詞便不是送別之作,乃是舊地重游所寫。先是“閑尋舊蹤跡”所見所感,進而回憶過去離別時的場景,然后回到當下。回憶之后,時間已經(jīng)暗暗流逝,到了黃昏。進而作者又回憶先前同戀人在一起“月榭攜手”的場景,最后筆觸回到現(xiàn)在,直抒胸臆。詞人的如椽巨筆不停地在過去現(xiàn)在來回跳躍,其轉(zhuǎn)換處往往不留痕跡,即是實寫。這正同詞人另一首名作《夜飛鵲·河橋送人處》的結(jié)構(gòu)相似。后人往往以“沉郁頓挫”來評價清真詞,如陳廷焯所言:

詞至美成,乃有大宗。……后之為詞者,亦難出其范圍。其妙處,亦不外沉郁頓挫。頓挫則有姿態(tài),沉郁則極渾厚。既有姿態(tài),又極渾厚,詞中三味亦盡于此矣。(陳廷焯《白雨齋詞話》)

美成詞極其感慨,而無處不郁,令人不能遂窺其旨。《蘭陵王》(柳)云……遙遙挽合,妙在才欲說破,便自咽住,其味正自無窮。(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一)⑦

由于“追思實寫”這一手法的運用,加上全詞以入聲押韻⑧,使得《蘭陵王·柳》一詞成為周邦彥“沉郁頓挫”詞風的代表。其藝術(shù)效果即如陳廷焯所說的“才欲說破,便自咽住,其味正自無窮”。

總之,“追思實寫”這一手法的運用,可以說是清真詞形成“沉郁頓挫”詞風的重要原因。這樣的寫法也使得詞作搖曳生姿,具有一種不同于直接感發(fā)的思力之美。而值得指出的是,這種“追思實寫”的手法,在清真詞中大量存在,除上文所論《蘭陵王·柳》和《夜飛鵲·河橋送人處》外,其他的篇章如《過秦樓·水浴清蟾》《醉桃源·菖蒲葉老水平沙》等三十首左右的詞作皆是如此。這正是集大成的周邦彥超越前人,影響后世的重要方面。后來提倡詞“雅化”的南宋詞人大都受其影響,以姜夔的名作《慶宮春》為例:

雙槳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漸滿空闊。呼我盟鷗,翩翩欲下,背人還過木末。那回歸去,蕩云雪、孤舟夜發(fā)。傷心重見,依約眉山,黛痕低壓。

采香徑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誰答?

垂虹西望,飄然引去,此興平生難遏。酒醒波遠,正凝想、明■素襪,如今安在?唯有欄干,伴人一霎。

根據(jù)詞序,此詞寫的是詞人同三位友人經(jīng)過吳江垂虹亭時懷念已經(jīng)去世的友人范成大。開始至“背人還過木末”六句是寫當下行舟所見所感;“那回歸去”以下三句,是回憶五年前自己從范成大家離開時的種種情形;“傷心重見”以下三句,回到當下,詞人再一次見到了“遠山”,但是已經(jīng)物是人非;過片“采香徑里春寒”至“此興平生難遏”數(shù)句,又是回憶五年前詞人離別范成大,范成大以歌女小紅相贈,詞人與小紅一同回吳興時的情景,為實筆;“酒醒波遠”至最后,詞人又回到當下,抒發(fā)對友人的懷念之情。全詞除“那回歸去”一句具有時間的提示性外,其余皆是實筆。詞人的思緒在過去現(xiàn)在之間跳躍,不留痕跡,一如上文所論清真詞“追思實寫”的特色。更典型的是吳文英,他的一些詞作將這一筆法運用了到難以索解的地步,“七寶樓臺,眩人眼目”(張炎《詞源》)之譏也部分源于此。

① 如袁行霈《唐宋詞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版)、宋謀■《談周邦彥的〈蘭陵王·柳〉》(《名作欣賞》1980年第1期)、金志仁《沉郁頓挫、神余言外——周邦彥〈蘭陵王·柳〉辨析》(《名作欣賞》1985年第6期)等文中的論述。

② 葉嘉瑩:《唐宋詞名家論稿》,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166頁。

③⑦ 唐圭璋編:《詞話叢編》,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1648頁,第3786—3787頁。

④ 錢鍾書:《管錐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7年版,第117頁。

⑤ 孫虹校注,薛瑞生訂補:《清真集校注》,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438頁。

⑥ 唐圭璋、繆鉞、葉嘉瑩等編:《唐宋詞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版,第1036頁。

⑧ 龍榆生先生認為:“入聲短促,沒有含蓄的余地,所以激越峭拔的思想感情”,見龍榆生:《詞曲概論》,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252頁。

參考文獻:

[1] 孫虹,薛瑞生.清真集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2.

[2] (唐)杜甫撰,(清)仇兆鰲注.杜詩詳注[M].北京:中華書局,1979.

[3] (宋)謝靈運撰,顧紹柏校注.謝靈運集校注[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4] (梁)蕭統(tǒng)編,(唐)李善注.文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作 者:汪洋,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

編 輯:趙紅玉 E?鄄mail:zhaohongyu69@126.comendprint

最后一片頗為復雜。“漸別浦縈回,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一句詞人的思緒從回憶回到當下。“別浦”一般的解釋是“大水有小口別通曰浦”,而這樣的地方往往是碼頭渡口的所在,所以“別浦”也可以指詞人當年離別的碼頭。再有,江淹《別賦》有“送君南浦,傷如之何”之句,詞人或許暗用此典也未可知。“津堠”是指渡口上供人■望的土堡。“漸”字表明時間的流逝,表明原先嘈雜的渡頭變得安靜下來。所以這幾句應該理解為作者舊地重游當年離別的碼頭,而久久不能離去。否則若是認為詞人還是在描寫行舟所見,那“漸”字便不好解釋了。當喧囂嘈雜的渡口已經(jīng)恢復平靜,唯有夕陽余暉掩映著無邊的暮春景色。無邊無際的春色既是作者孤獨心境的陪襯,也是青春逝去,功名無成的暗示。此三句,詞人的筆觸悄悄從回憶跳回當下,并沒有提示性的詞語,即是實筆。“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一句,詞人回憶當初和心愛的女子一起月下攜手同游。“沉思前事,似夢里,淚暗滴”一句詞人又回到當下,也是實筆。詞人回想起當時同伊人的甜蜜往事,就像在夢中那樣接近卻不能把握。又回想起一生的宦海沉浮,善感的詞人怎么能夠不潸然淚下呢?

據(jù)此分析,此詞便不是送別之作,乃是舊地重游所寫。先是“閑尋舊蹤跡”所見所感,進而回憶過去離別時的場景,然后回到當下。回憶之后,時間已經(jīng)暗暗流逝,到了黃昏。進而作者又回憶先前同戀人在一起“月榭攜手”的場景,最后筆觸回到現(xiàn)在,直抒胸臆。詞人的如椽巨筆不停地在過去現(xiàn)在來回跳躍,其轉(zhuǎn)換處往往不留痕跡,即是實寫。這正同詞人另一首名作《夜飛鵲·河橋送人處》的結(jié)構(gòu)相似。后人往往以“沉郁頓挫”來評價清真詞,如陳廷焯所言:

詞至美成,乃有大宗。……后之為詞者,亦難出其范圍。其妙處,亦不外沉郁頓挫。頓挫則有姿態(tài),沉郁則極渾厚。既有姿態(tài),又極渾厚,詞中三味亦盡于此矣。(陳廷焯《白雨齋詞話》)

美成詞極其感慨,而無處不郁,令人不能遂窺其旨。《蘭陵王》(柳)云……遙遙挽合,妙在才欲說破,便自咽住,其味正自無窮。(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一)⑦

由于“追思實寫”這一手法的運用,加上全詞以入聲押韻⑧,使得《蘭陵王·柳》一詞成為周邦彥“沉郁頓挫”詞風的代表。其藝術(shù)效果即如陳廷焯所說的“才欲說破,便自咽住,其味正自無窮”。

總之,“追思實寫”這一手法的運用,可以說是清真詞形成“沉郁頓挫”詞風的重要原因。這樣的寫法也使得詞作搖曳生姿,具有一種不同于直接感發(fā)的思力之美。而值得指出的是,這種“追思實寫”的手法,在清真詞中大量存在,除上文所論《蘭陵王·柳》和《夜飛鵲·河橋送人處》外,其他的篇章如《過秦樓·水浴清蟾》《醉桃源·菖蒲葉老水平沙》等三十首左右的詞作皆是如此。這正是集大成的周邦彥超越前人,影響后世的重要方面。后來提倡詞“雅化”的南宋詞人大都受其影響,以姜夔的名作《慶宮春》為例:

雙槳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漸滿空闊。呼我盟鷗,翩翩欲下,背人還過木末。那回歸去,蕩云雪、孤舟夜發(fā)。傷心重見,依約眉山,黛痕低壓。

采香徑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誰答?

垂虹西望,飄然引去,此興平生難遏。酒醒波遠,正凝想、明■素襪,如今安在?唯有欄干,伴人一霎。

根據(jù)詞序,此詞寫的是詞人同三位友人經(jīng)過吳江垂虹亭時懷念已經(jīng)去世的友人范成大。開始至“背人還過木末”六句是寫當下行舟所見所感;“那回歸去”以下三句,是回憶五年前自己從范成大家離開時的種種情形;“傷心重見”以下三句,回到當下,詞人再一次見到了“遠山”,但是已經(jīng)物是人非;過片“采香徑里春寒”至“此興平生難遏”數(shù)句,又是回憶五年前詞人離別范成大,范成大以歌女小紅相贈,詞人與小紅一同回吳興時的情景,為實筆;“酒醒波遠”至最后,詞人又回到當下,抒發(fā)對友人的懷念之情。全詞除“那回歸去”一句具有時間的提示性外,其余皆是實筆。詞人的思緒在過去現(xiàn)在之間跳躍,不留痕跡,一如上文所論清真詞“追思實寫”的特色。更典型的是吳文英,他的一些詞作將這一筆法運用了到難以索解的地步,“七寶樓臺,眩人眼目”(張炎《詞源》)之譏也部分源于此。

① 如袁行霈《唐宋詞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版)、宋謀■《談周邦彥的〈蘭陵王·柳〉》(《名作欣賞》1980年第1期)、金志仁《沉郁頓挫、神余言外——周邦彥〈蘭陵王·柳〉辨析》(《名作欣賞》1985年第6期)等文中的論述。

② 葉嘉瑩:《唐宋詞名家論稿》,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166頁。

③⑦ 唐圭璋編:《詞話叢編》,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1648頁,第3786—3787頁。

④ 錢鍾書:《管錐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7年版,第117頁。

⑤ 孫虹校注,薛瑞生訂補:《清真集校注》,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438頁。

⑥ 唐圭璋、繆鉞、葉嘉瑩等編:《唐宋詞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版,第1036頁。

⑧ 龍榆生先生認為:“入聲短促,沒有含蓄的余地,所以激越峭拔的思想感情”,見龍榆生:《詞曲概論》,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252頁。

參考文獻:

[1] 孫虹,薛瑞生.清真集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2.

[2] (唐)杜甫撰,(清)仇兆鰲注.杜詩詳注[M].北京:中華書局,1979.

[3] (宋)謝靈運撰,顧紹柏校注.謝靈運集校注[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4] (梁)蕭統(tǒng)編,(唐)李善注.文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作 者:汪洋,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

編 輯:趙紅玉 E?鄄mail:zhaohongyu69@126.comendprint

最后一片頗為復雜。“漸別浦縈回,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一句詞人的思緒從回憶回到當下。“別浦”一般的解釋是“大水有小口別通曰浦”,而這樣的地方往往是碼頭渡口的所在,所以“別浦”也可以指詞人當年離別的碼頭。再有,江淹《別賦》有“送君南浦,傷如之何”之句,詞人或許暗用此典也未可知。“津堠”是指渡口上供人■望的土堡。“漸”字表明時間的流逝,表明原先嘈雜的渡頭變得安靜下來。所以這幾句應該理解為作者舊地重游當年離別的碼頭,而久久不能離去。否則若是認為詞人還是在描寫行舟所見,那“漸”字便不好解釋了。當喧囂嘈雜的渡口已經(jīng)恢復平靜,唯有夕陽余暉掩映著無邊的暮春景色。無邊無際的春色既是作者孤獨心境的陪襯,也是青春逝去,功名無成的暗示。此三句,詞人的筆觸悄悄從回憶跳回當下,并沒有提示性的詞語,即是實筆。“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一句,詞人回憶當初和心愛的女子一起月下攜手同游。“沉思前事,似夢里,淚暗滴”一句詞人又回到當下,也是實筆。詞人回想起當時同伊人的甜蜜往事,就像在夢中那樣接近卻不能把握。又回想起一生的宦海沉浮,善感的詞人怎么能夠不潸然淚下呢?

據(jù)此分析,此詞便不是送別之作,乃是舊地重游所寫。先是“閑尋舊蹤跡”所見所感,進而回憶過去離別時的場景,然后回到當下。回憶之后,時間已經(jīng)暗暗流逝,到了黃昏。進而作者又回憶先前同戀人在一起“月榭攜手”的場景,最后筆觸回到現(xiàn)在,直抒胸臆。詞人的如椽巨筆不停地在過去現(xiàn)在來回跳躍,其轉(zhuǎn)換處往往不留痕跡,即是實寫。這正同詞人另一首名作《夜飛鵲·河橋送人處》的結(jié)構(gòu)相似。后人往往以“沉郁頓挫”來評價清真詞,如陳廷焯所言:

詞至美成,乃有大宗。……后之為詞者,亦難出其范圍。其妙處,亦不外沉郁頓挫。頓挫則有姿態(tài),沉郁則極渾厚。既有姿態(tài),又極渾厚,詞中三味亦盡于此矣。(陳廷焯《白雨齋詞話》)

美成詞極其感慨,而無處不郁,令人不能遂窺其旨。《蘭陵王》(柳)云……遙遙挽合,妙在才欲說破,便自咽住,其味正自無窮。(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一)⑦

由于“追思實寫”這一手法的運用,加上全詞以入聲押韻⑧,使得《蘭陵王·柳》一詞成為周邦彥“沉郁頓挫”詞風的代表。其藝術(shù)效果即如陳廷焯所說的“才欲說破,便自咽住,其味正自無窮”。

總之,“追思實寫”這一手法的運用,可以說是清真詞形成“沉郁頓挫”詞風的重要原因。這樣的寫法也使得詞作搖曳生姿,具有一種不同于直接感發(fā)的思力之美。而值得指出的是,這種“追思實寫”的手法,在清真詞中大量存在,除上文所論《蘭陵王·柳》和《夜飛鵲·河橋送人處》外,其他的篇章如《過秦樓·水浴清蟾》《醉桃源·菖蒲葉老水平沙》等三十首左右的詞作皆是如此。這正是集大成的周邦彥超越前人,影響后世的重要方面。后來提倡詞“雅化”的南宋詞人大都受其影響,以姜夔的名作《慶宮春》為例:

雙槳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漸滿空闊。呼我盟鷗,翩翩欲下,背人還過木末。那回歸去,蕩云雪、孤舟夜發(fā)。傷心重見,依約眉山,黛痕低壓。

采香徑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誰答?

垂虹西望,飄然引去,此興平生難遏。酒醒波遠,正凝想、明■素襪,如今安在?唯有欄干,伴人一霎。

根據(jù)詞序,此詞寫的是詞人同三位友人經(jīng)過吳江垂虹亭時懷念已經(jīng)去世的友人范成大。開始至“背人還過木末”六句是寫當下行舟所見所感;“那回歸去”以下三句,是回憶五年前自己從范成大家離開時的種種情形;“傷心重見”以下三句,回到當下,詞人再一次見到了“遠山”,但是已經(jīng)物是人非;過片“采香徑里春寒”至“此興平生難遏”數(shù)句,又是回憶五年前詞人離別范成大,范成大以歌女小紅相贈,詞人與小紅一同回吳興時的情景,為實筆;“酒醒波遠”至最后,詞人又回到當下,抒發(fā)對友人的懷念之情。全詞除“那回歸去”一句具有時間的提示性外,其余皆是實筆。詞人的思緒在過去現(xiàn)在之間跳躍,不留痕跡,一如上文所論清真詞“追思實寫”的特色。更典型的是吳文英,他的一些詞作將這一筆法運用了到難以索解的地步,“七寶樓臺,眩人眼目”(張炎《詞源》)之譏也部分源于此。

① 如袁行霈《唐宋詞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版)、宋謀■《談周邦彥的〈蘭陵王·柳〉》(《名作欣賞》1980年第1期)、金志仁《沉郁頓挫、神余言外——周邦彥〈蘭陵王·柳〉辨析》(《名作欣賞》1985年第6期)等文中的論述。

② 葉嘉瑩:《唐宋詞名家論稿》,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166頁。

③⑦ 唐圭璋編:《詞話叢編》,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1648頁,第3786—3787頁。

④ 錢鍾書:《管錐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7年版,第117頁。

⑤ 孫虹校注,薛瑞生訂補:《清真集校注》,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438頁。

⑥ 唐圭璋、繆鉞、葉嘉瑩等編:《唐宋詞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版,第1036頁。

⑧ 龍榆生先生認為:“入聲短促,沒有含蓄的余地,所以激越峭拔的思想感情”,見龍榆生:《詞曲概論》,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252頁。

參考文獻:

[1] 孫虹,薛瑞生.清真集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2.

[2] (唐)杜甫撰,(清)仇兆鰲注.杜詩詳注[M].北京:中華書局,1979.

[3] (宋)謝靈運撰,顧紹柏校注.謝靈運集校注[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4] (梁)蕭統(tǒng)編,(唐)李善注.文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作 者:汪洋,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

編 輯:趙紅玉 E?鄄mail:zhaohongyu69@126.comendprint

猜你喜歡
影響
是什么影響了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哪些顧慮影響擔當?
當代陜西(2021年2期)2021-03-29 07:41:24
影響大師
沒錯,痛經(jīng)有時也會影響懷孕
媽媽寶寶(2017年3期)2017-02-21 01:22:28
擴鏈劑聯(lián)用對PETG擴鏈反應與流變性能的影響
中國塑料(2016年3期)2016-06-15 20:30:00
基于Simulink的跟蹤干擾對跳頻通信的影響
如何影響他人
APRIL siRNA對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響
對你有重要影響的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网站免费观看|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av片囯产区| 操国产美女| 99草精品视频| a天堂视频在线|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网址你懂的| 99视频在线免费| 亚洲第一区在线| 久久综合伊人77777| 国产美女91视频| 人妻21p大胆| 国产区人妖精品人妖精品视频| 92午夜福利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1区2区在线观看|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色图久久|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蜜芽|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天天色天天综合| 制服丝袜亚洲|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无码免费看片|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 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欧美视频二区| Jizz国产色系免费| 99草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97se亚洲综合在线天天| 22sihu国产精品视频影视资讯| 综合色88| 日本精品αv中文字幕|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第一| 国产麻豆va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清纯| 久久青草热| 高h视频在线| 欧美一级夜夜爽www| 国产最新无码专区在线| 三上悠亚在线精品二区|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区|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欧美| 毛片网站观看|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久久综合丝袜长腿丝袜| 欧美视频在线不卡| AⅤ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 亚洲精品黄|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亚洲有码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伊人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 色综合手机在线| 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2区|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蜜臀| 97在线碰|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网站| 国产簧片免费在线播放| 日本黄色不卡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26uuu国产精品视频| 欧美亚洲日韩中文|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亚洲不卡网| 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草草影院18成年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影视久久久久久久 | 黑色丝袜高跟国产在线91|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免费xxxxx在线观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