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長根
責任編輯是指在出版單位為保證出版物的質量符合出版要求,專門負責對擬出版的作品內容進行全面審核和加工整理,并在出版物上署名的編輯人員。我國是教育大國,這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教育圖書市場,相應而生的是龐大的教育和教輔圖書編輯隊伍,而教輔圖書責任編輯作為其中一員,是不可或缺的,唯有明確其職責所在,才能保證教輔圖書的質量和教輔圖書市場的良性發展。
責任之一:與學科同步發展之責任
教輔圖書是對教材知識的解讀和拓展,是研究教師教學行為和學生學習行為的圖書,因此,教輔圖書責任編輯要對當前中小學的教學實際、學生學習情況有深入了解,這樣才能在教輔圖書中反映出最新的教學成果和教學思想。比如,隨著課改的深入,山東、廣東率先探究學案式教學,但教學上缺乏可參考的教輔資料。如果我們的教輔編輯能及時捕捉到這個信息,并按照學案式教學的理念組織優秀作者編寫學案類教輔書籍,也算是推動這些理論向實踐轉變了。其實質也就是幫助學科發展。
責任之二:與單位之經營責任
對于文化出版單位,在首先考慮社會效益的前提下,總要最大限度地追求經濟效益。所以責任編輯在進行選題論證時要研究市場因素,一本賣不動的圖書,即使有再高的社會效益也無從體現,對于單位經營來說也無疑是占用成本,造成庫房積壓。教輔圖書責任編輯在堅持社會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必須樹立市場經濟的觀念,以市場需求為目標來整體策劃出版物的生產和經營。當然,這不是責任編輯一人之責,而是整個出版單位的目標和任務。
責任之三:與讀者之服務責任
廣大師生是教輔圖書的讀者,尤其是學生,他們更是教輔圖書的主要使用者。因此,出版的教輔圖書要以“老師認可,學生好用”為出發點,以服務老師和學生為己任。教輔圖書責任編輯在服務讀者方面應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貼近課標,貼近教材,貼近教學。課標是教學的綱領性文件,是各階段學生學習知識的風向標,如果我們的教輔脫離課標,那就脫離了教學要求。現在我國不再是一本教材遍天下,所以做出的教輔圖書要與教材配套,并隨教材內容改動而做相應的改動,從而貼近教學實際。第二,注重“四性”——科學性、通俗性、實用性和指導性。科學性是指內容準確無誤,讀者信得過;通俗性是指讀者看得懂,只有看得懂,才能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實用性是指對讀者有用,這也是服務讀者的根本;指導性是指圖書具有一定的高度和文化格調,有指導意義的書才能黏住讀者。第三,搭建與讀者之間的溝通平臺。多傾聽讀者的聲音,不但能夠獲得第一手真實的對于教輔圖書的評價,為教輔圖書的改進提供最有效的意見,還能夠更好得到讀者的信任。
責任之四:與作者發展之責任
如今,教輔圖書千千萬,想要在林立的教輔圖書中脫穎而出,作者隊伍的發展和建設很關鍵。優秀教輔作者的發現和挖掘可以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渠道,總的來說還是要擴大社交面,盡量爭取有影響力和教學研究的一線教學工作者,并與之建立長期的、穩定的聯系。
責任編輯不但要發現作者,還要培養作者。一位擁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師并不等于是一位優秀的教輔圖書寫稿作者。從語言到文字是一種質的飛躍,沒有一定的歷練是難以一下逾越的。教輔圖書責任編輯往往就是一線老師的寫稿導師。
責任編輯要與作者建立和諧的關系,要服務好作者,這也是與作者關系可持續發展的一項工作。為作者提供細致入微的服務,如明確寫稿的要求,及時溝通稿件處理反饋意見,認真地編輯加工,按時寄送樣書等。
責任之五:與自身發展之責任
一個人在其學習成長過程中是離不開教輔的。誰來為學生的學習成長和教師的教學實踐提供優質、放心的產品?無疑是熟悉課標、教材、教學的專家,是高度專業化的教輔編輯。作為一名教輔圖書責任編輯,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職業認同感和職業價值感,唯有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才能為學生和老師提供高質量的教輔圖書。因此,需要從兩方面提升自己:一是編輯業務能力,尤其是策劃選題、審稿加工、文字校對;二是學科科研能力,熟悉課標和教材,了解教學一線等方面的情況,通過與教育機構合作課題研究搶占教育制高點。我國基礎教育改革正在逐步推進,各學科課標、教材還在不斷修訂,各地中高校升學考試也在改革,我們必須敏感于時代的變化,及時了解、深入學習,從而提升自己的內功。
總之,責任編輯的“責任”重大,而教輔圖書責任編輯必須時刻明確責任,并終身學習,使自己成為一個具有較高綜合素質,集編校、策劃、經營于一體的現代化復合型編輯人才。 (作者單位系江西高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