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燦琳+李祎+王叔艷
摘 要:中國煤電之間的矛盾存在已久,是困擾其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文章利用博弈理論模型,對煤電聯營和煤電價格聯動機制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在市場化改革中,煤電企業實行聯營和價格聯動將有助于電力成本的降低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目前我國電力市場需求大于供給的矛盾??梢婋娒菏袌龌聦嵭忻弘娐摖I和價格聯動機制的重要性。
關鍵詞:博弈;煤電聯營;價格聯動
煤炭、電力是我國支撐國民經濟的重要的基礎行業。煤炭是我國的基礎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費的70%左右,電煤占消費總量的一半以上,是煤炭消費的主體。2003年年底,我國首次出現了煤慌,到2009年有凈出口國變為凈進口國。我國從世界第二大煤炭出口國變成第一大煤炭進口國。“市場煤”和“計劃電”的雙軌制價格使得發電企業成本不可控,收益受限甚至出現長期虧損現象,使企業不堪重負。我國將建立一系列電煤產運需銜接的新機制,全面實現電煤市場化。
Joskow,運用交易費用理論,采用實證分析的方法,對美國煤電企業的縱向交易關系進行分析,認為雖然坑口電廠的煤炭供應安排應首選縱向一體化,以此來實現交易成本的最小化,但由于規則制度的限制、煤炭供應商的市場勢力以及縱向一體化的不經濟性,可能會使得長期合同比縱向一體化更有吸引力。[1]Joseph P.Fuhr(1990)針對美國電力市場的研究指出,煤電企業的縱向一體化,可能造成煤炭企業生產率降低;同時,縱向一體化后有明顯收益時還是應當實行縱向一體化。丁志華、趙杰、周華梅[2],基于VEC模型對對煤炭價格的因素進行實證分析。表明主要有第二產業產值、國內生產總值、零售物價指數、電力價格指數、煤炭成本和煤炭供給。這些變量對構成煤炭價格檢驗模型的精準度較高,能過較好的解釋煤炭價格的變化。煤炭價格指數幾乎圍繞零售價格指數上下波動,電力的生產大小將影響我國煤炭的供應,進而影響價格。徐鳴哲、劉麗麗等基于雙重加價模型對煤炭價格聯動進行分析,認為煤電聯動只是短期內掩蓋了煤電運行機制的內在矛盾,煤電沖突的根源在于煤炭與電力體制改革非同步性所致的煤電縱向價格雙軌制,解決這一問題是電力市場化改革與煤電縱向一體化。綜合以上看來,學者們認為在煤電矛盾長期存在下,煤電縱向一體化和電力市場化都將是解決者這一矛盾的權宜之計。
“煤炭為主體,電力為中心”是我國能源工業發展的基本方針,同時電力又是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保障。因此針對電煤市場化改革中的煤電聯營和煤電價格聯動機制進行博弈分析,得出一個雙贏的結果。
1 煤炭、電力行業的博弈分析
1.1 煤電企業聯營博弈的模型建立
模型假定: 煤炭和電力企業都是“理性人”,在這場博弈中,煤電市場化,將有市場來進行資源配置,只存在煤炭和電力兩個主體之間的博弈。這個博弈中參與人的行動集合是“共同知識”,即煤炭企業知道自己的和電力企業的行動集合,電力企業知道自己的和煤炭企業的行動集合。同時這一博弈是一個完全信息下的動態博弈。據目前煤炭和電力企業的行業狀況,煤電行業利益分配不均,各自為政。煤炭企業可根據市場調整煤炭產量和價格,成本可控,而電力企業所需的動力煤沒有替代品可以替代,上網電價受控制,以致成本波動較大,風險增加。因此,根據當前市場狀況假定:各自都采取不聯營戰略的情況下電力和煤炭企業的收益分別為RA和RB。雙方都選擇聯營戰略,則電力和煤炭企業由于交易成本減少等原因將會使得電力和煤炭企業所得的收益分別增加Ra和Rb,但雙方必須付出一定的成本C。電力企業的收益為:
uA(聯營)=RA+Ra-C。煤炭企業的收益為:uB(聯營)=RB+Rb-C。若一方采取聯營,而另一方不聯營,則聯營方將為說服不聯營方而花費一定的協調成本D。即:當電力企業聯營煤炭企業不聯營時,電力企業的收益為uA(不聯營)=RA-D,煤炭企業的收益為:uB(聯營)=RB。當電力企業不聯營,煤炭企業聯營時,電力企業的收益為uA(不聯營)=RA,煤炭企業的收益為uB(聯營)=RB-D。(4)由于在電煤市場上,電力企業處于虧損狀態,電力企業想改變這種狀態,固然選擇先行動,因此博弈的戰略表述式如表1:
(1)當Ra-C>0,Rb-C>0時,該博弈有四個純戰略納什均衡,此博弈是一個完美信息博弈,根據逆向歸納法剔除劣戰略可知(聯營,{聯營,不聯營})和(不聯營,{聯營,不聯營})為該博弈的兩個子博弈精煉納什均衡。均衡結果為(聯營,聯營)和(不聯營,不聯營)。
(2)當Ra-C<0,Rb-C<0時,(不聯營,{不聯營,不聯營})為該博弈唯一的子博弈精煉納什均衡,均衡結果(不聯營,不聯營)。
(3)當Ra-C>0,Rb-C<0時,該博弈有兩個純戰略納什均衡,(不聯營,{聯營,不聯營}和(不聯營,{不聯營,不聯營}),但只有唯一的子博弈精煉納什均衡(不聯營,{不聯營,不聯營}),均衡結果為(不聯營,不聯營)。
(4)當Ra-C<0,Rb-C>0時,該博弈有兩個純戰略納什均衡,但只有唯一的子博弈精煉納什均衡(不聯營,{聯營,不聯營}),均衡結果為(不聯營,不聯營)。
當Ra-C=0,Rb-C=0的情況基本不會發生,在此就不做考慮了。所以煤電企業有兩種均衡結果(聯營,聯營)和(不聯營,不聯營),而哪種結果出現將取決于雙方之間聯營后的收益是否增加和雙方的態度。
1.2 煤電價格聯動機制的博弈分析
模型假設:假定市場上只有煤炭和電力兩家企業,雙方都是理性的。煤炭企業可以根據市場需求調整銷售給電力企業的煤炭價格,可選擇提價和不提價。在煤電市場化下,電力企業實行煤電價格聯動。根據市場需求和自身發電成本對上網電價進行調整,可選擇提價和不提價。參與人行動有先后,后行動者在行動前能觀測到先行動者的行動,即該博弈為完全信息下的動態博弈。同時根據市場情況假定煤炭企業原以較低價格向電力企業銷售電煤,但由于市場需求的增加和生產成本的變化,煤炭企業將逐步提高銷售價格。進而電力企業成本增加調高電價。因此在這場博弈中煤炭企業先行動,電力企業根據其決策后再行動。設定初始狀態:煤炭和電力企業各自的收益分別為a和b。實行煤電價格聯動機制后,煤炭和電力企業都選擇不提價,雙方收益不變。當煤炭企業不提價電力企業提價,由于電力的需求隨著價格提高而減少則對電煤的需求也隨之減少,煤炭企業的收益為a1,且a1b。當煤炭企業提價電力企業不提價,煤炭企業收益增加,電力企業收益減少,電力企業減少的收益將轉移給煤炭企業。煤炭企業收益a2,且a2>a>a1電力企業收益為b2,且b2
由表2可以看出該博弈有兩個純戰略納什均衡,分別為(提價,{不提價,提價})和(提價,{提價,提價})。納什均衡(提價,{提價,提價})的均衡結果是(提價,提價),即:煤炭企業選擇提價時,電力企業觀測到煤炭企業提價后也選擇提價,盡管這個結果(提價,提價)似乎是合理的,但此均衡本身不合理。因為,當煤炭企業不提價時,由于受價格聯動政策的限制,電力企業并不能隨意提高電價。該博弈的唯一的子博弈精煉納什均衡是(提價,{不提價,提價}),其均衡結果為(提價,提價),即:煤炭企業選擇提價,電力企業觀測到煤炭企業選擇提價后也選擇提價。
煤電聯營博弈看來,該博弈有兩個均衡結果(不聯營,不聯營)和(聯營,聯營)。如果雙方都選擇不聯營,各自的收益將不會有所變化。若雙方都有意愿選擇聯營,或許雙方的收益都將會有所提高,這對于化解煤電企業間的矛盾也有所幫助,更有利于經濟的健康發展。
2 結論和建議
2.1 結論
煤電企業都是理性的,都能做出理性的選擇。在煤電聯營博弈中,電力企業選擇聯營,煤炭企業也會選擇聯營;電力企業選擇不聯營,煤炭企業也選擇不聯營。而哪一種結果出現,這取決于雙方各自聯營后的收 。因此,要推進煤電聯營關鍵在于怎樣合理的分配雙方的收益和怎樣降低成本。完全信息動態博弈下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的博弈表明,煤炭企業先行動,均衡結果為煤炭企業選擇提價,電力企業隨后也會選擇提價。這符合市場經濟的原則,由市場供求關系和生產成本決定價格。煤電的價格聯動能緩解電力企業的成本壓力。煤電價格聯動具有必然的可行性,但有要防止煤電價格的螺旋式上漲,要在合作中保增長,保穩定。
2.2 建議
首先,政府完善相關的政策和措施,為煤電企業實現聯營和價格聯動機制提供政策支持。為更好的是實現煤電市場化,政府應積極鼓勵煤電企業聯營,以增加煤電企業聯營的收益和降低雙方為聯營而不出的成本。以此來促成聯營,增強自保能力。積極推進完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放寬對電力企業上網電價的限制,以降低電力企業生產成本,扭轉電力企業長期虧損的狀態。
其次,加強煤炭市場建設。逐步建立健全的區域煤炭市場和全國煤炭市場,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以全國煤炭交易中心為主體,開放的競爭的有序的煤炭交易市場,為電煤市場化改革提供比較完善的市場載體。
最后,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電力企業應在保證用電充足的同時,要努力進行技術創新和管理體制改革。對發電價格低的機組優先安排上網,促進企業改善管理,降低能耗和提高技術水平, 為實行競價上網改革探索經驗。
綜上,電煤市場化改革是一個復雜的,牽涉層面較廣的事情,只有各方面積極配合,各司其職,才能更好的完善電煤市場化改革,保證我國經濟的正常運行。
參考文獻
[1]齊鋒.基于制度基礎現的煤電縱向交易關系研究[J].北京:經濟研究參考,2012,6:51.
[2]丁志華,趙潔,周華梅.基于VEC模型的煤炭價格影響因素研究[J].經濟問題,2011,3:89.
作者簡介:徐燦琳(1989,8-),女,四川瀘縣人,成都理工大學國民經濟學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經濟管理研究。
由表2可以看出該博弈有兩個純戰略納什均衡,分別為(提價,{不提價,提價})和(提價,{提價,提價})。納什均衡(提價,{提價,提價})的均衡結果是(提價,提價),即:煤炭企業選擇提價時,電力企業觀測到煤炭企業提價后也選擇提價,盡管這個結果(提價,提價)似乎是合理的,但此均衡本身不合理。因為,當煤炭企業不提價時,由于受價格聯動政策的限制,電力企業并不能隨意提高電價。該博弈的唯一的子博弈精煉納什均衡是(提價,{不提價,提價}),其均衡結果為(提價,提價),即:煤炭企業選擇提價,電力企業觀測到煤炭企業選擇提價后也選擇提價。
煤電聯營博弈看來,該博弈有兩個均衡結果(不聯營,不聯營)和(聯營,聯營)。如果雙方都選擇不聯營,各自的收益將不會有所變化。若雙方都有意愿選擇聯營,或許雙方的收益都將會有所提高,這對于化解煤電企業間的矛盾也有所幫助,更有利于經濟的健康發展。
2 結論和建議
2.1 結論
煤電企業都是理性的,都能做出理性的選擇。在煤電聯營博弈中,電力企業選擇聯營,煤炭企業也會選擇聯營;電力企業選擇不聯營,煤炭企業也選擇不聯營。而哪一種結果出現,這取決于雙方各自聯營后的收 。因此,要推進煤電聯營關鍵在于怎樣合理的分配雙方的收益和怎樣降低成本。完全信息動態博弈下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的博弈表明,煤炭企業先行動,均衡結果為煤炭企業選擇提價,電力企業隨后也會選擇提價。這符合市場經濟的原則,由市場供求關系和生產成本決定價格。煤電的價格聯動能緩解電力企業的成本壓力。煤電價格聯動具有必然的可行性,但有要防止煤電價格的螺旋式上漲,要在合作中保增長,保穩定。
2.2 建議
首先,政府完善相關的政策和措施,為煤電企業實現聯營和價格聯動機制提供政策支持。為更好的是實現煤電市場化,政府應積極鼓勵煤電企業聯營,以增加煤電企業聯營的收益和降低雙方為聯營而不出的成本。以此來促成聯營,增強自保能力。積極推進完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放寬對電力企業上網電價的限制,以降低電力企業生產成本,扭轉電力企業長期虧損的狀態。
其次,加強煤炭市場建設。逐步建立健全的區域煤炭市場和全國煤炭市場,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以全國煤炭交易中心為主體,開放的競爭的有序的煤炭交易市場,為電煤市場化改革提供比較完善的市場載體。
最后,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電力企業應在保證用電充足的同時,要努力進行技術創新和管理體制改革。對發電價格低的機組優先安排上網,促進企業改善管理,降低能耗和提高技術水平, 為實行競價上網改革探索經驗。
綜上,電煤市場化改革是一個復雜的,牽涉層面較廣的事情,只有各方面積極配合,各司其職,才能更好的完善電煤市場化改革,保證我國經濟的正常運行。
參考文獻
[1]齊鋒.基于制度基礎現的煤電縱向交易關系研究[J].北京:經濟研究參考,2012,6:51.
[2]丁志華,趙潔,周華梅.基于VEC模型的煤炭價格影響因素研究[J].經濟問題,2011,3:89.
作者簡介:徐燦琳(1989,8-),女,四川瀘縣人,成都理工大學國民經濟學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經濟管理研究。
由表2可以看出該博弈有兩個純戰略納什均衡,分別為(提價,{不提價,提價})和(提價,{提價,提價})。納什均衡(提價,{提價,提價})的均衡結果是(提價,提價),即:煤炭企業選擇提價時,電力企業觀測到煤炭企業提價后也選擇提價,盡管這個結果(提價,提價)似乎是合理的,但此均衡本身不合理。因為,當煤炭企業不提價時,由于受價格聯動政策的限制,電力企業并不能隨意提高電價。該博弈的唯一的子博弈精煉納什均衡是(提價,{不提價,提價}),其均衡結果為(提價,提價),即:煤炭企業選擇提價,電力企業觀測到煤炭企業選擇提價后也選擇提價。
煤電聯營博弈看來,該博弈有兩個均衡結果(不聯營,不聯營)和(聯營,聯營)。如果雙方都選擇不聯營,各自的收益將不會有所變化。若雙方都有意愿選擇聯營,或許雙方的收益都將會有所提高,這對于化解煤電企業間的矛盾也有所幫助,更有利于經濟的健康發展。
2 結論和建議
2.1 結論
煤電企業都是理性的,都能做出理性的選擇。在煤電聯營博弈中,電力企業選擇聯營,煤炭企業也會選擇聯營;電力企業選擇不聯營,煤炭企業也選擇不聯營。而哪一種結果出現,這取決于雙方各自聯營后的收 。因此,要推進煤電聯營關鍵在于怎樣合理的分配雙方的收益和怎樣降低成本。完全信息動態博弈下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的博弈表明,煤炭企業先行動,均衡結果為煤炭企業選擇提價,電力企業隨后也會選擇提價。這符合市場經濟的原則,由市場供求關系和生產成本決定價格。煤電的價格聯動能緩解電力企業的成本壓力。煤電價格聯動具有必然的可行性,但有要防止煤電價格的螺旋式上漲,要在合作中保增長,保穩定。
2.2 建議
首先,政府完善相關的政策和措施,為煤電企業實現聯營和價格聯動機制提供政策支持。為更好的是實現煤電市場化,政府應積極鼓勵煤電企業聯營,以增加煤電企業聯營的收益和降低雙方為聯營而不出的成本。以此來促成聯營,增強自保能力。積極推進完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放寬對電力企業上網電價的限制,以降低電力企業生產成本,扭轉電力企業長期虧損的狀態。
其次,加強煤炭市場建設。逐步建立健全的區域煤炭市場和全國煤炭市場,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以全國煤炭交易中心為主體,開放的競爭的有序的煤炭交易市場,為電煤市場化改革提供比較完善的市場載體。
最后,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電力企業應在保證用電充足的同時,要努力進行技術創新和管理體制改革。對發電價格低的機組優先安排上網,促進企業改善管理,降低能耗和提高技術水平, 為實行競價上網改革探索經驗。
綜上,電煤市場化改革是一個復雜的,牽涉層面較廣的事情,只有各方面積極配合,各司其職,才能更好的完善電煤市場化改革,保證我國經濟的正常運行。
參考文獻
[1]齊鋒.基于制度基礎現的煤電縱向交易關系研究[J].北京:經濟研究參考,2012,6:51.
[2]丁志華,趙潔,周華梅.基于VEC模型的煤炭價格影響因素研究[J].經濟問題,2011,3:89.
作者簡介:徐燦琳(1989,8-),女,四川瀘縣人,成都理工大學國民經濟學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經濟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