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通,張文強,張家志,汪永吉 (中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第四采氣廠,陜西西安 710021)
蘇里格氣田蘇東41-33區塊儲層綜合評價研究
周通,張文強,張家志,汪永吉 (中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第四采氣廠,陜西西安 710021)
蘇里格氣田蘇東41-33區塊盒8段、山1段儲層砂體比較發育,連通性較好,但有效砂體連通性較差,多層疊加,儲層評價難度大。根據沉積相及砂體展布特征分析,對蘇東41-33區塊儲層進行了綜合評價和有利目標區預測。研究認為,蘇東41-33區塊內砂體剖面上呈區域性不連續展布、孤立狀或切割分布,南北向較東西向連續性好,平面上呈近南北向條帶狀展布;蘇東41-33區塊儲層主要為低孔低滲儲層,有利 (Ⅰ類)儲層主要分布于該區塊東北部;蘇東41-33區塊共有8個有利目標區,主要分布于區塊東北部、中部和西南部。
蘇里格氣田;儲層綜合評價;有利目標區
蘇東41-33區塊區域構造為寬緩的西傾斜坡,坡降3~10m/km,在單斜背景上發育多排近北東向低緩鼻隆,屬沖擊平原背景下沉積并由多套含氣組合構成的巖性氣藏疊加而成的復雜氣田。蘇東41-33區塊儲層目的層段從下至上劃分為山1段、盒8下亞段、盒8上亞段3段地層。
蘇里格氣田的沉積相類型決定了其砂體的發育類型和發育規模[1]。由于主河道頻繁改道,導致砂體展布特征的復雜性,砂體呈長條狀分布,規模小,寬厚比大,且多個砂體呈縱向切割,多層疊置。砂體之間連續性和連通性均較差,小規模透鏡狀砂體復合疊置是蘇東41-33區塊砂體展布的主要特征。
2.1 沉積微相劃分
蘇東41-33區塊儲層總體為淺水沼澤背景下的辮狀河~三角洲沉積體系,盒8段地層發育完整的辮狀河~三角洲沉積,山1段地層發育三角洲平原亞相沉積。辮狀河沉積相可劃分出河道和溢岸2個亞相,河道亞相又可進一步劃分為河床滯留、心灘和廢棄河道等微相,而溢岸亞相可進一步劃分為泛濫平原和河間湖2個微相;曲流河沉積相可劃分出河道和溢岸2個亞相,河道亞相又可進一步劃分為河床滯留、邊灘和廢棄河道等微相,而溢岸亞相可進一步劃分為天然堤、決口扇、泛濫平原和河間湖4個微相。
通過蘇里格東區臨井剖面的相序關系分析,研究沉積微相的空間展布特征,認為在主河道發育的部位,粗巖相呈孤立狀、相連或切割分布,形成一定規模的心灘沉積或河床滯留沉積。
2.2 砂體展布特征
蘇東41-33區塊目的層盒8段、山1段為河流相沉積,盒8下亞段砂層最為發育,具有很高的砂地比,形成 “砂包泥”的結構特征,由于河道頻繁交叉、匯聚,砂體的空間分布變化很大,東西向呈區域性不連續展布,連續性較差,呈孤立狀或切割分布,以多層式縱向疊加為主,砂體在南北向上連續性較好,局部呈條帶狀分布,多層砂體疊加形成厚的砂體帶,構成有利富氣區。
結合完鉆井測井解釋預測砂體展布范圍及河道帶分布情況。盒8上亞段砂體平面展布規模較大,厚度一般為10~20m;發育4條北東-南西向主河道;盒8下亞段砂體分布范圍最廣,發育程度好,厚度一般為15~25m,發育4條北東-南西向主河道。山1段砂體相對較窄,厚度一般為5~15m,發育3條北東-南西向主河道。
3.1 分類評價標準
儲層分類評價標準主要采用孔隙度、滲透率、含氣飽和度3項參數,其反映儲層沉積、成巖的全部內涵[2-3]。根據不同產氣砂體的物性參數統計及儲層產氣的下限標準,可得出儲層分類評價的定量標準 (見表1)。
3.2 儲層綜合評價
通過對蘇東41-33區塊完鉆104口井測井解釋的孔隙度、滲透率及含氣飽和度數據統計表明,蘇東41-33區塊儲層孔隙度一般為5%~16%,平均9.51%,滲透率一般為0.09~3m D,平均0.54mD,含氣飽和度一般為38%~89%,平均59.33%。因此,該區儲層主要為低孔低滲儲層。
根據區塊內完鉆井盒8上亞段、盒8下亞段、山1段儲層參數統計分析,描繪出蘇東41-33區塊儲層綜合系數分布特征 (見圖1)。由圖1可知,有利儲層 (Ⅰ類)主要分布于該區塊東北部。

表1 蘇東41-33區塊儲層分類評價標準表
根據砂體展布特征及儲層綜合評價結果,結合地震預測成果和產能分布情況,認為儲層有利目標區主要分布于蘇東41-33區塊東北部、中部、西南部的8個區域(見圖2)。

圖1 蘇東41-33區塊儲層綜合系數等值線圖

圖2 蘇東41-33區塊儲層有利目標區
1)蘇東41-33區塊內砂體剖面上呈區域性不連續展布、孤立狀或切割分布,南北向較東西向連續性好,平面上呈近南北向條帶狀展布。
2)根據物性特征分析,認為蘇東41-33區塊儲層主要為低孔低滲儲層。有利 (Ⅰ類)儲層主要分布于該區塊東北部。
3)通過砂體展布分析和儲層綜合評價,在蘇東41-33區塊共篩選8個有利目標區,主要分布于區塊東北部、中部和西南部。
[1]張吉,達世攀,張志剛.蘇里格氣田有效儲層分類評價[J].天然氣工業,2008,28(增刊B):45-48.
[2]楊勇.鄂爾多斯盆地東部地區奧陶系馬家溝組沉積環境與巖相古地理研究[J].天然氣地球科學,2009,20(7):68-71.
[3]王作乾,何順利.靖邊下古生界氣藏馬五段碳酸鹽巖儲層綜合評價[J].石油天然氣學報(江漢石油學院學報),2009,31(4): 34-37.
[編輯] 李啟棟
TE121.2
A
1673-1409(2014)20-0005-02
2014-03-12
周通(1986-),男,助理工程師,現主要從事天然氣開發地質與氣藏方面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