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消息,國務院《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14日正式出臺。這是我國首次就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出臺的系統性文件。什么是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行業?它對國計民生有哪些影響?記者14日就此采訪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有關負責人。
提升產品服務品質和附加值
這位負責人說,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國際國內環境正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資源環境約束和科技競爭壓力日趨突出,經濟轉型升級要求日益迫切。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處于產業鏈的高端,不僅具有高知識性、高增值性和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而且對于提升各行各業的產品和服務品質,增加附加值、塑造品牌、提升市場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他說,近年來,我國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發展較快,但總體水平仍亟待提高,創新能力、專業人才、專業化程度和成果轉化等還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有利于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發展的政策環境還需進一步改善。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為著力提高我國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整體質量水平和核心競爭力,大力推進與相關產業深度融合,將散見于有關文件中的政策措施和現行做法整合集成并創新舉措,出臺更具針對性和操作性的政策文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這位負責人說。
明確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范疇
這位負責人說,目前國內外和學術界對文化產業、文化創意產業、創意產業等概念有不同理解。歐美發達國家的文化創意產業或創意產業與我國的文化產業概念和范圍大體一致,但提法不同。
“為避免概念和范圍的混淆,我們嚴格依據國家統計局《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12)》,把《意見》所涉及的‘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內容界定為文化產業大概念下的一部分,包括文化軟件服務、建筑設計服務、專業設計服務和廣告服務四個方面,大體涵蓋了國民經濟涉及的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活動。”這位負責人說。
在談到相關融合產業時,這位負責人說,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活動與一、二、三產業都密切相關,裝備制造業、消費品工業、建筑業、信息業、旅游業、農業和體育產業被確定為重點。這主要考慮上述行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是直接面對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終端消費,融合發展的需求拉動效應明顯,有利于提升產品質量、性能和附加值,培育自主品牌,占領產業鏈高端,加快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
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出臺
這位負責人說,在創意和設計領域,人力資源開發是根本推動力,知識產權保護、運用是根本保障,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健全人才評價機制是政府的職能所在。因此,出臺的文件把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運用等增強創新動力的有關內容和強化人才培養的有關內容擺在了政策措施最靠前位置,在壯大市場主體、培育市場需求、引導集約發展、加大財稅支持、落實金融政策、優化發展環境等方面也提出了具體措施。
為增強創新動力,這份文件從加強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四個方面提出了支持措施。針對移動互聯網和新媒體時代特點,意見提出完善網絡環境下著作權保護等法律法規,加強數據保護等問題研究。
在強化人才培養上,這份文件要求積極推進產學研用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加快培養高層次、復合型人才;完善激勵機制,健全符合創意和設計人才特點的使用、流動、評價和激勵體系,推進職業技能鑒定和職稱評定工作;鼓勵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企業加強人才培訓,將職工教育經費支出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的扣除比例,從現行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的2.5%,提高到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的8%。
在財稅政策上,這份文件規定:對經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