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艾真
“毒膠囊”事件波及阿膠行業。阿膠含有工業明膠嗎?檢測結果是否定的。然而由于阿膠的屬性和明膠近似,如何區別阿膠中是否添加食用明膠還有難度。
2012年央視曝光了部分藥企使用工業明膠制作藥物膠囊的內幕,波及阿膠行業。今年央視“3·15晚會”再次曝光工業明膠問題,引起消費者重視。究竟阿膠中是否混入了重金屬“鉻”嚴重超標的工業明膠?
今年3月底,《消費者報道》以“鉻”含量作為安全測試指標,送檢了東阿、福牌、北京同仁堂、太極、佛慈、東健6品牌8款阿膠產品。
根據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檢測結果顯示,8款產品的鉻含量均小于0.5mg/kg,低于安全限值2.0mg/kg,意味著這幾個大品牌的阿膠產品并未添加工業明膠。
“鉻”,工業明膠關鍵指標
“阿膠中的鉻,含有是絕對的,不含是相對的。”中山大學藥學院藥物分析教研室徐新軍博士告訴記者。
徐新軍解釋,阿膠本身含有微量鉻,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在肌體的糖代謝和脂代謝中發揮特殊作用。“正常生產中用驢皮熬制,阿膠的鉻含量在規定限度2.0mg/kg以下是安全的,如果生產中用到皮鞋、皮帶、皮包等邊角皮料制成的明膠,鉻含量就會超標。”他說。
中山大學藥學院教授劉德育告訴記者,工業明膠主要是皮革生產的明膠,含三價鉻及六價鉻,其毒性與存在的價態有關,六價鉻的毒性很強。鉻過量攝入對人體造成的危害非常大,嚴重時還會導致腎功能衰竭甚至引發癌癥。
2012年,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非法廠商用皮革下腳料造藥用膠囊,隨后多家藥品企業的藥用膠囊被檢出重金屬“鉻”超標。毒膠囊事件當時波及阿膠行業,引發鉻是否應列入阿膠檢測標準的爭議。
對此,徐新軍認為標準是根據正常生產狀態的產品制訂的,鉻本來就不應該出現在阿膠的檢測標準里面。中國藥科大學副教授李博亦贊同該說法。
目前,中國各類標準中并未對阿膠和工業明膠中的鉻含量作出明確限值,只針對食品明膠和藥用明膠中的鉻檢驗進行了規定,限度均為2mg/kg。
此次本刊送檢的檢測結果顯示,8款阿膠產品的鉻含量均小于0.5mg/kg。
對于此次檢測的結果,暨南大學藥學院中藥藥理教研室主任聶紅教授分析,0.5mg/kg的鉻含量是很低的,可以判斷被檢阿膠產品不含工業明膠。
國家藥典委員會首席專家錢忠直曾向媒體表示,出于監管的反饋,現行的《中國藥典》對“明膠空心膠囊”新增了鉻的限量檢查,實際上就是要杜絕工業皮革的下腳料混入制造膠囊的原料。2.0mg/kg這個限值就是把鉻作為標記物來控制工業明膠的混入。
明膠阿膠,似是而非
有關資料顯示,明膠是用動物皮、骨和筋腱熬制成的,通常用來制作食品糖果和藥用膠囊。與阿膠相比,其營養價值很低。“毒膠囊”事件中,東阿阿膠就曾被質疑用明膠生產阿膠造假而股價大跌。
此次本刊除了檢測“鉻”指標,還對阿膠中是否有明膠進行了化學鑒別。結果顯示,8個阿膠產品中均含有明膠。
不過,劉德育表示,這并不能肯定阿膠中含有明膠。因為阿膠在生產過程中,驢皮蛋白質降解產生的物質,其性質與明膠相似,這是阿膠的主體成分。由于偽劣產品中有各種非驢皮原料或在部分驢皮中摻入其他材料而制成阿膠產品,使鑒別難度提高,目前較好的方法是DNA指紋圖譜鑒別。
東健藥業官網對摻有明膠類物質的阿膠提供了參考的鑒偽方法,若摻偽其外觀平滑光亮,質脆,氣微或具墨汁樣臭;火試后變為白色片狀粉,不黏結。
東阿阿膠官網也公示偽品阿膠系利用舊雜皮、爛皮、動物碎骨等熬制而成,味臭難聞,色暗無光,外形不光滑,不平整,夏季易于軟化。消費者可通過感官進行簡單的鑒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