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耀(鎮江科技新城實驗學校 江蘇 鎮江 212000)葛 靜(上海大學理學院 上海 200444)
【題目】如圖1所示,滑雪運動員從初始滑道(光滑)上下降45 m后起跳,起跳角度與水平面夾角為30°,且起跳不損失動能.降落滑道可看做一個傾斜角為30°的斜面.求運動員在空中飛行的時間,以及落地后速度與斜面的夾角.(本題中重力加速度取10 m/s2)

圖1
解析:本題以滑雪運動為背景,將斜拋運動這一物理問題融入到真實的生活情境中.體現了“從生活走進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培養了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解法1:運用運動的合成與分解
設從初始滑道下降45 m后的速度為v0,則
如圖2建立直接坐標系,則物體在x和y軸方向上的運動分別為勻加速直線運動和勻減速直線運動,此時有

圖2
加速度進行同樣的分解,可得
y方向上相當于豎直上拋運動.故
落到斜面上時速度在x和y方向上的分量分別為
故落地時速度方向與斜面的夾角為β,則
因此
β=30°
解法2:建立坐標系利用斜拋運動軌跡方程與斜面方程求解交點建立如圖3所示直角坐標系,斜拋運動軌跡方程為
斜面方程為

圖3
聯立可得兩軌跡方程的交點P坐標為
由
x=v0tcosθ
或
y=v0tsinθ
解得時間
t=6 s
故落地速度與水平方向夾角為60°,則與斜面方向夾角為30°.
解法3:運用斜拋運動射程方程
當運動員飛向滑道時,剛飛起時速度與水平方向夾角為θ=30°,滑道與水平方向夾角為α=-30°,設射程為s,如圖4所示,在滑道上落點P的坐標為
x=scosαy=ssinα

圖4
將兩式代入斜拋運動軌跡方程
得射程
代入數據得
s=180 m
因此在滑道上落點P的坐標為
y=ssinα=-90 m
同解法2可得落地速度與斜面方向夾角為30°.
解法4:運動矢量圖結合正弦定理

圖5
如圖5所示,在矢量三角形OPQ中,由正弦定理,得
可得時間
同解法1或2可得落地時速度方向與斜面的夾角為30°.
作為今年卓越自招計算題的第一題,本題是運動學中一類典型的斜拋問題,解法1是利用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的常規解法,但明顯耗時耗力,作為選拔性考試,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快速、準確作答,是每個考生面臨的問題.解法2和解法3不僅要求考生對斜拋運動軌跡方程熟練掌握,對于其數理結合能力要求很高.解法4則巧妙運用運動矢量圖,化曲為直,化繁為簡,準確而快速地進行求解.
綜合以上分析,此題解法多,思維入手點多,可以從不同的視角審視斜拋運動,有利于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