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紅梅 (中石油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第四采油廠地質大隊,黑龍江大慶 163511)
A區中部三次加密井調整開發思路研究
湯紅梅 (中石油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第四采油廠地質大隊,黑龍江大慶 163511)
為了改善A區中部三次加密井的開發效果,應用精細地質研究成果,對區塊油層發育特點、含油飽和度、油層動用狀況等方面與A區東部進行對比分析,以確立更合適的調整思路:僅立足三次井網調整受限,需要綜合考慮二、三次井網,進行井網互補調整。該調整思路對三次井開發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井網加密;調整思路;油層發育特點;含油飽和度;油層動用狀況
2011年7月起,A區中部陸續投產了95口三次加密井。油井44口,水井51口。截止目前,采油井開井29口,平均單井日產液16.7t、日產油1.2t、綜合含水92.5%、沉沒度314m;注水井開井51口,日實注壓力10.3MPa,日實注水量28m3。新井投產投注以來,共實施注水井措施改造13口,日增注309m3,方案調整4口,注水量上升5m3;采油井調大參20口,日增液90.9t,日增油16.5t。
A區中部目前為4套井網聯合開發,可借鑒示范區的開發經驗。因此,為改善區塊三次井開發效果,筆者在油層發育、含油飽和度、動用狀況等方面與A區東部進行對比,加大分析力度,以確立更合適的調整思路。
從三次加密井油層發育狀況 (見表1)來看,區塊內三次井射開層位主要為SⅡ組、SⅢ組油層;從厚度來看,主要都是有效厚度小于0.5m的薄差表外層。

表1 A區中部三次井各油層組油層發育統計表
與A區東部(見表2)對比:從單井看,射開層數多,有效厚度大。A區中部單井射開26.5個小層,砂巖厚度為10.11m,有效厚度為2.14m,好于A區東部單井射開油層。但從油層來看,單層厚度小,表內厚層少。A區中部平均單層厚度為0.38m,遠小于東部Ⅰ塊0.62m、東部Ⅱ塊0.70m(見表3)。單井射開有效厚度大于等于0.5m的層0.22個,比東部Ⅰ塊、東部Ⅱ塊少了1.18、0.44個。

表2 A區中-東部三次井油層發育對比表
從油層含油飽和度(見表4)來看,A區中部平均單井含油飽和度為53.49%,低于東部Ⅰ塊、東部Ⅱ塊的53.53%和55.14%。從各油層組來看,PⅡ油組及以下油層的含油飽和度最低,僅為47.84%。

表3 A區中部-A區東部油層發育對比表

表4 A區中部-A區東部油層含油飽和度對比表
統計區塊15口水井同位素資料,總的油層動用比例為24.1%,比A區東部低1.92%;主要動用SⅡ油組、SⅢ油組(見表5和表6)。

表5 A區中部注水井各油組動用狀況統計表
一方面由于油層發育較差,另一方面由于射開油層較淺,破裂壓力較A區東部低,投產初期欠注井較多,占總井數的45%(見表7和表8)。

表7 A區中部-A區東部投產初期注水狀況對比表
從同位素資料來看,A區中部三次加密井中有8口井出現單層突進現象導致井區方案調整受限(見表9)。

表8 A區中部投產初期注水狀況統計表

表9 A區中部投產初期單層突進統計表
綜合以上分析,A區中部三次井具有 “油層厚度小,表內厚層少;注入相對難,油層動用差;停注層段多,調整余地小”的特點,立足三次井網本身調整受限。二、三次井網調整對象雖各有側重,但調整類別相近,可分析二、三次井網互補調整的可行性。
從2套井網連通情況看,以三次加密油井為中心,2套井網各油層組連通比例均達到了60%以上(見表10),具有井網互補調整的可行性。

表10 A區中部二、三次井網連通情況統計表
從區塊內二次井的動用情況來看,二次井動用相對較好,且動用較均衡,平面調整余地大,因此可由本套井網調整向井網互補調整轉變。
1)A區中部三次井具有 “油層厚度小,表內厚層少;注入相對難,油層動用差;停注層段多,調整余地小”的特點,立足三次井網本身調整受限。
2)區塊內二、三次井網各油層組連通比例均達到了60%以上,具有井網互補調整的可行性;并且二次井動用相對較好,且動用較均衡,平面調整余地大,因此可由本套井網調整向井網互補調整轉變。
[1]陳濤平,胡靖邦.石油工程[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1.
[2]黎文清.油氣田開發地質基礎[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9.
[編輯] 洪云飛
TE327
A
1673-1409(2014)20-0076-03
2014-03-01
湯紅梅(1966-),女,工程師,現主要從事射孔監督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