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鳳儀
30年前,我從影視界出道,發展成一個創業的小生意人,得到了當時香港的金融大王新鴻基證券財務集團主席馮景禧先生的栽培,開始在財經界學步。馮先生轄下謀臣如雨、猛將如云。30年后的今天,他當年身邊的部下全是獨當一面的香港商界精英。能有如此顯赫成就,當然由于他們的聰穎與才干,其中也受惠于馮景禧在管治企業上的精明教誨。
我想把一些行政上的實例寫在博客上,對在職的讀者們真的會有幫助。
馮景禧先生在我進新鴻基集團工作時,第一件教我的行政概念就是“跟進”。千萬不要以為“跟進”是小事,跟進的功夫不到家,不可能服務“英主”。
現在很多情況是下屬把工作做好了,作為上司的我并不知道。為什么?譬如,下屬寫好了報告給我,我是否收到了呢?我是每兩三天就轉換一個城市工作的人,自己又不看電郵,全靠每天秘書把文件打印出來給我批閱,這個過程存在著很多漏洞,一、下屬的電郵是否發送無誤?二、我的秘書是否已打印出來給我看?三、一個城市的秘書打印出來時,我早已離開了,有沒有追蹤我的所在,確認我已收妥看到電郵呢?
這看上去是小事,其實是大事。因為下屬辛勤地按時交了功課,老板無從知道、莫論行獎,這要怪當事的下屬沒有細心跟進。如果報告是重要的話,他應該在發出了電郵給我后,加發一個短信給我秘書,確定她收到并重重拜托他,要好歹讓我當天看到。一天之后,如果我仍沒有批示,不妨再聯系秘書甚至多加一個字條給我,問我對該報告的意見。反過來,追問老板的工作指示,是件大好事,最低限度顯示你的跟進功夫很到位,全心全意放在討論與解決報告的公事上頭。有這樣鍥而不舍的下屬,做老板的只有高興。
我常在教訓同事學習什么叫“跟進”時,給他們舉個很簡單而風趣的例子。男孩子寫了一封洋洋萬言、極具感人的情書給自己的追求對象,情信發出之后,就干巴巴地等著,算了事了嗎?當然不是,萬一發丟了?萬一中途給截住了?萬一因種種原因對方根本看不到呢?又萬一她看到情書雖感動卻不知如何反應呢?凡此種種,若不好好地、一步步緊密地、細心地跟進,如何得到成功?生花妙筆寫成的情書豈不是白寫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