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潔
[摘 要]本文主要論述何為藝術“偶像”,并結合巫術活動對藝術偶像的基本特征進行闡釋,明晰藝術偶像的三個基本特征。
[關鍵詞]藝術偶像 特征
“藝術和人類歷史一樣古老” ,在語言文字出現前的原始人類社會中,人們之間的交流就是主要通過視覺和聽覺來進行的,這樣的思想交流與表達方式所創造的形象性語言是具有象征性的,通感性的語言方式。“采用通感式的視覺和聽覺等具有象征性的形象” 來表達,正是藝術思想表達的特征。思想是思維的表現形式,藝術思想是人類思維的表現形式之一,是人類最初的思維形式,因此,人類的思維是具有審美藝術性的。人們的藝術行為是人類表達思想的需要,“思想是可以看得見的”,看得見的藝術所表達的內容即人的思想內容。
一、何為藝術“偶像”
一種藝術語言的出現標志著藝術思想的形成,藝術語言是藝術思想的表達方式。藝術思想的表達方式是豐富多彩的,即藝術語言是多種多樣的:諸如詩歌辭賦、繪畫、雕塑、音樂、舞蹈等等。這其中,原始的巫術是人類最早的語言形式,是藝術思想形成的標志,是人類對自己思想表達的第一種方式。原始巫術信仰及巫術活動是伴隨著古代先民們對自然的崇拜而開始的,大自然帶給人們敬畏、恐懼之感,先民們對自然神進行頂禮膜拜,表達對自然的所求,希望得到想像中的力量的佑助,并產生了各種幻像,這幻像便是他們心中的“偶像”。他們認為偶像的力量是無限的,偶像的力量可以使自然順從人的意愿,佑助人們,使人類更好地繁衍生存下去。巫術作為藝術思想語言的一種,它運用了“偶像”進行表達。巫術模糊地表現“偶像”形象,這便可以說是藝術創作的過程。藝術“偶像” 是象征性的形象,它是采用通感式的視覺和聽覺等集合而成的形象。
二、藝術“偶像”的特征分析
本文將結合巫術活動來闡述藝術偶像的基本特征。藝術“偶像”即具有通感式、象征性的聽覺、視覺形象,它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基本特征:
1.藝術偶像性別性和類別性的特征。藝術偶像具有的形象,有性別性和類別性的特征。在巫術進行的過程中,巫師在創造偶像形象時,會對偶像的性別性、類別性有個大概的形象體現。如流行于我國北部阿爾泰語系諸民族的原始舞蹈遺存——薩滿舞(俗稱“跳神”),是巫師在祭祀、請神、治病等活動中的舞蹈表演。薩滿教起源于遠古,薩滿是薩滿教巫師的通稱,是氏族與部落的精神領袖,他們和靈魂溝通,有預知未來的能力。薩滿地位崇高,因為他不但會擊鼓甩鈴,焚香祈禱,用滿語吟唱神歌,和諸多的神靈交往,轉達人的愿望,傳達神的意志,有的還會摹擬各種神獸靈禽翩翩起舞,甚至會鉆冰眼、跑火池子、噴火、跳樹等各種神技,薩滿能夠講解“烏車姑烏勒本”(“神龕上的故事”),即薩滿教神話。這種神話充滿了英雄主義,凝聚著族人的理想、愿望和憧憬,規范著人們的道德、行為,實際上它是原始時期的氏族憲章。薩滿不但在祭祀中扮演主角,而且往昔滿族生活中的大事,如出征、打圍、婚嫁、育子、送葬都要請薩滿祈禱或舉行一定儀式來求得神靈的庇佑。平時,薩滿是氏族中普通的一員,不享受任何特殊禮遇,然而氏族或其成員罹難時,他是首當其沖的化導者,同時也是本氏族藥師和女人育嬰的保姆。古時候,部落酋長、氏族首領往往兼任薩滿,而且多是女性。如神話中的他拉伊罕媽媽、史詩中的烏布西奔媽媽、傳說話中的東海嘎忽坦河部落族女罕斯呼林都是威名四達的女首領,又是女薩滿。后來,男薩滿逐漸替代了女薩滿,不過在祭祀中男薩滿仍須穿上神裙,這是女薩滿留下的歷史標記,直到今天,有的滿族姓氏仍有女薩滿。今天的薩滿(巫師)一般都經過嚴格的訓練,掌握各種法術和技藝,有些還掌握登刀梯、舔燒紅的烙鐵等氣功絕技。如錫伯族的薩滿都要經過三年的學習,要上到十多米高的刀梯,并翻下來到稻草坑或麻繩網上,經歷了這樣的考驗后,才能成為大家公認的薩滿。
這些對薩滿所要求達到的技能,正是人們對偶像的幻想,薩滿便成為了人們幻像的體現,是人們對偶像藝術想像的具體化。這種對偶像的想像是人們的藝術思想創作的成果,也就是藝術偶像。從對薩滿的技能要求等,就可以確定人們想像的藝術偶像是有性別性和類別性的。
2.藝術偶像有很強的動作性。藝術偶像具有很強的動作性,動作性是指藝術行為和其作品表現的懸念性。如薩滿的傳承,薩滿傳承不是世襲的,而是用各種奇特的方式鑒定其有無當薩滿的資格,通過一段艱苦的學習和特定的考驗儀式,才成為新薩滿。這個過程是人們重新確定一個“偶像的具體化體現者”的過程。確定新的薩滿有多種方式:老薩滿用神驗的方式來選定接替人。如黑龍江富裕縣三家子鄉的薩滿年邁以后,想尋找接替人,便把族中男女青年聚于一室,男坐南炕,女坐北炕。老薩滿焚香在兩炕中間搖晃,一時香煙彌漫,誰被煙熏發抖,乃至昏暈,老薩滿便選定他當接替人。孩童有病難治,其家長祈神保佑,并許愿如病愈則當薩滿,侍候神祖,如孩童病愈,經族人同意,便可去學薩滿。由族人推選,一般都推選幾個品貌端正,口齒伶俐,敏慧好學的青年跟本姓薩滿學,學習優者,并通過了考驗,方成為新薩滿。
新薩滿出現的過程所具有的藝術行為的動作性,充分體現在老薩滿的搖晃焚香,被煙熏而發抖、昏暈的男女青年,以及久病不愈者因突然外出而神志清醒等等的表現之中。而確定新薩滿的藝術行為過程之后的結果,卻是帶有極大的懸念性的,這個藝術作品的最終結局是每個人都在期待的,也是每個人所無法預知的結局。
3.藝術偶像有規定情境。藝術偶像具有規定情境,“規定情境”是理想中的完美情境,是對現實的否定。常見的薩滿服飾有神帽、神裙、七星褂、銅鏡等。神帽上多有鳥形模型、各種骨珠以及銅鏡、銅鈴等飾物。神帽上銅鏡代表日月星辰,帽頂的飛鳥象征其薩滿在宇宙間自由振飛,成為溝通天穹和人類的中介。帽沿的五彩飄帶象征著神鳥飛翔的雙翅。骨飾有野豬牙、鹿角以及獐熊等腳掌骨。豬牙象征勇猛,鹿角象征長壽,獐熊骨則意味著驅魔除邪。有些望族大姓的薩滿骨飾神衣重達百余斤。神裙代表云濤,七星褂象征星辰。而且,對各種不同的薩滿祭祀有著不同的時間、地點、祭祀陳設和禁忌等等。
以上的薩滿服飾便是“規定情境”的一個組成方面,服飾以及裝飾物的象征性是對情境的一種規定和象征性的再現,通感式地達到理想中的完美。
綜上所述,藝術偶像所具備的三個基本特征,通過作為人類藝術思想形成標志的藝術行為——巫術(薩滿)有充分體現。巫術是從遠古至今一直存在的藝術思想表達的語言方式,它運用了人的藝術性體能來表達思想,是具有唯一性的,也正是當下藝術作品的語言方式。一部好的藝術作品須像巫術一樣具備象征性、通感性以及視覺形象性,這樣才能使作品不會淪為機械模式化的大工業產品而毫無生命力,藝術精品應給后世留有再創造的余地和無限的想像空間。
(責任編輯:劉小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