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敖斜80井是部署在松遼盆地中央坳陷區大慶長垣敖南鼻狀構造上的一口探井定向井,文章中對井身結構和井眼軌跡設計要點進行了概述,分析了鉆井技術難點,對施工中的井眼軌跡控制技術和安全鉆井技術進行了深入探討,使敖斜80井完鉆指標均達到地質要求。
關鍵詞 設計要點;鉆井難點;軌跡控制;安全鉆井
中圖分類號:TE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06-0087-01
敖斜80井是部署在松遼盆地中央坳陷區大慶長垣敖南鼻狀構造上的一口探井定向井,設計斜深2138.00 m,垂深1989.73 m,最大井斜角40°,網格方位135.22°,水平位移435.53 m,鉆井目的是探索敖南西側斜坡帶含油潛力,力爭擴大儲量規模,同時兼探上部組合,落實含油場面。目的層位:扶余油層,兼探黑帝廟、薩爾圖、葡萄花、高臺子油層。完鉆層位:泉三段,完鉆原則:鉆至設計井深,井底50 m內無好的油氣顯示即可完鉆。
1 設計要點分析
1.1 井身結構優化設計要點
良好的井身結構優化設計有利于安全優質鉆井施工,依據區塊內資料,利用北京奧格特公司軟件對地層孔隙壓力、地層坍塌壓力、地層破裂壓力等三項壓力進行預測,同時根據本地區嫩五段以上地層多為黑灰色腐殖土、灰黃色粘土、粉、細粒流砂層,容易引起井塌、井漏等復雜,需要下入表層套管封固。在中部黑帝廟地層存在淺氣層發育,容易引起油氣侵,甚至井噴,同時為了避免在大井眼中造斜,因此需要下入技術套管封固到青二、三段,保證鉆井施工的安全,優化設計后井身結構如表1所示。
1.2 井眼軌跡優化設計要點
根據敖斜80井的地質垂深、靶點、視平移等的要求,采用三段制直-增-穩剖面進行井眼軌跡優化設計,設計最大造斜率5°/30m,最大井斜角40°,這種剖面與五段制相比剖面類型簡單,施工中摩阻最小,現場可操作性強,利于安全、高效鉆井施工,軌跡設計如表2所示。
2 鉆井技術難點
2.1 軌跡控制難度大
井斜角需要增到40°,然后穩斜鉆進444.71 m,在穩斜過程中井斜、方位難以穩定,需要頻繁調整。
2.2 井控問題突出
在本區域黑帝廟油層有淺氣層發育,鄰井敖402井在嫩三段、嫩二段、姚二、三段地層多次發生氣浸、井涌;敖X79井在嫩二段發生油氣浸;敖6井在嫩二段發生油氣浸、井噴;敖401井于薩爾圖油層發生一次嚴重油氣浸;茂201井在黑帝廟油層發生井涌,井控問題相當突出。
3 鉆井施工技術
3.1 井眼軌跡控制技術
1)直井段井眼軌跡控制。直井段是敖斜80井施工的基礎井段,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防斜打直,鉆具組合為:311.2 mm鉆頭+178 mm鉆鋌*1根+178 mm無磁鉆鋌*1根+214 mm螺旋扶正器+178 mm鉆鋌*1根+214 mm螺旋扶正器+178 mm鉆鋌*3根+159 mm鉆鋌*12根+127 mm鉆桿,施工中鉆壓控制在3噸以內,每鉆進100-150 m進行定點測斜一次,發現井斜有增大趨勢時進行加密測斜,在距離造斜點前100 m采取輕壓吊打方式,保證造斜點處井斜角控制在1°以內,直井段施工結束后進行測多點連斜,為后續造斜段施工做好準備。
2)造斜段軌跡控制。在進行造斜施工前,將直井段的多點連斜數據進行處理,根據直井段井斜、方位、位移的偏差進行修正設計,使井眼軌跡更利于現場施工,選用低轉速、大扭矩7lz172 mm螺桿鉆具,鉆具組合為:215.9 mm鉆頭+172 mm螺桿鉆具(1°單彎)+172 mmMWD無線儀器+172 mm無磁鉆鋌*1根+159 mm螺旋鉆鋌*6根+127 mm加重鉆桿*30根+127 mm鉆桿,在該鉆具組合中用螺旋鉆鋌代替了普通鉆鋌,減少了與井壁的接觸面積,使滑動鉆進摩阻更小。施工中根據工具面情況首先確定1度單彎螺桿鉆具在該地區的實際造斜率,通過調整定向鉆進和復合鉆進的比例,直到將井斜角增到40°進入穩斜井段施工。
3)穩斜段軌跡控制。穩斜井段施工的主要任務就是保證井眼軌跡按照設計軌跡前行,因此就要控制好井斜角和方位角的變化。鉆具組合為:215.9 mm鉆頭+172 mm螺桿鉆具(1°單彎)+208 mm螺扶+172 mmMWD無線儀器+172 mm無磁鉆鋌*1根+159 mm螺旋鉆鋌*6根+127 mm加重鉆桿*30根+127 mm鉆桿,在該鉆具組合中加入一個208 mm螺扶,是井斜角和方位角更加穩定,當發現井斜角和方位角出現偏差時,要及時利用螺桿鉆具進行定向作業,保證軌跡按照設計軌跡范圍鉆進,直至中靶。
3.2 安全鉆井技術
1)井控安全技術。井控裝置采用FS35-35四通+2FZ35-35雙閘板防噴器,嚴格按照鉆井設計進行試壓,保證井控裝置好用,同時井場儲備高于設計最大鉆井液密度0.20 g/cm3以上的壓井儲備液60 m3,儲備重晶石粉50 t,防止意外情況發生。
2)井眼清潔技術。在井眼清潔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技術措施:①足夠排量和鉆井液良好流變性攜帶巖屑;②采用4級固控設備高效固相控制設備清除巖屑;③建立勤劃眼和短起下鉆制度。
4 結論
1)良好的井身結構設計和井眼軌跡剖面設計是保證敖斜80井施工成功的基礎。
2)在造斜段中使用螺旋鉆鋌減小了滑動摩阻,穩斜段施工應用208 mm螺扶,使井斜角和方位角更加穩定。
參考文獻
[1]孟祥波,陳云龍.和X1井優快鉆井技術[J].石油工業技術監督,2013(11).
作者簡介
柳振宇,2009年畢業于大慶石油學院石油工程專業,現在大慶鉆井一公司40017隊任工程師。endprint
摘 要 敖斜80井是部署在松遼盆地中央坳陷區大慶長垣敖南鼻狀構造上的一口探井定向井,文章中對井身結構和井眼軌跡設計要點進行了概述,分析了鉆井技術難點,對施工中的井眼軌跡控制技術和安全鉆井技術進行了深入探討,使敖斜80井完鉆指標均達到地質要求。
關鍵詞 設計要點;鉆井難點;軌跡控制;安全鉆井
中圖分類號:TE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06-0087-01
敖斜80井是部署在松遼盆地中央坳陷區大慶長垣敖南鼻狀構造上的一口探井定向井,設計斜深2138.00 m,垂深1989.73 m,最大井斜角40°,網格方位135.22°,水平位移435.53 m,鉆井目的是探索敖南西側斜坡帶含油潛力,力爭擴大儲量規模,同時兼探上部組合,落實含油場面。目的層位:扶余油層,兼探黑帝廟、薩爾圖、葡萄花、高臺子油層。完鉆層位:泉三段,完鉆原則:鉆至設計井深,井底50 m內無好的油氣顯示即可完鉆。
1 設計要點分析
1.1 井身結構優化設計要點
良好的井身結構優化設計有利于安全優質鉆井施工,依據區塊內資料,利用北京奧格特公司軟件對地層孔隙壓力、地層坍塌壓力、地層破裂壓力等三項壓力進行預測,同時根據本地區嫩五段以上地層多為黑灰色腐殖土、灰黃色粘土、粉、細粒流砂層,容易引起井塌、井漏等復雜,需要下入表層套管封固。在中部黑帝廟地層存在淺氣層發育,容易引起油氣侵,甚至井噴,同時為了避免在大井眼中造斜,因此需要下入技術套管封固到青二、三段,保證鉆井施工的安全,優化設計后井身結構如表1所示。
1.2 井眼軌跡優化設計要點
根據敖斜80井的地質垂深、靶點、視平移等的要求,采用三段制直-增-穩剖面進行井眼軌跡優化設計,設計最大造斜率5°/30m,最大井斜角40°,這種剖面與五段制相比剖面類型簡單,施工中摩阻最小,現場可操作性強,利于安全、高效鉆井施工,軌跡設計如表2所示。
2 鉆井技術難點
2.1 軌跡控制難度大
井斜角需要增到40°,然后穩斜鉆進444.71 m,在穩斜過程中井斜、方位難以穩定,需要頻繁調整。
2.2 井控問題突出
在本區域黑帝廟油層有淺氣層發育,鄰井敖402井在嫩三段、嫩二段、姚二、三段地層多次發生氣浸、井涌;敖X79井在嫩二段發生油氣浸;敖6井在嫩二段發生油氣浸、井噴;敖401井于薩爾圖油層發生一次嚴重油氣浸;茂201井在黑帝廟油層發生井涌,井控問題相當突出。
3 鉆井施工技術
3.1 井眼軌跡控制技術
1)直井段井眼軌跡控制。直井段是敖斜80井施工的基礎井段,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防斜打直,鉆具組合為:311.2 mm鉆頭+178 mm鉆鋌*1根+178 mm無磁鉆鋌*1根+214 mm螺旋扶正器+178 mm鉆鋌*1根+214 mm螺旋扶正器+178 mm鉆鋌*3根+159 mm鉆鋌*12根+127 mm鉆桿,施工中鉆壓控制在3噸以內,每鉆進100-150 m進行定點測斜一次,發現井斜有增大趨勢時進行加密測斜,在距離造斜點前100 m采取輕壓吊打方式,保證造斜點處井斜角控制在1°以內,直井段施工結束后進行測多點連斜,為后續造斜段施工做好準備。
2)造斜段軌跡控制。在進行造斜施工前,將直井段的多點連斜數據進行處理,根據直井段井斜、方位、位移的偏差進行修正設計,使井眼軌跡更利于現場施工,選用低轉速、大扭矩7lz172 mm螺桿鉆具,鉆具組合為:215.9 mm鉆頭+172 mm螺桿鉆具(1°單彎)+172 mmMWD無線儀器+172 mm無磁鉆鋌*1根+159 mm螺旋鉆鋌*6根+127 mm加重鉆桿*30根+127 mm鉆桿,在該鉆具組合中用螺旋鉆鋌代替了普通鉆鋌,減少了與井壁的接觸面積,使滑動鉆進摩阻更小。施工中根據工具面情況首先確定1度單彎螺桿鉆具在該地區的實際造斜率,通過調整定向鉆進和復合鉆進的比例,直到將井斜角增到40°進入穩斜井段施工。
3)穩斜段軌跡控制。穩斜井段施工的主要任務就是保證井眼軌跡按照設計軌跡前行,因此就要控制好井斜角和方位角的變化。鉆具組合為:215.9 mm鉆頭+172 mm螺桿鉆具(1°單彎)+208 mm螺扶+172 mmMWD無線儀器+172 mm無磁鉆鋌*1根+159 mm螺旋鉆鋌*6根+127 mm加重鉆桿*30根+127 mm鉆桿,在該鉆具組合中加入一個208 mm螺扶,是井斜角和方位角更加穩定,當發現井斜角和方位角出現偏差時,要及時利用螺桿鉆具進行定向作業,保證軌跡按照設計軌跡范圍鉆進,直至中靶。
3.2 安全鉆井技術
1)井控安全技術。井控裝置采用FS35-35四通+2FZ35-35雙閘板防噴器,嚴格按照鉆井設計進行試壓,保證井控裝置好用,同時井場儲備高于設計最大鉆井液密度0.20 g/cm3以上的壓井儲備液60 m3,儲備重晶石粉50 t,防止意外情況發生。
2)井眼清潔技術。在井眼清潔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技術措施:①足夠排量和鉆井液良好流變性攜帶巖屑;②采用4級固控設備高效固相控制設備清除巖屑;③建立勤劃眼和短起下鉆制度。
4 結論
1)良好的井身結構設計和井眼軌跡剖面設計是保證敖斜80井施工成功的基礎。
2)在造斜段中使用螺旋鉆鋌減小了滑動摩阻,穩斜段施工應用208 mm螺扶,使井斜角和方位角更加穩定。
參考文獻
[1]孟祥波,陳云龍.和X1井優快鉆井技術[J].石油工業技術監督,2013(11).
作者簡介
柳振宇,2009年畢業于大慶石油學院石油工程專業,現在大慶鉆井一公司40017隊任工程師。endprint
摘 要 敖斜80井是部署在松遼盆地中央坳陷區大慶長垣敖南鼻狀構造上的一口探井定向井,文章中對井身結構和井眼軌跡設計要點進行了概述,分析了鉆井技術難點,對施工中的井眼軌跡控制技術和安全鉆井技術進行了深入探討,使敖斜80井完鉆指標均達到地質要求。
關鍵詞 設計要點;鉆井難點;軌跡控制;安全鉆井
中圖分類號:TE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06-0087-01
敖斜80井是部署在松遼盆地中央坳陷區大慶長垣敖南鼻狀構造上的一口探井定向井,設計斜深2138.00 m,垂深1989.73 m,最大井斜角40°,網格方位135.22°,水平位移435.53 m,鉆井目的是探索敖南西側斜坡帶含油潛力,力爭擴大儲量規模,同時兼探上部組合,落實含油場面。目的層位:扶余油層,兼探黑帝廟、薩爾圖、葡萄花、高臺子油層。完鉆層位:泉三段,完鉆原則:鉆至設計井深,井底50 m內無好的油氣顯示即可完鉆。
1 設計要點分析
1.1 井身結構優化設計要點
良好的井身結構優化設計有利于安全優質鉆井施工,依據區塊內資料,利用北京奧格特公司軟件對地層孔隙壓力、地層坍塌壓力、地層破裂壓力等三項壓力進行預測,同時根據本地區嫩五段以上地層多為黑灰色腐殖土、灰黃色粘土、粉、細粒流砂層,容易引起井塌、井漏等復雜,需要下入表層套管封固。在中部黑帝廟地層存在淺氣層發育,容易引起油氣侵,甚至井噴,同時為了避免在大井眼中造斜,因此需要下入技術套管封固到青二、三段,保證鉆井施工的安全,優化設計后井身結構如表1所示。
1.2 井眼軌跡優化設計要點
根據敖斜80井的地質垂深、靶點、視平移等的要求,采用三段制直-增-穩剖面進行井眼軌跡優化設計,設計最大造斜率5°/30m,最大井斜角40°,這種剖面與五段制相比剖面類型簡單,施工中摩阻最小,現場可操作性強,利于安全、高效鉆井施工,軌跡設計如表2所示。
2 鉆井技術難點
2.1 軌跡控制難度大
井斜角需要增到40°,然后穩斜鉆進444.71 m,在穩斜過程中井斜、方位難以穩定,需要頻繁調整。
2.2 井控問題突出
在本區域黑帝廟油層有淺氣層發育,鄰井敖402井在嫩三段、嫩二段、姚二、三段地層多次發生氣浸、井涌;敖X79井在嫩二段發生油氣浸;敖6井在嫩二段發生油氣浸、井噴;敖401井于薩爾圖油層發生一次嚴重油氣浸;茂201井在黑帝廟油層發生井涌,井控問題相當突出。
3 鉆井施工技術
3.1 井眼軌跡控制技術
1)直井段井眼軌跡控制。直井段是敖斜80井施工的基礎井段,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防斜打直,鉆具組合為:311.2 mm鉆頭+178 mm鉆鋌*1根+178 mm無磁鉆鋌*1根+214 mm螺旋扶正器+178 mm鉆鋌*1根+214 mm螺旋扶正器+178 mm鉆鋌*3根+159 mm鉆鋌*12根+127 mm鉆桿,施工中鉆壓控制在3噸以內,每鉆進100-150 m進行定點測斜一次,發現井斜有增大趨勢時進行加密測斜,在距離造斜點前100 m采取輕壓吊打方式,保證造斜點處井斜角控制在1°以內,直井段施工結束后進行測多點連斜,為后續造斜段施工做好準備。
2)造斜段軌跡控制。在進行造斜施工前,將直井段的多點連斜數據進行處理,根據直井段井斜、方位、位移的偏差進行修正設計,使井眼軌跡更利于現場施工,選用低轉速、大扭矩7lz172 mm螺桿鉆具,鉆具組合為:215.9 mm鉆頭+172 mm螺桿鉆具(1°單彎)+172 mmMWD無線儀器+172 mm無磁鉆鋌*1根+159 mm螺旋鉆鋌*6根+127 mm加重鉆桿*30根+127 mm鉆桿,在該鉆具組合中用螺旋鉆鋌代替了普通鉆鋌,減少了與井壁的接觸面積,使滑動鉆進摩阻更小。施工中根據工具面情況首先確定1度單彎螺桿鉆具在該地區的實際造斜率,通過調整定向鉆進和復合鉆進的比例,直到將井斜角增到40°進入穩斜井段施工。
3)穩斜段軌跡控制。穩斜井段施工的主要任務就是保證井眼軌跡按照設計軌跡前行,因此就要控制好井斜角和方位角的變化。鉆具組合為:215.9 mm鉆頭+172 mm螺桿鉆具(1°單彎)+208 mm螺扶+172 mmMWD無線儀器+172 mm無磁鉆鋌*1根+159 mm螺旋鉆鋌*6根+127 mm加重鉆桿*30根+127 mm鉆桿,在該鉆具組合中加入一個208 mm螺扶,是井斜角和方位角更加穩定,當發現井斜角和方位角出現偏差時,要及時利用螺桿鉆具進行定向作業,保證軌跡按照設計軌跡范圍鉆進,直至中靶。
3.2 安全鉆井技術
1)井控安全技術。井控裝置采用FS35-35四通+2FZ35-35雙閘板防噴器,嚴格按照鉆井設計進行試壓,保證井控裝置好用,同時井場儲備高于設計最大鉆井液密度0.20 g/cm3以上的壓井儲備液60 m3,儲備重晶石粉50 t,防止意外情況發生。
2)井眼清潔技術。在井眼清潔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技術措施:①足夠排量和鉆井液良好流變性攜帶巖屑;②采用4級固控設備高效固相控制設備清除巖屑;③建立勤劃眼和短起下鉆制度。
4 結論
1)良好的井身結構設計和井眼軌跡剖面設計是保證敖斜80井施工成功的基礎。
2)在造斜段中使用螺旋鉆鋌減小了滑動摩阻,穩斜段施工應用208 mm螺扶,使井斜角和方位角更加穩定。
參考文獻
[1]孟祥波,陳云龍.和X1井優快鉆井技術[J].石油工業技術監督,2013(11).
作者簡介
柳振宇,2009年畢業于大慶石油學院石油工程專業,現在大慶鉆井一公司40017隊任工程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