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經濟學家》雜志網站6月28日文章,原題:中國自殺率猛降 上世紀90年代,中國曾是世界上自殺率最高的國家之一。當時農村年輕婦女的自殺率高得驚人。然而,近年來中國自殺率已跌至世界最低行列。2002年英國醫學期刊《柳葉刀》稱,1995年至1999年,每10萬中國人中年均自殺23.2人。今年,香港大學研究人員發布的報告顯示,2009年至2011年這個數字下降至9.8人。這份報告的合著者之一、香港大學自殺預防研究中心主任葉兆輝教授表示,任何國家的自殺率都沒有過如此迅速的下降。而且,專家們表示,中國還是在既未大幅改善心理健康服務,也沒有為降低自殺率進行宣傳的情況下,取得了這一成就。35歲以下農村婦女的自殺率下降幅度最大,似乎已下降90%。兩種社會力量促使自殺率下降:人口遷徙和城市中產階層崛起。到城市打工,即便被視為二等公民,也成為許多年輕農村女性的“生路”,使她們得以逃脫父母的壓力、不幸的婚姻、刻薄的婆婆和貧窮農村生活的其他束縛。這還使他們遠離農村中最“簡便”的自殺方式:喝農藥。這在農村自殺案例中占近60%,而且通常為沖動之舉。農藥的毒性下降也是原因之一。香港大學的研究者發現,2002年至2011年,中國城市人口自殺率降至每10萬人5.3人,降幅達59%。最簡要的解釋是盡管污染、食品安全和房價令人憂慮,但生活標準和人們對城市生活的總體滿意度上升。專家還認為,農村大家庭的“裂變”也減少了引發自殺的家庭沖突。▲(崔曉冬譯)
環球時報2014-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