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一明,劉 昶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 專利審查協作北京中心,北京 100190)
多屏互動專利狀況分析
蔣一明,劉 昶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 專利審查協作北京中心,北京 100190)
隨著移動設備的普及和移動網絡的成熟,多屏互動將成為移動互聯網新的研究熱點,涉及多屏互動的專利申請量開始迅速增長。基于多屏互動領域的專利文獻,給出了該領域專利總體變化情況的統計分析結果。通過多屏互動領域相關技術主題的專利分析,介紹多屏互動技術的發展現狀。
多屏;互動;移動;視頻
移動設備的普及和移動網絡的成熟,意味著人們從傳統互聯網時代進入了新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同時也極大地改變著人們的信息獲取和觀看模式。以視頻為例,視頻的觀看不再局限于電視和計算機,用移動終端觀看視頻已經成為了一種常見的娛樂方式[1]。TV、PC、PAD、手機,幾個屏之間沒有嚴格的區分,屏幕之間是一種聯動的關系。可以預見,多屏互動技術和應用將成為移動互聯網新的熱點。本文就多屏互動專利狀況進行統計,通過多屏互動領域相關技術主題的專利分析,介紹多屏互動技術的發展現狀。
智能終端的廣泛應用,加之移動互聯網的蓬勃發展,萌生出許多新的技術和產品,這其中多屏互動技術憑借其新穎的形式和不同凡響的用戶體驗,已成為當前移動互聯網運營商、視頻內容提供商和終端設備制造商的新寵。
多屏互動是在不同操作系統(如iOS、Android、Win?dows)的智能終端設備(如手機、平板電腦、計算機、電視)之間,通過無線網絡連接實現多媒體內容(視頻、音頻、圖片)的共享、傳輸、顯示和控制等一系列操作。通過多屏互動,用戶可以在不同設備中共享展示內容、實現內容的無縫切換,不需要費時費力地設置操作,就能讓用戶輕輕松松地體驗豐富多彩的多媒體生活[2]。
目前,多屏互動應用在國外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以美國為例,根據研究公司NPD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通過Apple TV,Xbox360等外接多屏互動設備搭配電視來看視頻的比例呈逐年增長的趨勢,2012年這個比例達到了45%。而在中國,受載體、技術以及網絡環境的限制,多屏互動對普通用戶而言還是霧里看花,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2.1 多屏互動技術構成分析
筆者于2014年7月15日以關鍵詞“多屏”、“屏幕”、“互動”、“交互”等,在世界專利文摘庫(DWPI)中進行檢索,統計多屏互動全球專利申請技術構成如圖1所示,其中,多屏互動的技術手段主要包括數據源處理、人機交互、網絡傳輸、顯示和應用五個方面。
不難發現,在多屏互動全球364項專利申請中,“數據源處理”所占比例最大,達到了36.0%;其次為“網絡傳輸”,占總量的29.4%;接下來依次是“人機交互”、“顯示”和“應用”。
“數據源處理”和“網絡傳輸”作為多屏互動最基礎和核心的技術,一直以來都是申請人最關注的領域和研發熱點,專利申請量一直穩步增長。“人機交互”和“顯示”直接關系到用戶的體驗和滿意度,因此也是各廠商關注的重點。尤其是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的手勢交互,能夠激發用戶的興趣,提高用戶的智能體驗,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應用”所占比例相對較少,從歷年申請量來看,2011年之前應用相關的申請量一直很少,2012年開始出現大幅增長,這主要是由多屏互動技術的成熟和多屏互動產品的多樣化發展所帶來的,可見應用這一分支的潛力不容小覷,值得業內企業關注。

圖1 多屏互動全球專利申請技術構成
2.2 多屏互動原創國分布
對多屏互動全球專利申請的技術原創國分布進行統計,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多屏互動原創國分布
從圖中可以看出,美國、中國、韓國、日本、歐洲排在申請量的前5位,占據了申請總量的97%。其中美、中屬于第1集團,申請量占比均超過30%,日、韓屬于第2集團,占比超過10%。
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美國均是智能移動終端的技術發源地,今天最為流行的兩大智能終端操作系統iOS與Android均源于美國的公司,美國不但具有蘋果、谷歌這樣的產業巨頭,同時還有一大批本領域的科技創業公司,因而在技術上以及產業上美國均具有先天優勢,其占據申請量的第1位是無可爭議的。
中國能夠緊隨美國之后,主要源于中國在手機以及家電制造方面存在一定數量上的優勢。以手機為例,在2013年中國國產手機出貨量為4.61億部,占國內市場總出貨量的79.7%,其中大部分為3G手機。與出貨量相對應,中國國內已經形成以中華酷聯為代表的眾多手機本土制造企業,其中既包括傳統的電信設備制造商例如中興、華為,也包括很多互聯網新興企業例如小米、魅族,形成了傳統+現代的產業結構。雖然中國的手機制造業不像美國、韓國那樣具有較高的產業集中度,可亦具備了一定的產業規模,為進一步的科技創新打下了基礎。另外,雖然中國在相關的核心技術上仍存在缺失,但由于多屏互動本身技術門檻不高,因而本土企業在研發上并不存在技術障礙,結合產業規模與技術特點,也就能解釋中國企業在多屏互動專利申請數量上的優勢。
與中國不同,韓國手機制造主要集中于兩家企業,即三星與LG。然而兩者的差距也很懸殊,也就是說,三星在韓國一枝獨秀。盡管韓國14.4%的申請量看似不高,但如果考慮到其中大部分申請均來自一家企業,那么這個數字就相當驚人了,這也能體現出韓國三星在這方面仍然具有一定的優勢。
日本的申請量仍然主要來源于老牌的家電制造企業,例如索尼、松下等,而近年來這些傳統家電制造企業步履蹣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日本企業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尷尬。
2.3 多屏互動主要申請人
圖3是全球范圍內多屏互動相關專利申請數量排名前6的申請人。

圖3 多屏互動全球申請人排名
不難看出,在世界范圍內,手機制造商占據了申請量的前幾名,顯示了極高的產業集中度。前兩名三星與索尼則既是手機制造商也是家電制造商,這也與之前所說明的多屏互動的產業定位相吻合。三星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制造商,并且其擁有手機、家電完整的產業鏈,因而著力于建立兩者之間的聯系進而最大程度發揮自己的產業優勢也是顯而易見的。微軟是最早的手機智能系統開發商,而諾基亞則是老牌的手機廠商,兩者在專利策略上都秉持強勢策略,因而基于歷史的積累與專利策略,兩者在多屏互動申請量上占有一席之地也不足為奇。蘋果則是以獨特的用戶體驗見長,在智能手機領域,蘋果已經開創了很多第一,近年來蘋果又進入了電視領域,開發了Apple TV,因而將兩者結合起來的意圖也是非常明顯的。盡管隨著時間的推移企業排名可能會有變化,但這種產業格局應該不會發生改變,這種將移動終端與傳統家電結合起來的趨勢也會繼續下去。
三星公司在多屏互動領域全球申請共29項,在所有申請人中排名第1,且分布于數據源處理、人機交互、網絡傳輸、顯示和應用等技術手段。作為電視市場的“韓國制造”的排頭兵,三星視用戶體驗為產品的生命。在其全部的29項申請中,有23項都致力于改善用戶體驗這一技術效果,例如簡化用戶操作、改善播放效果、減少對用戶的干擾等,并且嘗試采用格式轉換、節目推薦與共享、手勢交互、界面交互、無縫切換、設備配對、分屏顯示等多項技術手段加以實現,剩余的6項專利申請均涉及通過改善視頻傳輸方式或網絡結構節約網絡資源。三星公司專利技術功效圖如圖4所示。

圖4 三星公司專利技術功效圖
從三星公司多屏互動專利申請的地域分布來看,美國是三星公司最為看重的海外市場,多達23項專利申請都在美國進行了布局,其中,又有18項之多涉及簡化用戶操作、改善播放效果、減少對用戶的干擾等技術效果。特別的,三星公司在中國的專利申請共7項,其中5項涉及通過手勢交互、分屏顯示等技術手段簡化用戶操作、減少對用戶的干擾,剩下的兩項涉及傳輸方式的改進以節約網絡資源。
三星公司于2011年推出了以Smart TV命名的智能電視,其以智能電視Smart TV為載體,通過AllShare功能使用戶可以隨時隨地在三星智能電視、手機、PC、平板上共享音樂、照片和視頻,內容不再受屏幕局限,“大屏”和“小屏”無線同步[3]。而在移動終端,三星公司于2011年成功推出了“Smart View”應用程序。用戶可利用該應用程序通過與智能電視Smart TV無線連接的三星移動終端觀看智能電視正在播放的節目[4]。此外,2013年8月21日,三星公司在京發布多屏互動廣告平臺“Sam?sung AdHub”,以三星智能電視的Smart Hub(智能應用中心)為載體提供電視與手機、平板電腦的多屏互動廣告平臺服務,將電視廣告延續到其他智能終端,實現二次深度傳播[5]。
多屏互動憑借其與用戶友好的交互功能正在成為移動設備與智能電視的一大賣點,對移動端,它可以方便地向用戶提供大屏顯示,對智能電視,它可以將觀看電視變為隨時隨地的享受,而這一切在操作上對用戶來說幾乎是透明的,異常便捷,因而對用戶來說會有很強的吸引力。更為重要的是,對企業來說,多屏互動可以將自己的產品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進而可以將某一種產品上的優勢轉移到另一種產品上,為不同的產品在不同的市場上提供競爭力,這是非常“劃算”的競爭手段,因而多屏互動在未來必將成為移動設備與智能電視必備的功能。
[1]余澤喜,王香婷,馬婷婷.多屏互動系統的研究與實現[J].智能計算機與應用,2012,2(1):69-70.
[2] 百度百科.多屏互動[EB/OL].[2014-09-11].http://baike.baidu.com/ view/5896303.htm?fr=aladdin.
[3]宋佳楠.三星的“智”造計劃[J].家用電器,2011(5):44-45.
[4] 申琪.智能時代電視“新”看法多屏互動三星Smart TV給你好看[J].家用電器,2012(1):70-71.
[5] 新浪科技.三星發布多屏互動廣告平臺Samsung AdHub[EB/OL]. [2014-08-22].http://tech.sina.com.cn/.
Patents Analysis for M ulti-Screen Interactive
JIANG Yiming,LIU Chang
(Patent Examination Cooperation Center of the Patent Office,SIPO,Beijing 100190,China)
With the popularity of mobile devices and the maturity of mobile networks,multi-screen interactive is becoming a new hotspot of the mobile internet,and the patent applications on multi-screen interactive have been growing rapidly.Based on the patent documents in the art of multi-screen interactive,the statistical and analytical results of the overall patent situations are provided.Through the patents analysis of the related technical topics for multi-screen interactive,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multi-screen interactive is described.
multi screen;interactive;mobile;video
TN949;G306
A
?? 薇
2014-09-17
【本文獻信息】蔣一明,劉昶.多屏互動專利狀況分析[J].電視技術,2014,3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