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成
摘 要:簡單概括了軟件無線電概念與組合的構成,并簡要說明其在通行系統中的作用及其功能。如今科技發展迅速,無線電技術與軟件結合成為新興通訊的發展趨勢,并運用于各個領域。而我國無線電發展仍然處于初期發展,并不完全成熟,更好地發展無線電技術,并靈巧的運用于各個領域將是今后無線電技術發展的方向,而新興發展的無線電技術也將為通訊系統未來的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詞:軟件無線電;通訊技術;靈活性
作為舊時代常用的通信技術方式,舊的無線電技術隨著時代進步和科技發展慢慢成為落后與時代的產物。新的通信手段不斷提出,比如模擬通訊、數字通訊、移動通訊等等。而如今的移動通訊為人們提供相當大的便利,在任何時間范圍內,無視地點,無視對象都可以進行通訊。于是,在新的通訊方式的互動基礎上將無線技術與軟件相結合,成為新的軟件無線電技術。
1 軟件無線電基本結構
軟件無線電有三大基本組成部分構成,分為處理射頻前端、高速智能轉換器、數字化處理信號單元,而最為核心部分即為A/D和D/A的高等級智能轉換器。射頻低級同步采樣器為無線電技術中最為簡易的一部分,將電路線路盡可能的減少到最小程度,以達到最大運行速度。通過天線傳播信號由模擬數字轉換器接收,并轉化為數字化信息。而這部分運行過程就依賴轉換器的操作要求。如若轉換器工作效率低下,采樣器的輸入信號就難以傳遞到之后的接收機,同樣使得采樣過程效率降低。
1.1 射頻傳輸帶通采樣結構
在以上的采樣機器中所提到的工作效率低下問題由射頻傳輸帶通采樣結構軟件就能非常好的解決。由不同于普通A/D轉化器的低級較窄電波頻率,而是采用了寬帶電波調制器,這樣就簡單解決A/D轉換器要求過高的缺陷。同時后續信息處理速率的要求也相對變低。但是該結構并不能完全解決對應問題,對其帶寬工作要求也依然不低。
1.2 帶寬中頻帶通采樣結構
這是一種新型結構,與中頻等級數值化接受器功能相似,運用混合式頻道接收器。主要功能全部由計算機軟件控制,導致其穩定性差,靈活度不夠,適用范圍非常小,用作接收裝置并不理想。但其單一性也為其成為無線電技術提供好處,即為:對其他配套性設施要求低,可與絕大范圍內的低端無線電配件連用。
2 軟件無線電在現在通信系統中的應用
如今,3G通信是通訊系統中最為準確的通訊系統,同時其完善性和規范性使之成為現今最常用的通訊系統,商業化非常濃重。但是3G通信依然存在很大漏洞。全球化信息化的現代通信,各國并沒有消除相互之間的差異性,缺乏通訊系統之間統一的綜合標準,存在非常大的局限性。所以要使3G通訊完全達到全覆蓋全地區使用還需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所謂的進一步發展可以分為兩類:寬帶連接,分布網絡。其作用是在多個無線接收頻道中可以隨意實現信息傳遞、接收、定位以及跟蹤,為通訊系統的發展、未來信息覆蓋提供便利。特點有高效性、安全性以及其靈活多變性。
軟件無線電的另一大特點即為其強大的適應多變性,可以應用于不同系統軟件需要,可以與任意接收器為基礎做出相應適用性變化。不僅方便于今后系統開發,更為其提供了良好平臺,減少不必要的麻煩。作為現在信息通訊系統的核心存在,軟件無線電技術必將在今后被廣泛運用。
3 軟件無線電的發展現狀及前景
通信發展的今天,3G信息化代替2G信息化系統成為新的主流通訊系統,很快4G信息化也將快速發展,但其多樣化標準不能良好統一造成許多通訊問題,而軟件無線電卻能良好解決。通過個人全球化漫游以及其良好的適應性被各國各方面所關注。歐洲各國,美國等國家爭先開始研究軟件無線電,并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成果。最初的軟件無線電運用于軍方通訊設備,然而在時過境遷,現在軟件無線電強大的功能被各個領域使用,成為真正意義上完全商業化的通訊方式,最突出的即為在移動通信和移動終端方面的成就。簡單意義化、普遍化更將軟件無線電適用于商業產品推向社會。雖然并不完全成熟,但其試用研究非常成功。
在我國開發中,無線電使用的探討取得不小成果。軟件無線電依靠其終端系統擁有強大的功能,而我國無線電發展之所以不成熟,即為我們終端系統發展的落后,如若終端系統更新發展迅速,軟件無線電的成熟運用將帶動我國其他產業的巨大變動。而伴著無線電科技的發展完善,更多無線電發展方向都將出現,更商業化并實用化會更突顯出軟件無線電在通訊系統中的霸主地位。
4 總結
軟件無線電特點在于其強大的“安全性,適應性,實效性,可操作性”成為如今軟件通訊系統的新興力量。通訊技術的逐漸發展,軟件無線電已經超越了其原本所包含的含義,成為更多方面的創新思想和目標??梢钥隙ǖ氖?,在未來的信息通訊發展過程中,軟件無線電擁有無比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前景,并會創造通訊系統發展的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王雪.淺析軟件無線電技術及其在下一代通訊系統中的應用[J].天津工程師范學院學報,2006,09,28(03).
[2]王濤,王瑜坤.軟件無線電技術在無線通信系統中的應用[J].現代電信科技,2003,06,25(06).
[3]李楊,楊平,胡健.軟件無線電技術在通信系統中的應用[J].2011船舶電氣及通訊導航技術發展論壇論文集,2011,10.
[4]孫倩.軟件無線電技術在通信系統中的應用[J].無線互聯科技,2013,07,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