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香港特派、特約記者 邱永崢 凌德 ●本報記者 崔杰通對激進反對派可能攪起政治風暴的憂慮在香港進一步加劇,全港警察除了紅白二事之外全部不許休假,銀行業紛紛制訂應急計劃,有高管擔憂惡果可能堪比2003年的“非典”。24日,香港特首梁振英表示,參加反對派“全民公投”投票不違法,此番表態連同他當晚開始的3天休假被解讀為試圖為緊張的政治局勢降溫。激進反對派看上去無意緩和,“占中”運動一名發起者24日鼓動投票民眾7月1日上街游行。臺灣民進黨隔岸攪和香港事務,流亡臺灣的“民運分子”也在網上挑撥香港民眾。多家香港媒體擔憂,激進反對派可能因手握投票人數數字而變得更加強硬——盡管這個數字被多方質疑大大注水。香港《成報》稱,“占中”這批人試圖挑戰《基本法》,動搖和威脅香港“一國兩制”的根基,文章憂心忡忡地說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梁振英:投票不違法 梁振英24日主動對外提起“占中全民投票”。BBC援引他的話稱,無論人數多少,無論公布的人數里有多少水分,“我相信大多數參與的市民都表達了他們希望在2017年落實行政長官普選這個愿望和訴求”。他稱,投票不違法,相信投票的人大部分不支持“占領中環”這些違法行動。香港理工大學一名學者接受采訪時稱,梁振英試圖為正在進行的“民間公投”降溫。 香港《經濟日報》稱,24日是“占中”組織舉行投票的第五天,截至當天中午投票總人數超過73.2萬人次。從24日晚間起至27日,梁振英離港休假。香港《文匯報》24日稱,消息人士透露,梁振英需要離港處理私人事務,強調目的地絕非北京,更與所謂“6·22全民公投”活動無關,外界不要胡亂揣測。 “‘6·22公投票數太多弄巧成拙。”香港《文匯報》24日報道稱,電子投票至少有8大漏洞,包括無IP地址限制,計算機與手機可無限次投票,可冒用他人身份投票,水分“大到無法計算”。一名“愛港”成員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香港社交網站上,有網民自稱通過網上身份證生成器,“1小時投了1萬票”。報道說,所謂“全民投票”的數目一定會超過100萬,反對派利用虛報投票人數,正冒險一搏,7月香港將會出現一場大風暴。同日的《經濟日報》稱,激進反對派將更加強硬,以“占中”等激進行動硬逼中央讓步。 香港《巴士底報》說,反對派興奮地談論72萬人投票這一數字,建制派的人則認為網上投票人數夸大,到票站的4.8萬人才是真正數字。文章稱, 爭取普選兩條路,一條溫和,一條激進,前一種方式不會破局,可以有雙贏;后者注定是,贏者全贏,輸者全輸。如今激進派抬頭,選擇豪賭,要中央百分之百按激進派要求去做。中央的決策選擇不多,第一是全面讓步,第二是寸步不讓。局面愈壞,決策選擇就愈少,任何中間方案都會被排除。文章反問道:香港有何議價能力要中央讓步? 據香港《新報》24日報道,“占中”三名發起人之一的陳健民聲稱,投票反應熱烈令他“感動落淚,希望政府重視民意”。他還鼓動參與投票的民眾7月1日上街游行,向政府施壓,還挑釁要求政府舉行官辦公投。臺灣民進黨23日隔海攪和香港政局,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趙天麟聲稱“民進黨支持并聲援香港人民對民主化的追求,呼吁港府及北京應尊重‘占中公投所彰顯的民意”。臺灣新頭條網站當天稱,臺灣“太陽花學運”代表林飛帆等人試圖赴港聲援“占中”,但被拒絕入境。24日,流亡臺灣的一名“民運分子”在“臉譜”上挑撥香港民眾,聲稱投票“不是勝負的問題,這是尊嚴的問題”。 在美國“世界新聞網”看來,香港反對派搞的“全民投票”是“占中前哨戰”。《南華早報》24日說,“占中”行動尚未開始,香港許多本地和跨國銀行的高管就已經花了不少時間籌備應對方案。一些銀行高管認為,“占中”行動對銀行業務的影響有可能不亞于2003年的“非典”,當年香港和內地的經濟發展都遭到沉重打擊。香港《新報》24日披露,為應對可能的“占中”行動,港府召開跨部門會議,制訂“光明頂”行動計劃,全港警察除了家中有紅白二事外,全不準休假,每天當值8小時之后,還要在警署候命半更(4小時)至一更(8小時),以便一旦發生動亂時可提供足夠警力。此外,所有反黑組、重案組、情報科警員,都要上街巡邏及收集情報,軍裝警員則以4人一小隊進行巡邏,或以巡邏車巡邏,當遇上突發事件時,能實時作出反應。報道說,在懲教方面,多個監倉已經備好。 激進派和“港獨”綁架香港民主派 “香港空氣中充滿戾氣。”香港中評社23日發文稱,反對派示威者不久前暴力沖擊香港立法會,最近一次有中學生參與的示威行動出現更為驚人的一幕,警察從13歲和14歲兩名參與示威的學生身上及背袋中,搜獲軍刀、鐵錘、噴火槍、氣罐等嚴重兇暴性武器。文章稱,反對派處心積慮利用中學生制造流血事件達到政治目的,香港全體民眾對此都應高度警覺。激進反對派已經邀請“汽油彈專家”到香港傳授知識。文章問道:誰聽說過原本和平的社會環境,需要用汽油彈的烈火鍛造出“另類和平”? “幫港發聲”領導人周融24日在《晴報》撰文呼吁“救救被洗腦成魔的孩子。”他質問,是否有些學校藏著激進分子,暗中鼓勵未成年學生成為他們的少年魔鬼軍團?《852郵報》說,周融明顯暗指“和平占中”是魔鬼團,讓孩子們踏上成魔之路。新加坡《聯合早報》24日刊登評論文章說,香港作為初生民主社會,與其他初生民主社會一樣,無論政客還是大眾,對民主的認識仍是不成熟的,往往表現出非理性的偏激行為。“由于北京難以直接插手香港,香港的政治激進分子也就變得無所畏懼”。 最新一期的香港《亞洲周刊》刊文警告稱,“香港人必須警惕,港獨和分裂主義的激進派系綁架了泛民”。文章說,上世紀70年代香港保釣時,認同中國自力更生發展道路的“國粹派”是一股重要的力量,他們在保釣集會中,與英國的警司沖突,被打到頭破血流。也就是說,當年推動香港公民運動和社會運動的先鋒,都有強烈的中華民族情懷,而不是抱著殖民主義的大腿,但今天這樣的人物大多凋零。如今,“高舉英國國旗或港獨旗幟的激進派”劫持了民主派,幾名泛民議員甚至以“反對內地化”為政治宣傳口號,殊不知他們的父母、家人大多來自中國內地,家里甚至是說上海話等方言,成為自我矛盾的巨大諷刺。文章說,不應“繼續姑息分離主義,讓港獨力量上升”, 歷史也在呼喚香港中間力量,呼喚沉默的大多數。 據香港媒體報道,親政府團體“正義聯盟”召集人李偲嫣不滿反對新界東北發展的示威者沖擊立法會,又指“占中”行動發起的“公投”不可信,而政府和警方對有關活動表現軟弱,因此23日開始在政府總部外扎營絕食。李偲嫣在“遺書”中寫道,因善良之故,給予魔鬼機會,讓沉默的多數墮進了魔鬼的玩弄之中。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香港《新報》24日評論說,占中已被定性“違法”,港府難手軟。而連“占中”的三名發起者也承認,他們只能保證控制到大部分人“和平地”進行“占領中環”,換言之,他們并不能保證不出現暴力事件。以今日香港政治斗爭的暴戾而見,或許我們可以預期,暴力事件是一定會發生的,“占領中環”多半也是悲劇收場。文章說,“我們眼看悲劇必然發生而不能阻止,這實在是一件很悲哀也很無奈的事”。 同日的香港《成報》刊文說,“占中”對香港造成的危害,不只是股民利益、香港國際形象、金融中心地位、社會暴力沖突等表面損失,而是從根本上動搖和威脅香港“一國兩制”的根基,這事關香港700萬人能否在另一種制度下生存的大事。“占中”的起因是政改,政府一方堅持以《基本法》為依據推行政改;“占中”發起者則視《基本法》為無物,問題的癥結是要不要堅持按《基本法》辦事。文章認為,有了《基本法》才有今日之成功的“一國兩制”,《基本法》如失效了,“一國兩制”還能繼續嗎?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又應何去何從呢?“今日之‘占中者逞一時之快,挑戰《基本法》。細思之,如果《基本法》沒有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令人不禁毛骨悚然。”香港城市大學學者張楚勇在BBC中文網上撰文說,“一國兩制”如果失敗,最直接受影響的是香港;香港原有的自由、開放、法治、人權、繁榮等核心價值和成就將大受沖擊。 “當人人只守自己的‘法時。”香港《晴報》24日以此為題刊登專欄文章稱,《基本法》是當前香港的法律基礎,1997年7月1日正式實施。《基本法》把“50年不變”的制度以法律形式規范下來,其間經過多年多次協商,并由中、英、港三方的法律專家和代表共同議定,可謂思慮周詳之極。為什么當年沒有提出問題,沒有提出任何質疑,至今時才嚷著要人大釋法,解釋立法原意,甚至說要修訂?文章說,“守法,社會才有秩序,否則,人人按照自己的喜好,只守自己的法,那就天下大亂。”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盧維思24日在《南華早報》上撰文說,香港人的確應該捍衛現時享有的自由和生活方式,慎防潛在威脅。可是,香港人應該把精力集中在真正的威脅上,而不是和假想敵作戰。他認為,對“一國兩制”白皮書的批評大都是夸大其詞。盧維思敦促說,香港正臨近歷史轉折點,香港人需要在這重要時刻就實現政改達成共識。現在是時候冷靜反思了。▲
環球時報201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