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平GAO Yun-ping
(吉林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吉林 132001)
(Ji1in Measurement and Testing Techno1ogy Research Institute,Ji1in 132001,China)
在古代,計量稱為度量衡或權度,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其原始含義為長度、容積;計量、質量的測量主要器具為尺、斗、秤。人類的生產、生活、貿易、科研等實踐中每天都在進行億萬次的測量活動,人類借助測量手段來認識世界。例如:人們測量時間、距離、面積、體積和重量目的是為安排農業耕作、圍地狩獵,交換糧食和貴重物品,采用的方法是用自己的感覺器官和自然現象來測量時間長短,物體的大小,要使這種測量方法準確可靠,并使測量結果有全社會的一致性,這種復雜活動就是計量。而現代的計量、測量范圍已遠遠地超過了度量衡或權度。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測量范圍不斷擴大,測量準確度不斷提高,測量工具和測量技術不斷發展。20世紀60年代以后,微電子技術、量子力學、高分子合成、生物過程、海洋工程等技術的應用以及生產的現代化和國際貿易的擴大,使得計量逐步發展成為一門新興的、綜合性的學科——計量學。
計量是結合技術管理為一體的復雜活動,它的技術行為要通過正確的測量才能夠體現出來,它的監督行為需要依法管理、依法進行。計量有以下基本特征:①統一性。這種特性是計量的本質特征,是國際通用的,不單單是針對某一個國家。統一性主要體現在計量單位的統一和量值的統一,前者是后者的重要前提,后者是前者的重要保證。只要滿足測量所要求的條件,在誤差范圍內測量結果都應該是一致的,而不會因為時間、地點、方法、計量器具以及測量人的改變而發生改變。②準確性。這是計量的核心,也是計量權威性的象征,一切科學技術研究的目的最終是要達到所預期的某種準確度。③社會性。這個特性突出反映了計量涉獵的范圍非常廣。它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人們生活的衣食住行到國際交往等,都跟它有密切的關系。④溯源性。這個特性為計量的準確性和一致性提供了基本保證,是二者技術上追根溯源的地方。任何一個測量結果或測量標準的量值都通過一條具有規定不確定度的不間斷的比較鏈與國家測量標準或與國際測量標準聯系起來。⑤法制性。這一特征其實是明確指出計量行為受到法律的保護,計量行為也要依法進行,否則,計量統一性和準確性就無從談起。
2.1 計量、質量技術監督在現代化大生產中屬于其中的一項基礎性技術工作。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生產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生產規模越來越大,技術要求越來越嚴格,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細密,生產協作越來越廣泛。許多產品工程和服務已經越過了國界,要把幾百家、幾千家企業生產的數以千計的零部件成功地、有效地組裝成一臺臺高效能、高質量的整機,關鍵是靠技術上的高度統一與廣泛的協調,靠科學現代化管理。而標準化、計量檢定測試、質量監督以及質量管理是實現統一規范、統一程序、統一技術參數,保證協作件的“質”和“量”的準確、可靠、一致,實現統一協調的技術保證。因此,計量、質量技術監督是實現集約化生產的重要技術基礎。
2.2 計量、質量技術監督是管理現代化的主要基礎。國家的計量、質量技術監督(標準化、計量、質量)水平是一把標尺,它能準確反映國家生產技術和科學管理水平的高低,是一個國家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
社會管理達到現代化程度的一個重要的指示特征就是信息管理,數據管理——實現計算機管理、信息共享。早些時候,我國的一些出口商品很難打入國外超級市場,原因就是我們沒能采用物品的編碼技術,沒辦法實行統一編碼、統一量化以及計算機技術的標準化等技術,這是我國計量、質量技術監督工作中薄弱環節,為了適應這種管理現代化的需要,我國多年來力求解決這些問題,將代碼信息作為各個管理部門信息傳遞的紐帶,在國民經濟活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組織機構代碼IC卡發展規劃已納入國家金卡工程總體規劃,組織機構代碼系統參加財稅經貿聯網工程,既加強了代碼在國家宏觀管理和建立監督機制中的作用,又促進了社會現代化管理。因此,計量、質量技術監督是社會管理現代化的重要基礎。
2.3 計量、質量技術監督是科技和國防現代化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在國防尖端技術系統中,標準化、計量、質量檢測尤為重要。“兩彈一星”的研制和發射成功,神州“五號”、“六號”、“七號”的成功發射到返回,以及“嫦娥衛星”和“玉兔探月”,從結構設計和硬度計量;原材料需要標準,需要強度、硬度計量、運行方向和速度需要的力學、無線電時間頻率計量等。有的關鍵部位的計量測試“差之毫厘”就會“失之千里”甚至導致發射失敗。現代化的國防不僅要求計量的精確度高,同時更要求量值統一。國家計量標準體系、國家量值傳遞和校準服務體系是國防現代化的重要基礎、必要條件和重要組成部分。
2.4 計量、質量技術監督是國家和人民的財產安全及健康的重要保障。按照《標準化法》、《計量法》、《產品質量法》及《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對涉及人體健康、安全、衛生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產品實施強制性標準,對某些必須實施嚴格管理的重要產品,實行工業生產許可證制度、安全監察制度和開業審查等。有力保障了國家及人民財產安全及人身健康的重要保障。
2.5 計量、質量技術監督是規范市場經濟秩序、保護公平競爭和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重要手段。市場經濟講求公平,只有公平,市場才能健康有序的進行,如果做到公平,就需要有一個技術依據來作為評判的標準,準確的計量和質量檢測就扮演了這樣的一個角色,它將商品的“質”和“量”通過技術評判進行規范。市場經濟的運行是離不開法律的保障的,《標準化法》、《計量法》、《產品計量法》等法律法規是規范市場行為的重要法律,質量監督、計量監督是規范市場行為,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活動,保證公平競爭和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重要手段。
2.6 計量、質量技術監督是我們國家同世界其他國家展開貿易的橋梁。隨著各國經濟的相互融合,一體化已經成為全球經濟非常顯著的特征,國際標準也就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和廣泛應用,在國際貿易中起到基礎性作用。目前我國產品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一些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大多依賴進口,如果我們產品想走出國門,在國際市場上搶占大的份額,就一定要將我們的出口競爭能力提高。在國際貿易中標準化、計量檢定、質量監督檢查、質量認證、公證檢驗等是共同遵循的準則和共同的宗旨,是通過實施最惠國待遇,消減關稅和非關稅壁壘,促進國際貿易,遵照“標準守則”所涉及的內容包括技術標準、技術法規、商品包裝與標簽,質量認證與認可及合格評定等實施辦法,這些內容都是計量、質量技術監督工作的主要內容。因此,它是通向國際貿易的橋梁。計量、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工作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和全社會,另一方面是面向本系統,建設設置合理技術先進的管理有效的技術保障系統,為綜合管理和行政執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樹立“科學、公正、廉潔、高效”的行業形象,成為“政府需要、企業歡迎、群眾信賴、社會贊譽”的部門。
[1]孟祥剛.淺談如何提高質量技術監督執法水平[J].科技信息,2011(09).
[2]許俊榮.淺談質量監督工作在市場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J].城市技術監督,2000(02).
[3]葉偉平.質量技術監督信息化服務管理探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