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運
日本從來都不是一個安分的國家,今天的日本仍然有著侵略擴張的沖動。千年歷史,日本不斷地襲擾中國;百年歷史,日本多次發動侵華戰爭。日本還侵略奴役朝鮮半島,發動太平洋戰爭。一句話,歷史上的日本侵略成性。今天的日本,相當部分政治勢力而且是左右日本戰略走向的政治勢力,拒不承認侵略罪行,肆無忌憚地向曾被其侵略的國家反攻倒算。日本右翼政府還明目張膽地推翻和平憲法、專守防衛原則,急欲成為軍事強國。日本一些人的民族劣根性不見改變,滋生軍國主義的“皇國史觀”和“武士道精神”仍然被其奉若神明。對于這樣一個多次加害鄰國而又不思悔改的國家,難道還要與其奢談友好?
日本右翼勢力已把中國作為假想敵國,遏制中國崛起成為其戰略選擇。日本許多人對中國GDP超過日本難以接受,對中國成為“世界老二”十分焦慮。日本不僅主動參與美國對華戰略圍堵,而且比美國還要兇狠。日本大力發展軍備,矛頭直指中國,明白無誤地把中國作為假想敵國。日本政要還到處拉幫結伙、煽風點火,試圖構筑對華包圍圈。究其原因,一是在日本右翼的戰略思維中,東亞地區不可能兩強并立,快速崛起的中國是日本實現東亞霸主之夢的最大障礙;二是日本右翼確信,今后十幾年中國似強未強之際,是遏制中國崛起的戰略機遇期,一定不能錯過;三是日本右翼勢力欺軟怕硬,認為傍定“世界老大”、利用美國對華圍堵,就可成為東亞“霸主”。很顯然,日本已經成為東亞安全秩序的主要挑戰者、中國國家安全的主要威脅源。
對日斗爭關系到中國的核心利益,中國難有退縮余地。日本政府無視中國的一再勸告,打破兩國老一代政治家“擱置爭議”的共識,“國有化”釣魚島,甚至連存在“爭議”都不肯承認。面對關系到國家核心利益及地區安全的重大挑戰,面對咄咄逼人的歷史侵略者,中國還要退縮、示弱?
日本與中國的確“一衣帶水”,但是日本當局并不認同“遠親不如近鄰”的古訓;相反,他們的哲學是“遠交近攻”。在此情況下,中國的對日外交只能是以斗爭求和平、以斗爭促友好。不僅要調動政治、軍事、經濟資源,遏制日本右傾勢力的膨脹,而且要進行縱橫捭闔的國際法理斗爭,動員東亞各國及國際社會,聯手制止日本軍國主義復活。要通過清算日本侵略歷史,幫助不了解歷史真相的日本民眾特別是年輕一代徹底醒悟。
要促使越來越多的日本人明白,通過推翻侵略歷史成為“正常國家”、通過發展軍備成為東亞強國的道路根本走不通,通過依傍美國成為東亞“霸主”更是異想天開。只有和平發展、友好待鄰,才是日本唯一的可行之路。中國人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只有促使日本走上和平發展的軌道,才能真正穩定和改善中日關系,實現中日兩國的長期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