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李冰漪

近日,電商巨頭亞馬遜宣布落戶上海自貿區開展跨境電商業務,這使得“跨境電商”這一新興領域更是如火如荼。
此前,天貓國際的正式上線,大大降低了國內消費者購買海外商品的難度,“海淘”市場的消費規模也迅速擴大。在目前國內網購市場競爭愈演愈烈的情況下,“海淘”市場的崛起無疑給國內各大電商的發展指出了一條道路。而1號店于9月3日正式上線的“1號海購”項目,成為另一家國內全面落實跨境電商業務的綜合電商。
相對于普通的“海淘”,亞馬遜及其他專業跨境平臺的誕生為國內消費者帶來了多方面的便利,用戶可以足不出戶“逛”國際商店,可以享受由于商品只需繳納低廉的行郵稅所帶來的價格優勢。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額達240億美元,從2008年到2013年,跨境電商連續5年復合增長率超過30%。廣闊的市場吸引著國內各大物流公司紛紛加速跨境物流布局。
2013年,敦煌網首席執行官王樹彤在公司九周年慶典之際宣布了“全面服務中國供應商新戰略”。王樹彤表示,敦煌網不再單純是小額外貿的快速交易平臺,而是面向所有外貿企業、幫助中國本土品牌實現海外網絡直銷的在線生意平臺,是一個外貿電商的生態圈。
王樹彤表示,相比內貿電子商務的紅海,外貿電子商務正成為中國外貿和電子商務領域的廣闊藍海。內貿電子商務競爭激烈,主要以價格戰為主,相比而言,外貿電子商務的競爭還沒有達到白熱化,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普遍盈利性好。由于市場巨大,外貿電商比較理性,不用一味拼價格,大家能更務實地做好產品和服務。
王樹彤稱,敦煌網目前已進入盈利階段,這對很多仍在電商領域靠燒錢換取市場份額的企業來講,已是“風景這邊獨好”。
據不完全統計,如今上規模的外貿電商平臺,有外資背景的eBay、亞馬遜,還有本土背景的敦煌網、速賣通等。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額達3.8萬億元,外貿電商整體銷售額近百億美元,90%以上的傳統外貿企業還徘徊在門外,如何讓他們走上新型的外貿電商之路,是外貿電子商務面臨的巨大挑戰。
敦煌網副總裁張永捷認為,現在很多傳統外貿企業盡管注意到了外貿電商的發展前景,但由于觀念陳舊與技術不熟練,對于走上外貿電商的轉型之路表露出猶豫不決的態度。
然而,在跨境電商一片火熱的同時,其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定的問題與瓶頸。
首先就是配送時間長。以阿里巴巴旗下的速賣通為例,2013年5月7日,速賣通調整貨品發往俄羅斯的賣家最長承諾運達時間,由之前的60天上限延長至90天。也就是說,一個俄羅斯客戶從速賣通下單,3個月之后收到商品都是有可能的。從當前來看,使用中郵小包或香港小包到俄羅斯和巴西等地,普遍的送達時間在40天到90天之間;使用專線物流稍微快些,但也需要16天到35天左右到達。在eBay平臺上,通過國際e郵寶,發往歐美的貨物一般是7~12天送達。這些長達一周兩周甚至數月的配送時間,在考驗海外用戶耐心的同時,也嚴重制約了跨境電商的進一步發展。
其次,包裹無法全程追蹤。在中國境內,得益于中國電商物流業近年來的高速發展,已基本實現包裹的實時追蹤查詢。然而,跨境物流包括境內段和境外段。很多包裹出境后,就無法追蹤。物流發達且語言較為方便的英美澳等國稍微好些,在拿到單號后可以去相關的英文網站查詢;對于一些小語種國家以及俄羅斯巴西等物流行業極不發達國家,就算拿到單號,打開各種葡萄牙語俄羅斯語西班牙語網站,也未必能夠查詢到包裹的投遞信息。要解決包裹的跨境全程追蹤,一方面國外段物流本身須處于高度信息化水平,另一方面需要將國內段配送方和國外段配送方的信息系統對接,以實現一站式全程追蹤。顯然,這是一項長期的巨大工程。
第三,跨境電商入境郵件的高速增長導致入境疫情疫病問題愈發突出。以杭州為例,作為全國首批6個跨境電子商務城市之一,截至2014年8月31日,共實現進境郵包157648個,貨值金額共計3721萬元人民幣,進境郵包量為全國第一。但浙江檢驗檢疫部門發現,劇毒蝎子、箭毒蛙、活體蜘蛛等活體生物,也被當作寵物從國外郵寄入境。為此,浙江檢驗檢疫局在全國率先出臺了《關于明確跨境電子商務檢驗檢疫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跨境電子商務檢驗檢疫實施負面清單制度,國家質檢總局、國家郵政局發布《進出境郵寄物檢驗檢疫管理辦法》第三條所列物品,不得以跨境電子商務形式進出境。其中就包括所有活體動植物,像萌萌的多肉植物和蜥蜴、蜘蛛這類異類寵物都在其中。
此外,還存在由于國內外產品質量標準差異致使貨物無法被順利運入我國的情況。以食品為例,只有符合我國國家食品強制性標準,取得檢驗檢疫機構出具合格證明,才準予銷售、使用,進入中國市場。從我國大量需求的境外奶粉來看,很可能由于境外奶粉所含微量元素不符合食品安全質量標準而被我國海關拒之門外。而且,跨境電商未來面臨的除了產品自有性質所帶來的問題外,還可能面對監管、稅收、價格、物流等方面的挑戰。
跨境電商業務在我國發展時間不長,政策的引導與支持不可或缺。針對跨境電商出現的問題,各地陸續也出臺了一些相應的舉措。2014年7月1日,全國統一的“海關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平臺”正式啟用,黃埔海關在東莞率先啟動經平臺運作的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零售出口試點,這標志著我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發展進入新階段。
9月19日,由重慶海關、重慶市外經貿委和中國移動重慶公司聯合開發推出的移動手機網上跨境購平臺正式上線,消費者可以通過“重慶城”手機客戶端直接下單購買到質優價廉的進口商品。此舉不僅標志著重慶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正式步入移動互聯時代,也將使廣大消費者更直接、更便捷地享受到跨境電商服務帶來的實惠。
而在不久前,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也表示,跨境電子商務是近年來國際貿易的新趨勢,也是擴大海外營銷渠道,提升我國品牌競爭力,實現我國外貿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為此商務部已經出臺了兩個方面的政策措施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發展。
一是出臺了充分利用電子商務平臺開展對外貿易的指導意見,主要是給各地商務部門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商務部門增強電子商務平臺的對外貿易服務功能,提升企業利用電子商務開展對外貿易水平,并且加強對利用電子商務平臺開展外貿的支持和監督。
另一方面,擬定了支持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政策。去年8月,商務部報請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關于實施支持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有關政策的意見》,通過海關、質檢、稅收、外匯、支付和信用等六項措施支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這個意見從去年10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有條件的地區實施,到今年10月份一年了,對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
聯合國貿發會議預計,2015年,跨境電商將占世界貿易總額的30%~40%,在之后的幾年內,這一比例還有可能繼續攀升。2013年我國跨境電商整體規模相對于外貿總體的占比也不足10%,可見市場潛力巨大。
現在,跨境電商業務在我國仍屬于起步階段,若想獲得進一步的發展繁榮,就應在獲得消費者信心與認可的同時,冷靜正視未來在物流、產品質量、售后服務等多方面的挑戰,著力打造健康、高效、完善的“海淘”電子商務生態鏈。同時在我國監管政策的引導下,構筑誠信經營電商平臺,確保我國消費者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