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亞博LV Ya-bo
(漯河職業技術學院,漯河462002)
物流是集管理、科學、工程于一體的綜合性學科,物流專業的人才更注重于理論的應用能力,傳統的“重概念定義、輕管理實踐、重理論體系、輕方法策略、重教師傳授、輕學生參與”的“結構式課堂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這一需求[1]。開設物流配送管理這一專業,目的就是為企業培養更多的懂物流管理、能解決物流管理方面的問題、并具有高素質的高技能的新型人才,目前我國雖有一千多所高校開設了物流專業,但普遍存在著物流配送管理教學系統不完善的狀況,文章將從這一專業學科的教學管理信息系統入手,深入了解現狀,分析問題的根源,并設計切實有效的方法解決所存在的不足。
1.1 物流 物流是集運輸配送、儲存、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和信息處理等功能構成的多功能體系,而不是單一的運輸,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公司企業日益增多,物流所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對物流的管理也需要更多專業性人才。傳統物流業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人才已不能適應現代物流管理業的發展,各高校陸續開設的物流配送管理專業,為公司企業培養新型能適應現代物流配送管理人才,培養人才的同時管理教學系統的完善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學校教學系統針對的對象主要是教師和學生,學習的內容大多都是理論知識,很少有實踐,系統的內容也與實際的物流配送管理有一定差距,系統更多的應該具備實踐操作功能,能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
1.2 物流配送管理系統 物流配送管理教學系統一般分為三個部分,分別為教師端、學生端和系統端。教師端又分為基礎資料、輔助環境和參數設置;學生端分為訂單處理、輸配送、補貨管理和存貨管理作業,訂單處理主要用于訂單的處理、情況追蹤和歷史資料的查詢,輸配送主要用于揀貨、裝車和配送計劃,補貨管理主要用于采購和補貨,存貨管理主要用于庫存資料維護和盤點;管理系統端主要用于用戶登錄、注冊、修改和權限管理。三者之間看似沒有關系,分為了三個端,實際上是相互聯系,缺少任何一個都不是一個完整的系統。系統的每一步都有明確的分工,使操作人員能清晰明了的按照系統分工做好自己的工作,不管學校還是公司企業,現在都離不開管理系統。
2.1 物流業發展 近些年來我國物流業得到了較快發展,但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我國物流業仍存在著體制上的缺陷,要想推動物流業的發展,首先要加快體制改革,改變以前企業單一不集中,缺乏統一的管理,專用化程度低的狀況,必要時可以借鑒國外物流業發達國家運作經營成功的經驗,與我國的物流業相比較,取其精華,建立適合我國物流業發展的現代化物流經營管理模式。目前為止,我國物流業還缺乏高品質的綜合性物流服務能力,要想趕超國際物流業的發展和管理速度,需不斷融入新的知識和管理技術,技術的缺失也是造成物流業發展管理不完善的主要原因之一。
2.2 缺乏專業管理人才 物流對于我們來說都已經不再是陌生的詞語了,不管是生活、學習還是工作,都或多或少的跟物流相系相關,然而,由于物流業管理人才的不足,使得物流在操作過程中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我國物流大多是由運輸和倉儲企業發展而來的,不管是已經就業的物流管理人員,還是未踏入社會的物流管理專業的大學生,有的是缺乏專業技能,有的是缺乏實際操作經驗,高素質、專業管理能力強的人才至今都缺乏,在管理方面,需要這樣一批人才。目前的管理類人員大多沒有專業管理方法,很難從物流和信息的專業角度來看待和解決問題,再加上物流服務業的不完善,更顯得專業管理人才的缺乏。
2.3 教學系統現狀 現在的物流配送管理教學系統在很多方面都不夠完善,比如說,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時候并沒有多大興趣,然而課程的安排卻是大多數課程都是理論課,很少有實際的操作,就算有實踐操作的課堂安排也受到了局限,走入工作崗位之后發現缺乏實際操作能力。由于建設物流實驗室的成本較高,只有一少部分有實力的院校才能建立,很多院校還是沒有能力和資金建立物流實驗室的,學校沒有合適的場所來讓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學生缺乏實際操作能力,有的學生到了工作時候還不能真正理解物流的含義,這也說明了一個實質性的問題,為什么許多畢業生有著高學歷高素質,卻很難適應現在企業的需求。
根據以上所說的物流配送管理教學系統所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設計出切實有效的方法解決這一問題,改變以往的管理教學模式,設計出與現代化發展相適應的物流配送管理教學系統,讓走入工作崗位的大學生不再是紙上談兵而無實際操作能力的空殼。
3.1 完善物流教學體系 眾所周知,社會的物流活動已經從傳統的交通運輸、倉儲等單一的物流環節逐漸演變為包括供應商、生產商、流通商、經銷商和客戶在內的一體化供應鏈系統[2]。同時,一方的變化會極大地影響到其他各關系方。完整的物流教學體系不僅能節省課堂時間,更能有效的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缺少實踐操作的物流專業教學中,一套完整的教學體系不管對于學生還是教師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物流管理專業教學體系的完善就是為了增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提高物流專業學生對專業知識理論的理解和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3.2 開展仿真教學 剛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生,很多并不缺少理論知識,有的甚至比公司員工的理論還要學習的好,但是他們缺少的是實際的操作能力,由于在學校期間實踐受到限制,不能像企業員工一樣接觸實際的物流業務,這時候仿真教學的需要就會突顯出來。目前為止,大多數院校并沒有開設仿真相關的課程,不只是學生,有的教師對于仿真的作用和必要性的理解也不是很清楚,開設仿真課程,使學生在校期間相當于學習了一門新的技術,加深對物流管理專業的理解。現在學校都配備有機房,這對開設仿真教學提供了場所,物流仿真教學需要專業老師有較高的專業技能,不僅要懂物流,更要將物流和仿真結合起來,發揮仿真教學的最大作用。通過仿真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提升對物流專業的進一步理解,對以后步入工作崗位有著重要影響。
3.3 商業模擬 商業模擬在20世紀50年代開始應用于教學,對于現在學生最少接觸的就是實際環境進行商業接觸了,一是受到條件限制,再者就是環境不允許,商業模擬不僅需要時間,還要有相應的環境才能達到好的效果。商業模擬克服了傳統的靜態教學,在物流專業學習的基礎上更加真實地接觸、了解物流管理的特點和作用,學生可以在模擬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這樣一來學生便可以親身感受企業在運作過程中是怎樣運轉的,怎樣解決在物流中所遇到的問題的,對以后的工作也可以提前有了解。
物流配送是當今人們生活中離不開的運輸方式,相應的物流配送管理專業是培養物流管理人才的地方,對于目前物流配送管理教學系統中不足之處,文章進行了一些分析,并相應地設計了一些解決方法,在實際教學中運用到的一些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各高校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設計出合理的、有效的、切合自身實際的教學系統,為社會培養更多的物流配送管理人才。
[1]張寧,林自葵.物流管理專業實驗教學環境建設[J].科學探索,2012(4):436.
[2]冉雪峰.仿真——物流教學的新方向[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0(1):51.
[3]杜雪.連鎖經營中的物流配送管理戰略[J].現代商業,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