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溫對蔬菜生長發育帶來諸多不利影響,是造成蔬菜秋淡的基本原因。因此,在蔬菜生產上搞好高溫防御工作,對夏季蔬菜栽培顯得特別重要。
1.高溫對蔬菜的主要危害
植株失水。氣溫在30℃以上,若遇無雨或少雨,就會造成土壤干旱和空氣干燥,當蔬菜根系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不能滿足植株蒸發的需求,就會造成蔬菜植株葉片卷曲、脫落,品質變劣、產量下降,甚至枯萎、干死。
植株徒長。高溫易出現徒長苗,尤其在夜溫過高后,影響后期蔬菜的開花坐果及產量。
影響花芽分化與性別分化。高溫長日照使黃瓜雄花增多,雌花分化晚。番茄與辣椒花芽分化時,在高溫條件下花少,發育不良。
抗病性喪失。當氣溫或地溫高于蔬菜植株正常生長的溫度范圍后,就會使某些抗病品種的抗病性喪失,變為感病品種,加重病害的發生。
易發生生理病害。高溫常與強光照相伴,當強陽光較長時間照射茄果類、瓜類等蔬菜的果實時,果實的向陽面會被陽光灼傷,形成日灼病;高溫干旱又可使茄果類、豆類等蔬菜的開花結果過程受到不利影響,造成落花落果;干旱缺水又易使大白菜得干燒心病、番茄得臍腐病等。番茄在高溫下(超過35℃)果實經常出現黃、紅、白幾種顏色相間,大大降低了商品價值。
誘發多種病蟲害。高溫干旱可使病毒病、白粉病、螨害等加重。
發生災害性天氣。在高溫季節易發生冰雹、熱雷雨等災害性天氣,給蔬菜生長造成不利影響。夏天熱雷雨時間短強度大,之后天氣很快轉晴,溫度升高,造成土壤板結,植株易出現萎蔫。風災和雹災共同作用對蔬菜生產可產生毀滅性災害,嚴重者可導致蔬菜絕收。
2.應對高溫熱害的主要措施
選種耐熱抗病品種。各地可根據本地的情況,選擇適合本地栽培的抗高溫、抗病能力較強的蔬菜品種。
建立高山蔬菜基地。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平均下降0.6℃。在海拔較高的夏涼山區建立夏季反季節高山蔬菜基地,以利于夏季蔬菜的生長。
與高稈作物間套作。充分利用高稈作物的遮陰作用,搞好喜陽與喜陰作物間的搭配。如茄子與辣椒間種,玉米與辣椒間種,在桑、茶、果園陰處套種姜等。
適時覆蓋降溫。在夏、秋季育苗最好能搭陰棚遮光防曬。在夏、秋季種植葉菜類蔬菜,最好能搭棚覆蓋遮陽網,防曬防蟲。露地甜椒,可搭棚覆蓋遮陽網,防曬防病(病毒病)。在保護地棚膜上可覆蓋遮陽網或涂泥漿防曬。對于裸露的作物行間地面可鋪一層麥秸、稻草、碎秸稈等物,以防地溫過高,為防澆水時沖走覆蓋物,可在其上壓些土。對于裸露在陽光下的蔬菜果實,在其上可覆蓋些雜草、舊報紙等物,以防陽光灼傷果實。
利用自身葉片遮光防曬。夏、秋高溫期,應充分利用莖葉遮陰保果。如對番茄摘心時,在最上一層果實上留二層葉子,以便對幼茄遮光防曬;在甘藍八成熟、花椰菜結球后,摘取外葉,將其覆在葉球上,可防曬,提高品質。夏秋季栽培蔬菜,一般宜密植不宜稀植,發揮相互遮陰作用,利于生長。
合理澆水。澆水是緩解高溫天氣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可適當增加澆水次數和每次的澆水量,有條件時可利用噴灌或往葉面噴水,以防葉片脫水。時間宜選在清晨或傍晚,切不能在中午氣溫高時澆水,要澆勻澆透,保持土壤濕潤。在熱雷雨之后要及時排水,并澆灌涼水,以防熱雨傷害。
及時追肥。根據蔬菜作物的種類和生長階段,結合澆水,及時追肥。氮、磷、鉀要配合施用,如苗期以氮肥為主,磷鉀肥為輔;結果期以磷、鉀肥為主,氮肥為輔。苗期、結果初期和結果盛期,應各追肥1次;葉片黃、弱時,可葉面噴施0.1%~0.2%磷酸二氫鉀溶液、噴施寶、愛農等,促進蔬菜生長,防止葉片早衰。尤其在雷雨之后要加強中耕松土,及時追施速效性化肥。
對癥防治病蟲害。從番茄初花期或大白菜蓮座期起,可噴灑氯化鈣和萘乙酸的混合液防治臍腐病或干燒心病;可選用萘乙酸、防落素、2,4-D等植物生長調節劑處理茄果類或豆類的花朵,防止落花落果;可噴灑病毒A、植病靈、菌毒清等藥劑防止病毒病;可噴灑三唑酮、武夷菌素、福星等藥劑防治白粉病;可噴灑殺螨劑防治螨害。但要注意噴過藥的蔬菜應在安全間隔期過后上市,以免影響人體健康。
減輕冰雹損失。受雹災較重時可改種其他作物;受雹災較輕,作物仍可繼續生長時,可全田噴1次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然后中耕追肥,促進植株生長。
(湖北丹江口市十堰農校442700 陳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