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雪麗 CHI Xue-li;苑禮兵 YUAN Li-bing
(海南科技職業學院,???571126)
(Hainan Vocationa1 Co11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1ogy,Haikou 571126,China)
制藥工程為化工與制藥類專業,是教育部于1998年才開始在高校首次組建的新興專業,目的是培養大量既擅長工程與管理、又精通制藥技術的綜合性人才,以滿足國內醫藥工業快速發展的人才需求。至今,在短短的十幾年內,全國已近200多所高校開設該專業。制藥工程專業以藥學、化學、工程學及生物技術為基礎,并且是在上述專業技術的交叉領域形成的新興學科,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制藥工程專業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的專業理論知識,而且還要求學生具有很強的自主創新及實踐能力,而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已成為教育領域共同面對的一大難題。本文重點就制藥工程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素質進行闡釋。
由于制藥工程專業是各大技術領域的交叉學科,因此該專業的教學內容應主要包括以下課程:①與藥物有關的專業基礎課:如藥理學、藥物化學、天然藥物化學、微生物學及生物化學等;②化學類基礎課:如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等;③化工類基礎課:如化工原理、化工設備機械、化工制圖、化工熱力學、電工電子學、化工儀表以及自動化等,以上所述的僅是專業基礎課程,掌握這些基礎課程后還要根據制藥工藝開設專業方向課程。整個制藥過程包括原料、原料的預處理、反應與分離獲得原料藥、利用各種工藝制成制劑而最終獲得藥物,因此,根據藥物的生產過程,制藥工程專業應開設制藥工程設計、生物工程、化學反應工程、制藥分離工程、制藥工藝學、制劑工程等課程,而這些也只是該專業的主要重點課程。由于制藥工程涉及的領域較廣,需要與多種學科結合并綜合運用才能達到專業要求,所以,教學過程中還應開設波譜解析與應用、儀器分析、藥物分析、藥劑學、GMP、藥事管理及法規、三廢處理技術等大量課程。教學過程中,在突出專業核心課程教學的同時,還應注重不同課程間的知識滲透與結合。
制藥工程專業可分為生物制藥、中藥制藥及化學制藥三個專業方向,總體教學時應有意識淡化專業方向,而對于個體要充分體現專業方向。也就是說,教學時對于核心課程的設置及實踐課程的安排,應要求所有學生完成和掌握,不存在專業方向的問題,不同專業方向的核心課程應一致;而對于每位學生而言,他們都會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和愛好而有秘書的研究方向,教學時應考慮為個體專業研究方向提供良好的學習平臺,可向學生開設各種專方向的選修課,例如:對于化學制藥專業方向,可開設藥用高分子材料、有機反應機理、藥物合成反應等課程;對于生物制藥專業方向,可開設細胞生物學、免疫學、發酵工程、分子生物學及生物工程等課程;對于中藥制藥專業方向,可開設中藥學、藥用植物與生藥學等課程。
3.1 自主創新素質培養是高等人才教育的關鍵 培養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高等人才是我國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戰略核心,是早日實現中國夢的關鍵。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國家富強的關鍵是人才的培養,大學是培養高科技綜合性人才的關鍵時期,因此,大學生自主創新素質的培養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務。在校大學生已經積累了大量知識,具有較高的認知能力,并且他們思維活躍、熱情向上、勤奮肯學、求知欲強、興趣廣泛,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具備發揮自主創新能力的基礎和條件,是人生各方面發展的最佳時期,能夠快速適應自主創新素質教育。因此,在高等教育階段培養大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正是時候,也最為有效。
3.2 自主創新素質教育現狀有待改善 自主創新素質是指由自主創新精神、自主創新意識及自主創新能力最終形成自主創新行為的整個過程。自主創新素質教育要求培養學生全面的專業知識、濃厚的創新意識、豐富的科學實踐、科技綜合與善于創新的能力、富有的想象力、敏銳的洞察力、堅強的意志、創新的勇氣、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及強烈的好奇心等。然而如今的大學生在自主創新意識方面與現實的實踐行為能力存在很大差距,很多大學生雖然擁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在主動參與科技創新培養方面具有較強的行為動機與行動傾向,大多強烈希望提高自身的創新素質,然而當有機會參與實踐活動時卻缺少必要的積極性,懶于或不屑于參與實踐活動,部分學生雖然開始時熱情高漲,但由于毅力較差而不能持之以恒。特別是新一代大學生深受生活環境的影響及自身特有的個性特征,成長經歷相對單一,閱歷并不豐富,在學習過程中缺乏自我開發能力,創新實踐貧瘠,從而阻礙了創新素質的培養。這更進一步造成他們知識面較窄,思維方式比較單一,學科間的交叉點不能融會貫通,不能全面、靈活地思考和看待問題,他們在長時間的被動學習環境中早已習以為慣,創新意識極其淡薄。高校教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專業性,倘若只注重學生專業知識的培養,大學生缺乏深入實踐,不但起不到有效培養大學生自主創新素質的效果,就連基礎的專業理論知識也不能融會貫通,出現知識“消化不良”的現象。
3.3 制藥工程教學中自主創新素質培養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的“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旨在培養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各類型工程技術人才,為國家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戰略服務。而目前醫藥工業發展迅速,隨著新版GMP的實施,大多數制藥企業進行了改造或擴建,通過消化、吸收和革新,提高了我國制藥工業技術和裝備的整體水平,但仍存在很多問題,如生產工藝技術落后、制藥設備陳舊、制藥工程技術力量十分薄弱等。醫藥生產企業想在市場中生存,必須增強實力,形成規模經濟,重視技術革新和新產品研制開發。因此,缺乏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制藥工程專業技術人才是制藥業面臨的嚴峻現實。
制藥工程大學課程包含了學生的各項專業基本技能、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與溝通能力的培養,專業知識及基礎理論的培養,生產設備、工藝流程及工藝操作技能的培養,操作和使用各種儀表、儀器能力的培養等。但由于湖南科技職業學院是普通中醫院校,在校學生的工科理論知識比較薄弱,再加上實訓教學資源相對缺乏,實驗室不能完全代替工業化生產進行實訓教學,教學效果還不理想。因此,中醫院校如何克服各種現實困難,培養出擁有自主創新素質綜合性人才,是急需深入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教育的根本在于為社會輸送符合社會現狀和發展的綜合性人才。制藥工程教學應從社會需求出發,結合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加強教學制度改革,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素質,樹立學生的創新觀念,增強他們的創新能力,從而培養出合格的創新型社會人才。
[1]申利群,夏璐,許海棠,楊立芳.制藥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和內容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高教論壇,2011(05).
[2]胡桂香.制藥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與實踐[J].科技創新導報,2011(27).
[3]馮喜蘭,胡林峰.制藥工程專業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實踐[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2(02).
[4]傅志賢,張征林.淺析獨立學院制藥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實踐[J].科技信息,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