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洪波
中午時分,響徹在兩邊戰壕上空的槍聲開始零星起來。漸漸地,硝煙也一絲絲散去,意味著酷烈的戰斗進入一個休整的間隙,很多人都長出了一口氣。十余個尚是娃娃臉的士兵全身心放松下來,逐漸恢復他們的本真一面,開始嘻鬧起來。連長安德烈無聲地笑笑。這樣的場面他很欣慰,畢竟在德軍猛烈的炮火中他們毫發未損。
這是一支由多數青年人組成的步兵加強連,他們剛剛在與德軍的交火中占了上風。
時間真快啊!安德烈閉目想著心事。轉眼幾個月過去了,他領著這群孩子與德軍奮戰。當初,他們的父母信任地把孩子們領到他面前時,他還是有一絲擔心的。可是,經過炮火的洗禮,安德烈現在覺得他們已經是成熟的戰士了。
士兵們輕聲哼起了歌,安德烈依然淡淡笑著。那是他再熟悉不過的旋律: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河上漂著柔曼的輕紗/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安德烈把身體往壕溝的深處偎了一下,摸出寬寬的煙葉卷了支煙叨在嘴上。喀秋莎,正義的喀秋莎,那是他們心靈深處最神圣的3個字了。
“噓,你們聽!”突然有人把手指壓在了唇上,示意大家注意德軍那邊傳出的動向。
安德烈急忙把煙按滅在焦黑的泥土里。大家都悄然側起身,屏息靜聽德軍的風吹草動。大家的笑容開始收緊了:她在歌唱草原的雄鷹/她在歌唱心愛的人兒/喀秋莎愛情永遠屬于他/啊,這歌聲/姑娘的歌聲/跟著光明的太陽飛去吧!
見鬼,居然有人在唱喀秋莎!是德國人在唱嗎?他們也喜歡喀秋莎?怎么會呢?那是我們蘇聯人民的歌曲啊!安德烈驚詫地瞪大了眼睛。他感覺周身的熱血在沸騰。該死的德國佬,不許你們玷污神圣的喀秋莎!
大家都聽得真切,都把目光轉向安德烈。安德烈分明聽到自己身體里的每一個骨節都在炸響,他凜然著一張臉拿起了望遠鏡。果然,他看到幾個德軍士兵正圍在一架留聲機前,有滋有味地跟著哼唱。讓安德烈萬分氣憤的是,他們居然那樣陶醉,完全忘記了是在戰場上。
安德烈覺得這是不能熟視無睹的,他甚至認為,這全然就是德軍在向他們挑釁!是的,他們擁有先進于己方數倍的武器,他們人數占優,他們中的許多人戰斗經驗豐富,但他們不可以唱我們國家的歌曲,不可以用這種方式蔑視我們!這就像自己的孩子,不共戴天的敵人可以隨便地抱嗎?可以肆意地喜歡嗎?那無異于剜我們的心頭肉!
“準備戰斗!”安德烈下達了命令。他的聲音聽上去很絕然。
可是副連長瓦西里用手壓住了他的槍身,事實上瓦西里一直在觀察安德烈的情緒變化,現在他不能不挺身而出了。瓦西里緩和著語氣說:“沒有接到上級命令,這仗不能打!力量太懸殊了,剛才的勝利并不能說明什么。作為一連之長,你不能意氣用事!”
安德烈冷笑:“情況特殊,不請示也沒錯!就算我答應,那你問問孩子們答不答應?”安德烈等到的是青年人的一致響應,他們摩拳擦掌,義憤填膺,紛紛將子彈推進槍膛。瓦西里還想再說什么,安德烈已經大手一揮,指揮戰士們各就各位,隨著一聲號令,密集的子彈就雨點一樣向德軍陣地射去。
戰斗又開始了,這一次持續的時間似乎更長,也更慘烈,雙方都不斷有人倒下去。安德烈殺紅了眼,帶領幾個勇敢的戰士沖鋒在前,打退了敵人,占領了德軍剛剛還逍遙自在聽歌的陣地。
到處是殘垣斷壁,一些樹木還在燃燒。在一條戰壕里,安德烈看見那架留聲機還在轉動,喀秋莎的旋律還在飄揚。他走上前用手搬開了唱針,拿起唱片。
陣地上死一般寂靜。
瓦西里悄悄站在安德烈身后,沙啞著嗓子輕聲說:“孩子們……都犧牲了!”他看見安德烈身體搖晃了一下,然后那個龐大的身軀慢慢跪了下去,最后匐伏在地,哭成顫動的一團。
李從淵摘自《參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