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T
鐺鐺車就是有軌電車,因為它獨特的鳴笛方式,又被人們親切地稱為“鐺鐺車”“叮叮車”,從出現到現在,百年有余。很多人偏愛它的復古味道,尤其是稍微上了年紀的人,對它更有一份抹不掉的舊情懷。雖然如今它繁華不再,但人們對它的喜愛絲毫不減,尤其在香港、大連等幾座還保留了有軌電車的城市,它的存在亦是一種別樣的春天。
鐺鐺車的春天
好比如今大城市的地鐵,鐺鐺車在當年是時尚又便利的交通工具。20世紀初,有軌電車剛被引進中國時,人們只有在北京、上海、香港、大連等設有租地或者通商口岸的大城市才能看到。據說有軌電車出現之初并沒有受到歡迎,因為當時的人們對這個新鮮玩意不甚了解,擔心乘坐會觸電。而后,它方便、快捷、時尚的優點逐漸展露出來,正式迎來了它的春天。
一、多樣車型
一般而言,鐺鐺車都是由單節列車(最多三節)組成,兩頭均有駕駛室,滿足雙向行駛的需求,承擔著城市公共交通的功能。但除此之外,它也還有著一些充滿人文關懷的車型。
母子掛車:一種由動力主體車廂后面掛無動力車廂的組合車型,最初是為方便蘇聯駐軍子弟上學開設,只在上學和放學的時候使用,有著現代“校車”的味道。后來,這種車發展為以載婦女和兒童為主,所以叫“母子車”。
花車:起初在一些殖民地城市,有軌電車會在一些重大活動中被裝飾起來,成為活動的廣告牌,名為“花車”。新中國成立后這種花車也常見,每當重要的節假日,就會有那么幾輛有軌電車被打扮得漂漂亮亮,既不耽誤承運,還增加了喜慶氣氛。
旅游電車:這種電車沒有車棚,整個車廂里安有兩組沙發,兩個茶幾,還有像吧臺似的設置,在上世紀40年代以前,專為游客觀光用的。后來就發展成了今天的敞篷式觀光電車。
二、老式車票
如今人們早已進入了刷卡時代,有軌電車時代的車票不僅是傳統意義上的紙票,還得像小米手機一樣,限購!因為當時實行計劃經濟,車票一定要由單位和學校統一辦理,個人不能單獨辦理。
更有趣的是,我們現在開玩笑說的“掛票”,在當時的電車中也是存在的。隨著鐺鐺車逐漸成為人們出門的首選,乘客越來越多,而且電車的發車時間很不規律,因此那些因滿員沒有搭上車的人,或者趕車不及時的人就直接攀附在行駛電車的車尾,或側立于車門處,這就出現了我們在老電影中常看到的“掛票”現象。
鐺鐺車的車票極便宜,三至四分錢的通票,如果懂得換票攻略,基本可以暢游全城。所謂的換乘攻略是指,如果乘客中途換車,售票員會給乘客一張“換乘券”,分別在下車站和目的站打孔,并注明下車時間,只要乘客在一小時內乘上目的站電車,就不用再購票。
三、文人記憶
很多人都有種濃郁的電車情結,其中不乏文人。在張愛玲以寫上海風情出名的小說中,有好幾篇都是以電車的場景開頭,如《有女同車》《封鎖》。據說,當時因為張愛玲家住上海靜安寺,附近有個電車廠,每每半夜寫作到很晚,她都會踱步到陽臺,看看電車是否都已回家,她偏愛電車發出的鐺鐺聲,說“比我較有詩意的人在枕上聽松濤,聽海嘯,我是非得聽見電車響才睡得著覺的”。女作家蘇青也把自己的擠車經歷寫進了文學作品中,而郁達夫的《春風沉醉的晚上》也對電車有過詳細描述。
坐著鐺鐺車看風景
有軌電車特有的歷史記憶使它成為了城市明信片,它走過的路線也是游覽城市舊景的最佳路線。在中國,真正能乘著有軌電車欣賞城市美景的地方并不多,香港、大連、長春是其中的少數幾個。
一、香港:雙層叮叮車
香港人把有軌電車親切地稱為“叮叮車”,雙層設計、下車時付費、絕不雷同的車身,是它獨具一格的特色。因為貫穿了香港島最繁華的北部地區,而且行駛速度極慢,外地游客常把它當成游覽車來用。共有六條路線,因此幾乎港島北部著名的地區和景點都可以在叮叮車上一一游覽。下面介紹幾條經典路線:
西環及上環——這條線你會經過以售賣咸魚海味為特色的海味市場(舊咸魚欄),也會體驗到有著愛德華式風格的西港城,同時感受到荷理活道與樓梯街交界處的文武廟。
中環、金鐘及灣仔——從摩登天堂的中區到中環心臟地標皇后像廣場,再血拼于香港最大的購物廣場海港城,欣賞天星碼頭的魅力夜景,最后來到愛丁堡廣場和中華循道禮拜堂,可謂一路風光無限。
銅鑼灣及北角——時代廣場是銅鑼灣最著名的購物、娛樂、消費廣場,不可錯過;維多利亞公園的維多利亞女王銅像也要慕名拜訪一次;隨即可以去全港最具規模的香港中央圖書館休息片刻;最后去賽馬博物館觀光一下也是不錯的選擇。
Tips:
1、線路:共六條,全長13公里,每天早上6時至深夜12時不停往來。
2、票價:成人單程車資為港幣2.3元,兒童及長者分別為1.2元及1元。
二、大連:內地之星
在中國大多數城市,鐺鐺車的命運多舛,停運的停運,拆除的拆除,能夠真正發揮交通價值的,除了香港就只有大連了吧,而201路是公認的最能代表大連鐺鐺車線路歷史風貌的,全程從東關街開始,途徑市場街,最后到達北京街,風光無限,有著“古老的1公里”之稱。
星海廣場:大連的廣場多達80多個,是城市必游的景觀,而最具代表性的星海廣場位于南部海濱風景區,總占地面積110萬平方米,為亞洲最大的城市廣場。高達19.97米的漢白玉華表、大型音樂噴泉是游客喜愛的拍照背景。
黑石礁:黑石礁是距大連市中心最近的地質景點,形成于10億年前,著名的巖溶景觀遍布于岬灣中。大連自然博物館建于黑石礁海濱內,是感受海岸風情的好去處。
Tips:
1、線路:共兩條,201路與202路。
2、票價:以位于線路中部的大連火車站車站為分段點,段內票價1元,跨段票價2元;202路全程單一票制1元。
三、長春:孤獨不敗
“54路”是長春鐺鐺車僅存的一條線路,被當地人形象地稱為“活文物”,運營區間從西安大路到紅旗街,總長7.6公里。雖然相對于香港和大連,它略顯孤單,但沿途的風景卻因為唯一而變得更美。
長影世紀城:長春以電影城聞名,是中國電影的發源地,長影世紀城不容錯過,這里是我國首家電影制片工業與旅游業相結合的電影主題公園,特效電影是特色旅游項目。
南湖公園:總面積222萬多平方米的南湖公園為全國第二大園,僅次于頤和園。園內僅湖面面積就達92公頃,湖水清澈,岸柳垂青,景色勝似江南。
凈月潭:凈月潭距長春市區中心12公里,景區面積83平方公里,是我國最大的人工林場,以水景為主,山村襯托,夏季為避暑良地。
Tip:票價全程一元。
現代有軌電車的發展
盡管在上個世紀后期,有軌電車逐漸淡出了人們視野,但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增強,有軌電車的環保、節能、舒適等優點再次被發現。在瑞士、德國、日本及東歐等路面網絡系統較為完善的國家,有軌電車正在不斷實現現代化;而在中國上海、珠海、北京等地也開始入駐了現代有軌電車。
一、有辮子變無辮子:“地面有軌道,空中有電網”是對傳統有軌電車的描述,但新技術已經成功把它的辮子剪掉了。這種新技術由地面供電系統和100%低地板有軌電車兩大部分組成,造就了依靠地面供電、空中無吊掛電力網的綠色節能的現代化有軌電車,解除了傳統電車因“辮子”帶來的各種困擾。
二、身輕如燕高效率:噪聲大、性能差、耗電多、速度慢、不靈活一直是傳統電車的弱點,而現代電車不僅做到了色彩鮮艷的外貌,在這些弱點上也有了很大改進,不僅重量輕、速度快、更舒適,而且噪音小,更節能,設計也更人性化,殘疾車也能方便進入車廂。
三、綠色軌道很環保:相對于其他交通工具,現代有軌電車最大的優點是環保,它運用了具有生態和經濟效益的城市綠色軌道技術,能夠在軌道中央種草,使軌道與城市美景融為一體,這對改善城市環境可以起到一定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