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YANG Fan
(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南陽473000)
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可以促進我國的發展,加快城市的進步,對我國的經濟和可持續發展具有推動作用。因此,我們必須在認清我國目前高職院校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中所存在的問題基礎上,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此來構建出符合我國特色的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機制。
1.1 創新型人才的含義 所謂的“創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創新的意識、精神、能力、品質等素質的人才。創新型人才的特征體現在:“新”的知識,“專”業的技能,扎“實”的基礎,“博”學的知識。除此之外,還應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敢于創新冒險的科學精神。
1.2 高職院校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意義 自主創新實現的關鍵在于大量自主創新型人才的實踐,因此自主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成為了重中之重。自主創新人才的培養是各級各類教育和整個社會的任務,尤其與高校的發展和改革有著更為密切的關系。高校是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創新精神和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搖籃。但是,由于我國科技和教育發展的基礎還比較薄弱,我們的人才培養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特別是拔尖創新人才的嚴重缺乏,已經成為我國科技和經濟發展、趕超世界發達國家的重要制約因素。在我國7億多龐大的從業人員隊伍中,高層次專門人才處于最緊缺的位置。教育部部長周濟在高等理工科教改交流會上再次強調:質量和創新是高教的生命和靈魂。21世紀我國高職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創新人才,高職教育改革的核心問題就是要培養和造就富有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高級人才。因此,建立一套有利于創新人才培養的高校人才培養機制至關重要。
2.1 高職院校生源問題 高職院校培養的是具有專業技術操作的人才,這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普通的高等教育主要是培養研究型的人才。要讓學生具有專業的技術操作能力,需要從多方面考慮,例如:生源的素質、專業如何設置、教學如何安排、技能怎樣培養等多環節入手。但是近年來由于本科院校的擴招,縮小了高職院校的招生范圍。由此導致高職院校生源不但下降,而且生源素質不高。
2.2 高職教育的專業設置不合理 我國目前眾多的高職學校,各院校的專業在最初的設置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不是按照社會需求來進行設置,從而導致了有的專業畢業生過剩,有的專業急需人才又缺少相應的專業來進行培養。
2.3 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相脫節 院校的教師中,多數是畢業就進入到學校工作,缺少工作經驗,教師對企業的實際了解也不多,由此,在學生的授課過程中出現理論和實際相脫節的情況。
2.4 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技能單一 目前的高職教育更多關注的是學生的專業能力和技術應用的培養,從而對其他方面關注的較少,例如:價值觀念、道德水準、已知品格、心理情感等。如果只注重單方面的培養,容易導致學生缺乏合作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
3.1 招生體制上進行創新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生源主要是以高中畢業生為主,生源結構比較單一。若高職院校進行獨立的招生考試體系,而不是完全的依靠高等皎月的招生體系,那將會解決目前高職院校所勉勵的生源危機。另外,對一些有工人、農民等進行在職的培訓,也可以從另一個方面增加高職院校的生源,并且此種做法可以提高我國公民的教育水平。
3.2 給高職人才的發展開辟第二通道 目前高職畢業生想要繼續深造,只能是通過“專升本”的方式,這條路并不寬敞。英國將職業資格等級與工作崗位及證書的等級聯系起來。目前絕大多數職業學院都是2-3年的??茖哟谓逃?,這難以滿足高職人才的繼續發展需要,應當建立高職人才繼續教育的上升通道,要形成從??频奖究?、技術碩士、技術博士這樣多層次的人才培養模式,這對于高職教育的良性發展是很有必要的。
3.3 建立訂單式的人才培養模式“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是指企業向學校預定用人訂單,學校和企業從培養目標、課程建設、教學方法、評估指標等方面共同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坝唵问健迸囵B對于高職教育實現從傳統教學體系到現代教學體系的轉變,提升學生文化素質、技術素質、職業素質和能力素質,解決學生就業難等問題具有重要作用,并已逐漸得到社會認可。
3.4 抓好師資隊伍建設 高職院校應按照高職教師隊伍特點,認真抓好教師隊伍建設。提高青年教師的技術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要經常派教師到企業參與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了解企業經營實際情況;同時積極從企事業單位聘請兼職教師,實行專、兼職結合,改善學校師資結構,適應專業變化的需要。
高等職業教育要培養出高素質的專業技能人才,就必須從教育體制和教育教學方法上多方入手,實現人才培養多渠道的創新模式,這也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養高職創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徑。
[1]林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7.
[2]劉亞平.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之我見[J].教育與職業,2005.
[3]閔建杰.高職人才培養模式芻議[J].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