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山
國際規則、行業慣例,簡單將其轉化為具有強制約束力的法律規范,不符合法律基本原則。對“12點退房”的“行業慣例”不作認可,就是一例。
店業中午12點結帳的慣例一直很不合理,在飯點上讓人辦退房缺乏人性化管理,給眾多的消費者帶來麻煩。
然而,打破酒店12點結帳卻是一場攻堅戰。
2008年3月6日,中消協曾組織評選地方消協的先進事例。專家論證會上,在眾多事例中,我看到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消協點評酒店12點結帳事跡,力舉此案。于是,我找到北京市消協秘書長張明——當年點評自來水格式合同的開路先鋒,我們一拍即合,向不合理的行業慣例發起挑戰。
可酒店也不示弱,稱12點結帳是國際慣例。
國際旅館協會1980年修訂的《國際旅館業新規程》規定:“旅館合同自旅客到達后的第2天12時即告中止”。《國際統一司法協會關于旅館合同的協議草案》規定:“旅館或旅客均可在當天中午以前通知對方終止合同”。中國旅游飯店業協會2002年制定的《中國旅游飯店行業規范》也有“12點退房,超過12點加收半天房費”的規定。可見,“12點退房”的規定確屬旅館業的“行業慣例”。
不過,“12點退房”的規定雖然是“行業慣例”,但主要從行業特點和行業利益角度考慮。而將“行業慣例”上升為立法則必須權衡各方面利益,慎重考慮。旅客向旅館購買住宿服務,形成契約關系,雙方是平等的民事主體。以格式條款的方式強行規定12點退房,有悖于民法中公平交易的原則。
另外,國際規則、行業慣例,對旅客也并不具有約束力,簡單將其轉化為具有強制約束力的法律規范,不符合法律的基本原則。而在立法中對“12點退房”的“行業慣例”不作認可,能為旅客和旅館自由協商保留空間,為旅客提供更多的選擇權。
時值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會,攻擊酒店12點結帳有難度。于是張明秘書長采取“農村包圍城市”策略,先在北京遠郊區縣突破酒店12點結帳。我陪他到密云、延慶,與二區縣消協同志溝通,與酒店經理座談。很快,密云、延慶酒店率先打破12點結帳,推遲2小時,延到14點結帳,讓顧客安心吃午飯,休息片刻。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堅冰被張明鑿了一窟窿。“農村包圍城市”,迎來2009年3月1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第38次常務會議通過《上海市旅館業管理辦法》,打破堅冰。
2009年3月2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頒布了《上海市旅館業管理辦法》,辦法第十七條規定:“旅館與旅客約定住宿時間結算方法的,住宿時間按照約定的方法結算。旅館應當將約定的結算方法作書面記錄,并在旅客住宿預訂或者登記入住時經旅客確認。旅館與旅客沒有約定住宿時間結算方法的,住宿時間按照旅館在入住登記處等醒目位置明示的方法結算。旅館應當將該結算方法在旅客住宿預訂或者登記入住時告知旅客。旅客結賬后仍需要短暫停留的,旅館應當為旅客提供行李寄存服務。”
上海市人民政府以規章形式為酒店12點結帳案劃下一圓滿句號。
這樣規定不僅有利于規范旅館經營,保護消費者權益,而且對旅館經營者也是有利的。通過雙方約定價格結算方式,旅館可以開展多樣化的計費方式,價格競爭將更為公平、活躍。
欣喜的是,《辦法》頒布四個月后,中國旅游飯店業協會在2009年8月修訂的《中國旅游飯店行業規范》中,刪去了“12點退房”的規定,僅作了必須明示住宿時間結算方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