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明+馬孝方
【摘要】 在現代數字產業中,由于數字電視具備有更加清晰的畫面以及更加豐富多彩的節目,以及與網絡的互動性等原因,廣受人們的青睞。然而,隨著數字電視的推廣,故障率也越來越高。本文就數字信號與模擬信號的異同進行對比,并根據抗干擾性對其故障原因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 有線數字電視 抗干擾特性 馬賽克 非線性失真
隨便“三網合一”理念的不斷推行,有線數字電視得到了全方面的普及,在其用戶數量不斷增加的同時,故障率也在不斷的提升。尤其是在地理位置較差以及交通不變的地區,維護不當而導致故障率偏高。數字化電視與模擬電視進行比較,抗干擾的能力很強,同時規格的要求也較高。但是在現實的應用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模擬信號優于數字信號,甚至是模擬電視沒有問題而數字電視頻頻出現故障的情況發生。
一、組合互調噪聲干擾源于抗失真的差異性
通過來講,在限定的頻段內,均勻分布數字信號頻道的能力,根據這樣的特性,在遇到傳輸內存的非線性失真時,就會導致并沒有離散性分布交調與互調的產物,出現白噪聲現象。如果在非線性失真的情況下就會出現頻道干擾,這種狀態呈現出彌散分布,這樣的白噪聲與原有的數字信號組合就形成了互調噪聲,導致屏幕出現靜屏或者馬賽克現象。有相關研究表明,在非線性失真電平與載波電平差異高過50分貝時,數字載波信號是不會受到影響的,反之低于這個數值就會導致畫面質量下降甚至馬賽克。
根據我國廣電行業標準GY/T 221-2006的規定,有線數字信號的失真指標是大于或者等于44分貝,至于系統CTB以及CSO指標的要求與模擬電視的要求是一樣的,都要超過54分貝。
有線數字電視在推廣的過程中,必須以失真指標作為前提進行運作。在“三網合一”的模式下,如果網絡信號的失真低于這個指標,兩者均會出現故障現象而且表現不一。在網絡信號持續出現侵入的狀態下,對于模擬信號而言,其信號質量趨于遞減,當失真率低于失真指標時,即便是有很差的畫面質量,還是可以觀看的。而數字信號就不然,一旦失真指標低于54分貝就會出現靜屏以及馬賽克現象。
二、抗外界侵入噪聲干擾特性的差異
在網絡系統故障中,有線信號會出現兩種同頻信號干擾:(1)多徑延時信號通過自身的信號反射形成。信號反射現象的出現是因為系統中存在有阻抗不匹配的現象,多徑信號經過多次的延時反射,雖然一定程度上遞減了反射信號的強敵,但是其依然存在與系統之中,并形成與原有信號不同頻率甚至是不同波長不同相位的雜質信號而對原系統信號進行干擾。(2)外界侵入的同頻干擾。由于目前而言,有線數字電視的規模還不夠大或者是寬帶還不夠普及,所以數字電視的載頻點總是在增補頻道上安排,這就使得在電纜損壞或者接觸不了的情況下,導致系統本身的屏蔽能力下降,外界就會侵入各種頻率的雜質信號,其中的同頻段信號就對數字信號產生干擾。
三、馬賽克以及靜屏故障的維修
首先在出現這些故障的時候,注意對用戶使用的范圍內進行排查,測定用戶端的電平指標,并對進入用戶的電纜線、連接頭以及分支器進行詳細的檢查,觀察是否存在老化生銹或者進水的現象。因為這些薄弱環節都是導致系統出現失真的主要原因。根據我國相關的規定,有線信號以及器件接口的阻抗都是75歐姆,如果出現接觸不良甚至是無法匹配的現象,就會導致在路徑傳輸過程中,同頻信號的多次反射,使之產生相位差或者是波差,在進入數字機頂盒時,相較于原系統載波,就會出現嚴重的非線性失真。
就載波而言,當反射波與直射波的相位差改變弧度超過45度,根據矢量相加原理,對原直射波的干擾最大,同時由于反射波的強度弱于直射波,在相互疊加過程中,直射波依然存在,只是較弱,而反射波被抵消掉,在進行檢測的過程中并不會出現,所以對用戶端端口進行檢測的過程中,要根據原有載波的指標進行衡量。
對于每個用戶而言,出現故障的原因非常的多,例如:放大器的質量不過關;終端的匹配器不是75歐姆;分支器不合格。對于出現這些故障時,維修人員可以通過戶外與機頂盒之間用75歐姆的電纜進行連接,來判斷這些元器件是否良好。
四、結束語
總之,在我國推行數字化智能化的道路上,數字電視作為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對其抗干擾性進行分析和研究,以及出現的故障進行維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需要有關人士共同的探討和努力,為信息化的快速發展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