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雯
我的電腦里一直保留著一部電影《美食總動員》。電影講述了一只為了吃烤蘑菇而寧愿被閃電劈中的小老鼠雷米,夢想在以美食著稱的法國當上五星酒店大廚的故事。在經歷了無數艱難險阻后,這只小老鼠用自己的高超廚藝打動了無數人的味蕾。然后,挑戰來了,一位以挑剔聞名的美食評論家來到餐廳,他將決定這家餐廳是否真正獲得成功。后廚緊張無比,而這只小老鼠卻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選擇做一道法國普羅旺斯地區最普通最家常的燜蔬菜。當這道色彩繽紛的普羅旺斯燜菜端上桌,美食評論家拿起勺子嘗了一口就僵住了。鏡頭一轉,一個小男孩從外面玩夠了回到家,看到媽媽做好的普羅旺斯燜菜,只吃了一口便露出幸福的表情……是的,小老鼠大廚做出了媽媽的味道,征服了這位最挑剔的評論家。
我的母親不僅擅長廚藝,還常突發奇想,為我做各種各樣想都想不出來的食物組合,什么花生米配木耳、湯里放醋、硬得如同石頭的霉豆腐等等。偏偏母親又格外節約,每道菜即使只剩下一點點,也會小心地拿個小碗裝著,下頓或是下下頓熱了再端上桌,青菜變得越來越黃軟,肉菜變得面目模糊。剩菜品種多了,她就把這些菜混在一起,繼續熱,繼續上桌。每次放學回來,一路聞著鄰家菜香的我常常饑腸轆轆,可等胃液和唾液都分泌得格外旺盛的我看到一桌七八個顏色各異的小碗時,常常會沒了食欲。上班有了經濟能力后,我挺喜歡在外面吃飯,切得精致至極的蓑衣黃瓜、燉得格外香滑的玉米濃湯,各色餐館的美食讓我留戀不已,也漸漸減少了在家吃飯的次數。
婚后,我和先生的口味不同。他是食肉動物,無辣不歡;我口味清淡,愛好蔬菜。兩人在過日子的磕磕碰碰中,最后形成了家里一辣兩素的規格。我以為,先生也是喜歡的。可一次去婆婆家吃飯,婆婆一邊在廚房做菜,一邊絮絮叨叨地勸我們多吃些。看著桌上那大塊的肉大條的魚和紅艷艷的辣椒,我只是嘗了嘗。先生卻狼吞虎咽,吃得滿頭大汗。看到他放下碗筷時仍意猶未盡的樣子,我不禁有些發怔。婚后幾年,每月我和先生回我父母家,雖然我父母也會盡力做些辣菜,可先生都只是象征性地吃一點,和我在婆婆家的情狀極其相似。更讓我感慨的是,離家越遠,回家次數越少,我越想念母親那些奇思妙想的食物組合,也越珍惜與他們同桌吃飯的機會。那些我曾經認為難吃的每道菜,都染上了溫暖的家的味道。
有一部美食紀錄片,叫《一城一味》。其實,就像一城一風貌,一城一味道,一家也有一味,這味或許并不如五星酒店大廚做出的那般完美,但可貴的是那個人,那個為你精心做出“家”的味道的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