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常生活中常可見到,有的人性情暴躁,極個別甚至在情緒激動與暴躁發作時發生中風的不幸后果,這是因為暴躁時血中兒茶酚胺增多,血壓升高,導致腦動脈瘤破裂。
醫學研究證明性格與中風、腦血栓的發生有一定的關系,中風患者與冠心病患者的性格特征非常相似,表現為:個性好強,容易激動,遇事急躁,難以自抑,過分自負,情緒緊張或者愛生悶氣,思慮過多,個性怪僻,不聽勸告。研究發現,急躁型中老年人患出血性中風的危險性是一般人的數倍。不同性格的人有各自獨特的情緒,而且人們控制情緒的方法也各有千秋。但一些消極的情緒是需要被正確排遣或者改善的,如有煩躁、抑郁、過于頑固等這些性格的朋友,應該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調節情緒呢?體育鍛煉也是有效途徑之一。選擇什么樣的健身方式,除了考慮年齡、生活環境等因素外,將個人的性格因素也加以考慮,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體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不同的運動項目,對心理所起的作用不同。現實生活中,有些人缺乏正常人擁有的心理調節和適應能力,或是表現出明顯的性格缺陷和情感缺陷,通過有針對性的運動,可以糾正不良性格缺陷,改善心理和精神狀態。
膽怯緊張型
有的人天性膽小,性格靦腆,與人交往時動輒害羞臉紅。這些人應多參加游泳、滑冰、空手道、單雙杠、跳箱等項目。這些項目要求人們不斷地克服膽怯心理,以勇敢、無畏的精神去戰勝困難,越過障礙。經過一個時期的鍛煉,膽子會變大,為人處世也就顯得從容自
然了。
多疑猶豫型
有的人多疑,對他人缺乏信任,處理事情不果斷。這些人可選擇乒乓球、網球、羽毛球、跳高、跳遠、擊劍、跨欄等項目。
這些項目要求運動者頭腦冷靜、思維敏捷、判斷準確、當機立斷,長期從事這些活動將有助于人走出多疑的思維模式。
急噪沖動型
有的人處世不夠冷靜沉著,易沖動急躁。這些人可選擇下象棋、打太極拳、練習健身氣功、長距離散步、游泳等項目。這類活動多屬靜態、單獨的運動,不會使情緒過于波動,有助于調節神經功能,增強自我控制能力。
內向孤獨型
有的人性格內向、孤僻,不合群,不善于與人交往,缺少競爭力。這些人應選擇籃球、排球、集體操、接力跑、拔河等團隊運動項目。
堅持參加這些集體項目的鍛煉,能增強自身活力和與人合作精神,逐漸改變性格。
耐心較差型
可以選擇跳繩、俯臥撐、廣播操、慢跑、快走等項目,進行鍛煉。在鍛煉前可以先規定必須完成的量,逐漸養成堅持不懈的品質和做事有頭有尾的習慣。
雖然不同的運動項目能夠幫助改善性格,但是長期鍛煉才有可能收到效果,因而,必須持之以恒。同時,每人還要根據自己的年齡、體質狀況、身體條件等因素選擇適宜的鍛煉項目,以免適得其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