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鵬飛GUO Peng-fei
(內蒙古大學交通學院,呼和浩特010070)
《公共關系理論與實務》作為一門學科,具有很強應用性,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全面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通常情況下,只有掌握《公共關系學》的相關理論,進而在工作實踐中,才能運用現代公關思想去指導工作。為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樹立公共關系是一種既講藝術又重科學的理念。對于學生來說,只有具備該職業所需的素質和技能,進而在一定程度上通過扎實的理論知識去指導實踐,進一步實現開拓和創新。在選擇公共關系教學內容方面,確保內容的科學性和應用性,進一步打破傳統的系統性、完整性的束縛。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教師需要進行重點的講授,同時進行強化訓練。例如,在對公共關系職能中“塑造形象”的知識點進行講解時,通過將個人公關中的自我推銷,以及公關禮儀中的公務往來禮儀、人際交往禮儀、社會活動禮儀等內容與塑造形象進行結合,進而在一定程度上融為一體,同時突出重點,一方面使學生掌握塑造形象理論,另一方面讓學生掌握常用的禮儀知識。通過對教學內容進行重組,使得教學內容更具新穎性,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學生不局限于教學內容和前人固有的知識,而是在老師的引導下,使學生展開想象,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在講授《公共關系理論與實務》的過程中,通過創新以往單純講授的教學方法,進而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公關教學的實踐性、應用性和技巧性的特點,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教學過程中,融合了理論講授、課堂演練和案例分析等教學方法,在師生互動的環境中,積極營造教學相長的氛圍,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2.1 案例教學 在講授《公共關系理論與實務》的過程中,通過采用案例教學法,將典型案例引入教學過程中,通過對案例進行分析和探討,師生雙方共同對公共關系理論進行提煉和掌握,進而在一定程度上用理論指導公共關系實踐。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效果生動形象,同時具有典型示范的作用,進一步深化理論知識,便于學生將理論與實際進行結合。在公關教學過程中,案例教學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橋梁,一方面需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另一方面需要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通過案例法進行教學,學生通過分析案例,進一步發現問題,進而在一定程度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1.1 經典引入,結合實際 在對理論知識進行教授的過程中,通過總結典型實例中的原則、方法、經驗,以及教訓等,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特定時期公共關系活動的規律。同時為學生預留了充分的思考空間,另外,通過轉化背景,以及時間的推移,人員的變動等,進一步演變出不同的景象和效果。在講授公共關系的過程中,學習實例并不是生搬硬套和一味的模仿,而是同時學習實例,進一步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在講授“溝通協調”的過程中,選取了“日本奈良旅館經理以小燕子的名義給旅客的一封信”的實例,進一步引導學生對該經理巧用傳播規律的技巧進行分析;在講授“危機處理”的過程中,實例選擇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美國泰萊諾膠囊”事件,通過對實例進行分析,讓學生對處理危機的一般程序進行歸納;在講授公共關系廣告類型的過程中,讓學生對實例進行分析,進一步了解各種公共關系廣告之間存在的差異性,進而在一定程度上總結制作廣告的規律。
2.1.2 營造氛圍,如臨其境 對于公共關系案例來說,通常情況下是從無數公共關系活動中,進行選取歸納或實錄出來的,公共關系案例并不是編造的或者演繹的。對于公共關系案例來說,自身就有真實感人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運用公共關系案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營造一個真實感人的環境氛圍,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一方面激發學生的研究興趣,另一方面提高了社會實踐的認識。例如:在講授“面試技巧”的過程中,以“大衣應該怎么放”作為教學案例。通過現場模擬,讓學生進行分析,主考官會錄用誰?如果你去面試,該如何做?借助這個案例,首先為學生營造一種環境氛圍,使學生身臨其境,同時迅速進入角色,并且讓學生以參與者的身份去分析問題,通過討論,各抒己見。在這樣的環境中,讓學生掌握公關人員需要具備的素質,以及面試的技巧等。
2.2 模擬訓練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模擬訓練給學生創造一個實踐的機會,課堂實踐演練一方面給學生營造一種真實的環境氛圍,另一方面讓學生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實際操作。對于學生來說,這不是一個隨心所欲,通過死記硬背能完成的,而是一個系統有序的、創造性的思維過程。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課堂演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對于應用性較強的公共關系課來說,通常情況下,只有將知識轉化為能力,才能發揮作用。轉化作為課堂演練的關鍵,要求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通過課堂演練逐漸轉化為技能。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公關實務的技巧等,通過實際訓練得以強化和提升。模擬訓練法一方面增強了教學的吸引力和互動力,使學生對公共關系知識進行綜合、靈活地運用,進一步樹立公共關系意識,培養實踐的習慣,另一方面在模擬訓練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公關意識。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電腦和網絡已經得到了普及,進而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搜索材料提供了方便,而且許多公共關系案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因此改變學生的課后作業形式,讓學生富有創造性地搜集公共關系案例。例如:讓學生搜集整理調查問卷,通過這次作業,學生可以直觀地看出調查問卷的格式,在問題方面,分清開放式問題和封閉式問題,進而在一定程度上便于學生掌握問卷法。學生做練習的過程中,一方面鞏固了理論知識,另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理解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教學質量。
[1]王力雄.“公共關系學”教學改革探索[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05).
[2]劉佳環.現代公共關系與學校管理——公共關系協調理論模式對學校管理的啟示[J].價值工程,2010(11).
[3]盧雪萍.談在公共關系中注重實踐教學[J].新課程研究(職業教育),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