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子



隨著我國許多地區遭受霧霾的襲擾,人們對空氣中的PM2.5憂慮日增,于是空氣凈化器的暢銷就是理所當然的事了。據某家電調查機構的監測數據顯示,2011年國內空氣凈化器銷量約為112萬臺,同比增長10.9%;2012年國內空氣凈化器銷量約為126萬臺,零售總額約為10億元;2013年,銷量增至大約240萬臺,同比增長90.5%;零售總額達到了大約26億元,同比增長達160%。由此可見,僅去年一年,國內空氣凈化器市場不管是從銷量還是銷售額來看都增長了一倍之多,整個市場火爆至極。
怎樣的空氣凈化器能有效抵擋PM2.5?
關于空氣凈化器的廣告以及各種各樣的空氣凈化器質量排名榜都涌到消費者面前,讓大家無所適從。從理論和測試而言,一般認為,一個好的空氣凈化器對室內污染水平的改善應當超過80%。果殼網上有人寫文章作關于購買空氣凈化器的科普介紹,可能還比較簡明而靠譜,因為建議只有三條。
首先,究竟選擇哪個牌子的空氣凈化器好?其實,目前國內并沒有專業機構做過科學的、權威的空氣凈化器質量排名。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真正從凈化效果的角度來考慮,還是那些專業做凈化器的品牌要好一些。而某些國際大品牌推出的空氣凈化器,就空氣凈化的專業技術和凈化效果來說,與那些專門從事空氣凈化業務的專業品牌相比還是有差距的。
其次,要挑個兒大的買!為什么?空氣凈化器要想凈化空氣,先得讓空氣流動起來,而空氣流動需要動力,對于空氣凈化器來說,這個動力就來自風機。假設你家房子面積100平方米,高2.5米,250立方米的空氣需要通過凈化器,這還不考慮源源不斷補充進來的有疑問的空氣。因此,國際上對于空氣凈化器的風量有規定,要求一小時能夠將室內的空氣過濾5次以上。如此大的風量,同時還需要考慮到聲音不能影響日常作息(噪音不超過40分貝),也就意味著需要一個足夠大的風扇。因此,再也不要相信那些“便攜”、“不占空間”、“輕薄”之類的鬼話了。
最后,挑重的買!眾所周知,對付甲醛等TVOC(空氣中總揮發性有機物的縮寫)最有效的辦法是國際公認的改性活性炭吸附加氧化分解。而改性活性炭的重量大小和它的吸附能力成正比。通常國際上認為,適用于TVOC為主要污染物的空氣環境(比如你家新裝修的房子),空氣凈化器的活性炭質量不應該少于5公斤。
研究證實,使用空氣凈化器對過敏及哮喘兒童有益
看來,如果使用高質量的空氣凈化器,確實可以減少室內的PM2.5等有害微粒的含量。然而,除了臥床的病人,正常的人不可能一直窩在一間房里,最關鍵、最本質的是,用了空氣凈化器,到底對人健康的改善有多少貢獻呢?你原有的哮喘、心血管病在安裝了凈化器后會有好轉嗎?有哪些醫學研究加以佐證呢?
在我國,由于霧霾肆虐而空氣凈化器大規模進入家庭,還只是這幾年的事,目前幾乎找不到相關的研究,只能參考國外的某些研究結果。如果是合格的研究,應當跟蹤被實驗者長達數月甚至數年,將他們和對照組(未使用空氣凈化器的人)作比較,評估他們的健康狀況,看看在心臟病和肺病、癌癥患病率和死亡率上是否有所改善。
有人搜尋了各權威醫學數據庫,但幾乎沒有多少收獲,因為像這樣設計合理的研究項目費時較多、實施難度高而且成本高昂。但仍有少許嘗試,特別是針對使用高效微粒空氣過濾器(HEPA)幫助哮喘病兒童的研究。其中一個是2002年發布的一項系統化研究,研究結果表明,過濾器對改善哮喘癥狀雖然有效但效果并不明顯,而且不同研究之間的差異很大,增加了總結性評估的難度。
近期的一項精心設計的研究發布于2011年《兒科學》雜志,該研究跟蹤了200名暴露在二手煙家庭環境下的哮喘兒童,給半數兒童的臥室里配置了真正的高效空氣凈化器,另一半拿到的則是安慰凈化器,外形和普通凈化器無異,但未安裝高效凈化器或活性炭等有效過濾裝置。一年后,使用高效空氣凈化器的孩子們看哮喘門診的次數減少了,這可能——但并不能下定論——是由于他們房間里的PM2.5減少了25%。
其它研究側重于過敏,包括2008年一項有趣的研究。該研究評估了有對動物過敏病史的兒童,對他們跟蹤一年,記錄其肺功能和血液標記物。一年后,高效空氣微粒過濾器使用者的肺功能、抗過敏藥物使用或血液標記物并無顯著變化,但患兒的支氣管高反應性出現了改善的趨勢。1990年的另一項研究更令人印象深刻,它顯示不僅室內PM0.3減少了70%,而且病人的過敏癥狀得到了改善。
所有這些研究都提示空氣凈化器對健康有益,但在美國,由于空氣質量大大好于我國,大多數空氣凈化器的營銷和測試的焦點在過敏和哮喘。對于生活在我國的人們是否有效,這些研究仍不能確切地回答。
已有研究證實:使用空氣凈化器能改善心肺
健康
但在我國,有關近幾年來空氣污染問題,眾所周知的是,空氣中PM2.5含量較高讓大眾面對相當嚴重的健康風險,特別是罹患心臟病、肺病和癌癥的長期風險。所以上面這些研究仍不能回答那個更加深入的問題:長期使用室內空氣凈化器能否預防早逝、心臟病、肺病和癌癥呢?
有人找到一個較好的研究,發布在2013年1月的《室內空氣》雜志上。這項復雜的研究設計思路很縝密,在隨機雙盲交叉設計中,有20戶家庭參與,使用空氣凈化器或安慰凈化器超過3周。測試的家庭位于加拿大“第一民族”社區,主要目的是為了評估空氣凈化器是否能夠改善心肺健康。正如他們的摘要所述:
每戶家庭收到了一個靜電式空氣凈化器和一個安慰凈化器,每個各使用一周,順序是隨機的。在每周的開始和結束時,測量他們的肺功能、血壓和血管內皮功能……平均來算,使用空氣凈化器的人在一秒鐘內的強力呼氣量增加了217毫升,收縮壓降低了1053.3帕,且舒張壓降低了600.0帕。我們觀察到了室內PM2.5和肺功能之間一致的反向相關性。總體而言,我們的調查結果認為,在“第一民族”社區減少室內PM2.5可能帶來肺功能的改善。
這個加拿大研究小組之前還曾發表一篇類似的研究,在20個使用木柴壁爐的家庭對45名非吸煙者測試7天,比較研究對象在使用或不使用高效空氣微粒凈化器情況下的健康狀態。凈化器使用者的內皮功能和C型反應蛋白(CRP)等炎癥生物標志物的表現有所改善。由于現在大多數污染研究員把污染看成一種促炎癥因素,這類生物標志物的測試結果的確能夠成為今后健康問題的精確指標。
應當怎樣理解這些研究結果呢?首先,它們都肯定了我們已經知道的信息:空氣凈化器能夠降低室內PM2.5水平,但產生的效果參差不齊。第二是需要看健康標記物得出的結果。最令人鼓舞的發現是,即使在這么短的時間內(不到一個月),在“第一民族”社區的研究仍顯示出肺功能的改善。雖然血壓改善數據不夠有說服力,但更廣泛的研究也許能夠幫助確認他們最初得出的正面結論。
而從宏觀上看,空氣中PM2.5含量的長期改善的確能幫助減少死亡率。證明這一點的最佳研究是針對美國所有城市人口的一項宏大的流行病學分析,研究跨度是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在此期間美國的空氣質量普遍得以改善。結果顯示,人們的平均預期壽命得以延長,這其中原因眾多,但估計延長的壽命中有15%的貢獻來自于潔凈的空氣。
所有上面這些依據是否足以說服你去使用室內凈化器?應當指出,在當前情況下,使用高效的空氣凈化器對健康是有益的,不僅是因為常識,而且從生物化學角度來說它的確有道理,并且也完全符合公認的預防原則:“當一項活動對環境或人類健康有傷害的威脅,應該事先采取預防措施,即使一些因果關系在科學上還沒有被完全確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