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紅鑫 XING Hong-xin;曾亞男 ZENG Ya-nan;周玲 ZHOU Ling
(三峽大學圖書館,宜昌 443002)
(Library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Yichang 443002,China)
1983年,中央書記處作出了要把工會組織建成職工之家的重要指示。1984年,全國總工會在基層廣泛深入開展了建設職工之家活動。企業,事業單位工會為平臺的一種為職工、員工維護權利,解決問題,維持穩定等的組織形式,工會是職工自愿參加的群眾組織,而“家”是這個組織的終極目標。承擔著為職工服務,為職工排憂解難的職責,給人以家的感覺任務。
適應工會依法履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基本職責的要求,著力加強調整勞動關系機制建設,突出抓好為職工群眾辦實事好事,大力推進基層工會的群眾化、民主化、法制化,努力把基層工會建設成為組織健全、維權到位、工作規范、作用明顯、職工信賴的職工之家。
建設“職工之家”是高校基層工會建設的一項長期任務,要常抓不懈,常建常新,要不斷注入新的內容,緊緊抓住增強基層工會活力、密切工會和教職工聯系這個根本,把基層工會建設成為教職工群眾信賴的組織。通過“職工之家”建設,活躍職工思想、陶冶職工情操,把職工思想引導到積極向上、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上來。
建設“職工之家”的基本內容是:①發揮工會組織的紐帶作用。通過召開座談會,實地考察等方式,動員教職工獻計獻策,在充分聽取員工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把“職工之家”建成民主之家。②加強職工的學習,為職工提供較好的學習環境,倡導職工樹立終身學習、全面學習理念,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③關注民生,關注教職工生活,做好困難教職工的服務、咨詢工作。④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活躍教職工業余文化生活。⑤加強工會自身建設。
①缺乏共建“職工之家”認識,認為建家是工會方面的事,與已無關。②缺乏“職工之家”內涵的理解,單純地認為建家就是認為就是建個活動室。③工會就是搞搞文體活動、發發福利的地方。④有時沒有很好地履行“家“的職能,對困難職工關心不夠,不能很好地為職工說話辦事,排憂解難,使職工感受不到“家”的溫暖。⑤維權效果不明顯。維護教職工的權益,主要工作方向在經濟、政治、精神文化、社會等方面。學校工會是全校教職工利益的代表,教職工是學校的主人,是學校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創造者和建設者。開展“職工之家”建設活動,不是看有幾間房子,幾間活動室就行,而是要看工會工作的特色、成效及廣大職工的滿意度。
要從以下幾方面去努力:
5.1 與時俱進、更新觀念,為“職工之家”建設找準著力點 新形勢下要開展建家活動,必須結合黨的十八大要求,緊緊圍繞推動學校中心工作發展的大局,解決好學校教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切實履行工會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基本職責;要解放思想、創新理念,敢于打破傳統思維的束縛,找準工作著力點;不斷完善“職工之家”建設的動態管理機制,對已達到“模范職工之家”,“先進職工之家”和“合格職工之家”的單位,定期檢查確認,不符合標準的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則取消原有榮譽稱號并摘牌,實現陣地建設新突破。
5.2 實施民主性管理,建民主職工之家 ①校務公開(網上建職工之家)。校務公開是推進學校民主管理、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的有效舉措。是學校政治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工會組織要積極發揮其協調、監督的作用,對涉及學校改革發展的重大問題,涉及教職工切身利益、教職工普遍關心的重大事項,都要根據公開內容、性質按不同層次和范圍適時公開,通過公開的形式聽取教職工的意見,保障教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利。②開好教代會。制度化的教代會,不僅能增強教職工民主參與的意識,營造學校民主管理的氛圍,還能規范辦事程序,促進學校各項制度建設和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和辦事效率,也能增強凝聚力,提高教代會和學校行政的威信。③采取多種形式開展民主評議。通過民主評議,能有效推進學校的民主政治建設,不斷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工作質量。
5.3 創建學習型組織,建設學習之家 以人為本,加強學習,促進教職工隊伍綜合素質整體提高是“職工之家”建設的一項重點工作。所以在工作中,工會組織應大力營造全員學習、終身學習和“快樂工作、健康生活”的氛圍,強化教職員工思想建設,堅持繼承傳統和開拓創新、鞏固成果與提高工作水平相結合,使職工之家常建常新。①加強政治學習,全面提高教職工思想素質。政治學習是提高教職工思想政治覺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方法,作為高校工會組織,要配合黨政做好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認真組織教職工參加政治學習,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和教育法律法規,堅定不移地抓好師德師風建設,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教書育人,以榜樣的力量影響學生。②加強業務學習,全面提高教職工業務能力。教職工在工作學習中提升自身素質,這是“職工之家”的要求。
5.4 維護教職工權益,建溫暖職工之家 關注職工生活,解決職工困難,維護職工切身利益,全心全意為職工服務,解決職工困難是工會組織的基本職責,也是建家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在建家活動中,工會要積極向學校反映職工的呼聲和要求,并采取多種方式為職工排憂解難送溫暖。通過開展“婚、喪、病”帶禮金慰問的“暖人心”活動,和不定期對家庭收入較低、生活困難教職工的“送溫暖”活動,千方百計地為教職工辦實事、辦好事。培養親情文化,讓大家感受溫馨無處不在。
5.5 開展豐富多彩活動,建和諧職工之家 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是凝聚、教育、激勵廣大職工,豐富職工生活的好方法。①結合本單位專業、崗位特點,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專業技能訓練和比賽。工會積極倡導和配合各部門舉辦基本功大賽、上課比賽,不斷推出教育新人,管理新人。②娛樂活動。每逢重大節日,組織開展文體活動,在內部組織開展籃球、乒乓球、象棋、撲克、拔河、歌詠比賽、書畫展等。要積極參加上級工會組織的各項活動,精心準備,賽出成績,為學校爭得榮譽。③節日活動。做好傳統節日如元旦、春節期間、清明、端節、慰問和送溫暖活動。激發職工的愛“家”建“家”熱情。慶祝“三八”節可大力宣傳優秀女教師的事跡,展示巾幗風采。教師節活動年年推先進。④旅游療養活動。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參觀、旅游、療休養活動,大集體活動和小團體活動相結合,長途和短線相結合,讓老師們其樂融融,領略大自然的風采,凝聚人心,陶冶情操。
5.6 強化組織和隊伍建設,建滿意職工之家 發揮管理職能,當好學校凝聚力的促進者,是更好履行工會職責,做好工會工作的基礎。要真正在建家活動中發揮工會主渠道作用,就是要加強工會自身建設,不斷提高建家水平。①加強組織建設。新的形勢,給學校的工會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工會組織要健全組織機構,將年輕、有活力、組織協調和文字處理能力強的人員選為工會干部,增強組織的執行力。②加強作風建設。通過加強工會工作的作風建設,進一步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不斷提高教職工對工會工作的信任度。
在當前形勢下,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高校的辦學空間得到了進一步拓展,這使得工會組織的作用和地位顯得更加重要。高校的職工之家建設,不僅使工會工作有了好的載體,也使職工群眾有了歸屬感。所以,為適應新形勢,工會組織必須改進工作,讓廣大教職工從新的視角理解工會,以主人翁的身份來參加工會活動,為學校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1]王密,趙紅梅.工會組織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J].中國電力教育,2008(3).
[2]李紅兵.加強和改進產業工會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工運,2010(10).
[3]王仲民,魏晨.高校“教工小家”建設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