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堅
中醫看病講究望、聞、問、切四診,表、里、寒、熱、虛、實、陰、陽八綱,在“望”的診斷過程中更看重舌苔的改變。古人稱“舌為心之苗”、“舌為脾胃之外候”。有經驗的中醫,總會透過舌象來了解和認識疾病的本質及發展。一般來說望舌要有順序,先看舌尖,再看舌中、舌側,最后看舌根部,同時看舌體(舌質)的色質和舌苔的厚薄、顏色等,然后根據病情開出處方。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發現,當人體衰老時,最先出現的信號之一往往是舌頭的僵硬。醫學研究表明,舌頭是大腦的先行器官,舌神經連接著大腦,由于人的舌頭與五臟六腑有著密切聯系,因此經常有意識地做做舌頭操,可以增強內臟功能,有助于治療高血壓、腦梗、哮喘、耳鳴、咽喉炎、失眠,還有防治口苦和口臭等作用。
筆者不揣淺陋,把這一舌頭操推薦給中老年同仁,具體操作如下:
1.吸氣時舌尖向上卷曲頂上腭,呼氣時有力叩齒6~8次;再吸氣時舌尖向下卷曲頂下腭,呼氣時有力叩齒6~8次,如是重復四遍。
2.吸氣時舌頭卷曲向左臉頰內側頂推,呼氣時舌頭回復,同時有力叩齒6~8次;吸氣時舌頭卷曲向右臉頰內側頂推,呼氣時舌頭回復,同時有力叩齒6~8次,如是重復四遍。
3.吸氣時舌尖頂壓上嘴唇內側,呼氣時舌頭回復,同時有力叩齒6~8次;吸氣時舌尖頂壓下嘴唇內側,呼氣時舌頭回復,同時有力叩齒6~8次,如是重復四遍。
4.吸氣時舌頭用力向嘴邊左外伸,呼氣時舌頭回復,然后有力叩齒6~8次;吸氣時舌頭用力向嘴邊右外伸,呼氣時回復,同時有力叩齒6~8次,如是重復
四遍。
5.吸氣時令舌頭向正前方使力伸出(如上圖),呼氣時舌頭回復,然后叩齒6~8次;再吸氣時令舌頭后縮,呼氣時有力叩齒6~8次,如是重復四遍。
6.吸氣時令舌尖由左下至右上在口腔內繞2~4圈,呼氣時有力叩齒6~8次;再吸氣時令舌尖由右下至左上在口腔內繞2~4圈,呼氣時有力叩齒6~8次,如是重復四遍。舌頭操全部做完,前后約5分鐘。
為了提高舌頭操的功效,再提示三點:
1.在做完每一節操后時而會有唾液溢出,便可隨時咽下。因為唾液中除了水之外,還含有淀粉酶、溶菌酶、過氧化物酶、氨基酸、免疫球蛋白A及鈉、鉀、鈣、鎂等,這些物質不僅能幫助消化吸收、改善糖代謝、中和胃酸、保護胃黏膜,還有殺菌、解毒作用。明代著名醫學家龔居中說得更具體:“津液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養神,在肺助氣,在腎生精,自然百骸暢通。”
2.“腎主骨,齒為骨之余”,經常叩齒對固齒強腎有益處,但叩齒的力度,應根據自己牙齒實際情況使力,且以盤牙相叩為主;
3.在做操時,倘若能保持雙目輕閉,人體放松,思想集中,怡然自得的狀態,則效果會更佳,請君不妨一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