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三梅
摘 要:如今我國經濟發展迅速,煤炭領域也在快速發展,煤炭內外貿巨大的交易量致使煤炭產品的品質成了交易的關鍵。文章闡述了目前我國煤炭檢測方面的制度,并對煤炭檢測制度未來的發展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標準化;煤炭檢測;發展需求
我們國家的煤炭資源較為豐厚,是中國能源礦產資源中重要的一個,跟其他國家相比能源消耗量占25%,尤其是近幾年,能明顯看到煤炭的銷售額度攀升很快,大規模的被運用到發電、冶金、化工、建材等行業。在社會不斷進步的過程中,由于煤碳的需求量大幅度的增加,而導致使煤炭產品的品質出現了問題,這就更加突出了煤炭行業審核檢驗工作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我國相關的質檢人員經過長時間對煤炭資源種類的研究檢測分析,充分對煤炭質量、煤質測量設備和編制修訂進行了嚴格審查,認真執行好本職工作,使我國煤炭檢測一直處于高標準嚴要求的工作狀態,為煤炭事業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以下是對我國煤炭檢測以及未來趨勢動向做出一定的說明,希望能夠給煤碳檢測人員帶來幫助。
1 煤炭檢測方法標準化
1.1 標準的發展
煤炭的開發和生產都必須要有相關的檢測程序,檢測程序也必須要正規合法,合理的管制體系是發展現代化生產的基礎,也是最為關鍵的因素之一。我國煤炭檢測合理化發展大體有三個部分,分別是初始期、發展中和未來發展趨勢全球化,下面是對這三個部分進行具體說明:
1.1.1 初始期:指的是20世紀60到70年代之間所出現的最初的檢測規定,由于當時只是剛剛認識到應該有這方面的規定,所以規定的內容條例也就很簡單。
1.1.2 發展中:指的是20世紀70到80年代之間的一段發展過程,在這一段過程中大量制定了相關準則,大概有四十多款條例規定,這一時期也就很好的為我國煤炭從采樣到制樣再到化驗,制定了一套比較正規的測量流程標準。
1.1.3 未來發展趨勢全球化:指的是20世紀80年代后期慢慢流行于全球化發展過程,在我們國家煤炭行業的不斷進步中,使得煤炭行業漸漸趨于國際化全球化發展行列,慢慢的往全球化檢測標準靠近,以國際標準定為本國的發展前進的方向,并且不斷的策劃制訂了適合于我國的煤炭方面的監察管制系統,逐步接近國際化準則,全面配合國際標準化組織的修改制訂方案,與此同時還踴躍的研究國際標準化組織中不完全的規則制定。直至2005年期間,國家就煤炭行業的質檢規定達到56項規定,基本規定有30多項。而這也讓我國在煤炭事業發展過程中標準化數量遠遠多于國際標準化組織,技術專業水平也不低于國際標準化組織,個別的標準化制定跟別國相比也是名列前茅的。
早于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們國家的煤炭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就已經屬于國際標準化組織固體礦物燃料技術委員會(ISO/TC27)國內歸口單位,從五十年代初期就從事煤炭檢驗和相關規定的制訂修訂以及煤炭檢測設備的審定工作。一直代表我國出席國際標準化組織舉辦的活動,每隔兩年讓專業人員參與國際標準化組織舉行的會議,緊跟國際標準化組織的步伐,及時抓住細微改變,積極踴躍的更加仔細的融入到國際標準制訂修訂的事務里去,如此會給我們國家的煤炭事業更好的發展帶來至關重要的作用。
1.2 標準的宣貫和實施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凡事都需要有一定的尺度和標準,正確合理的標準化規定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不能夠沒有的基本原則,規定是樹立于每個國家的一桿秤,是社會穩定的天平,現代社會需要標準,有了明確的標準規定才能使一系列的工作、活動、生活正常穩定的運轉,而且標準化的規定也是需要符合國家法律批準認可的。
標準的本身不會帶來利益,可是它卻能使效益最大化,能增強工作效率,讓商品的開發生產合理可靠。我國煤炭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長時間以來一直在不斷的加強標準的宣貫力度,歸根結底就是想讓標準的宣貫體系具體到每一個崗位,深入到每一個角落,讓履行標準的人們清楚知道標準的指示,控制標準的修訂變更和方向。
標準與現今的社會經濟發展有著十分密切的關聯,一旦在煤炭交易合同中加入實行標準,那么這些標準就屬于這份合同中牢不可破必須遵守的規定,能夠在貿易過程中避免很多風險和問題。我們都知道,煤炭的交易規模、數量以及金額都是非常巨大的,合同中所設立的指數、規格以及標準都是導致交易能否正常進行的主要因素,合同的設立不光是屬于牽制雙方的法律依據,它所需的技術要求比較多,并且還會直接左右交易的效益。因此,必須要全面理解以及做到能熟練運用標準的內容,然后將標準內容融入到合同條款交易過程中,這也是煤炭交易中使用技術手段的戰略部署。因此標準的宣貫和學習是非常有必要的,也需要煤炭行業人員足夠的重視,讓更多的人去學習,從而讓標準得以較有利的為人們服務。
2 煤炭檢測方法標準化的發展和展望
2.1 與國際接軌,規范運行
如今我國已成功進入到世界貿易組織行列,這也使煤炭的進出口不斷加大,與此同時也一定要加強煤炭質量的監管,使我們國家輸出的產品得到保證和認可,監管的效率要跟得上國際的腳步和標準。我國現在擁有相當多的煤質檢測實驗室,可是其中還存在著一些缺點,比如各個檢驗部門缺乏溝通和探討,煤炭檢測也需要一定的改革創新,從而更好的提高檢驗品質。為了讓煤炭檢驗充分的具有正規化和國際化的標準,重點要從第三方檢驗抓起,所謂第三方是指置身于買賣利益關系之外獨立的機構或人員,我們要使其在煤炭貿易中占據決定性地位,為了煤炭貿易的有利發展在買方與買方中間起到公正權威的作用。
2.2 發展自動化儀器
有了科學的標準和技術人才,還需要有科學與自動化相結合的儀器設備。煤炭檢測技術委員會秘書處設在國家煤檢中心,從20世紀70年起開始進行煤炭分析試驗方法及其儀器的標準化工作,煤質分析專用儀器設備與煤炭分析標準方法密不可分,儀器是為方法服務的,是實現方法的必要設備。煤炭檢測方法和專用儀器應相互結合,希望各煤質分析專用儀器生產廠商參與到標準化工作中來,讓生產和使用部門共同來提高儀器質量,更好地為煤炭檢測標準化服務。將煤質分析儀器及其標準化工作與煤炭檢測方法標準化有機地結合起來,將會給我國的煤炭檢測方法標準化工作帶來更好的發展,促使煤質分析化學或物理方法逐步走向儀器化、自動化,從而提高我國煤炭檢測的技術水平。
2.3 進一步研制煤質分析標準物質
標準物質和標準樣品作為物理和化學測量的一種量值作為參考基準,在國內外分析檢測領域越來越受到重視,國際標準化組織不斷有相關的政策出臺。我國也非常重視這項工作的發展。近20年來,已有近6000種標準樣品和標準物質研制成功,并已投入市場。
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國家煤檢中心開始研制煤炭分析標準物質,到目前為止,已研制出30多種國家一級標準物質,其中煤物理特性和化學成分分析標準13種,煤中砷、磷、氯、氟分析標準物質9種,煤的哈氏可磨性標準物質一套4種,煤灰熔融性標準物質1種,煤灰成分分析標準物質6種,現已得到廣泛應用。這些標準物質在煤質分析中是不可缺少的,多年來它們在煤質分析中起到了量值傳遞的作用,確保了煤炭檢測結果的準確性。隨著在線煤質分析儀器的發展,研制生產在線分析儀專用標準樣品的需求已經越來越迫切,此外還有一些微量元素和特低硫標準物質等這些標準物質是目前市場所急需的。
2.4 進一步提高煤炭分析實驗室水平
一個實驗室的好與不好,主要看其具備的能力。近年來,國際上很重視實驗室的能力。從認證和認可的不同點可以看出,認證是第三方機構依據程序對產品、過程和服務符合規定的要求給予書面的保證(即合格證書),認可是權威機構對某一機構或某一個人有能力執行特定任務的正式承認。所以實驗室認可實際上是一種能力的認可,近年來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CNAS很重視實驗室的能力,已經連續多年委托國家煤檢中心代表CNAS組織全國性煤炭分析實驗室的能力驗證。一個實驗室如果不與外界交流,就不能很好提高實驗室的能力。要證實一個實驗室具備足夠的能力水平,需要多參加能力驗證,實驗室之間的比對,只有參加能力驗證和實驗室比對,才能找出實驗室的自身問題。目前CMA計量認證也特別重視各實驗室參加能力驗證的結果。
根據CNAS的要求,以及各實驗室越來越規范的管理,大家對參加能力驗證的認識也越來越高,2003年參加實驗室只有30多家,到2013年參加實驗室達到249家,能力驗證的重要性將會越來越被廣大實驗室所接受,因為比對性的能力驗證是一項國際通則,它是證明實驗室執行標準的一種具體體現,也是提高實驗室檢驗能力的一種方法。以后每年都會組織展開全國性的能力驗證工作,大家可以通過網絡查閱和報名。只有通過技術交流、能力驗證等交流活動,才能更好地提高廣大煤質分析實驗室的能力。煤炭檢測方法標準化工作對煤炭市場貿易和煤炭質量的監督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只有重視標準化工作,提高煤炭檢驗實驗室的能力,才能更好地規范市場,為市場服務,促進煤炭貿易公平公正和煤炭、電力、冶金等工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煤炭行業的發展給我國經濟發展所帶來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加強煤炭的監管是當前首要解決的問題之一。盡管我國如今的檢測技術有著明顯的進步,可是還是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市場經濟需要煤檢專業人員不斷研究出更高效的檢測方法。對于相關的檢測人員也需要加強標準方面的學習,提升工作水平和檢測技能,確保煤炭質量檢測的準確性,平時多多積累經驗,為我國煤炭檢測未來的發展盡出自己的一份力,從而更好的推動煤炭檢測工作的穩固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鳳英.淺析標準物質煤炭檢驗中的應用與探討[J].科技風,2012(10).
[2]吳雪,張太平,吳漢炯.煤的工業分析方法及其測定儀器的發展[J].煤質技術,2008(05).
[3]王龍,李現紅,徐陽.煤質分析儀器及其計量標準研究現狀[J].工業計量,2012(S2).
[4]蘇彩珠,陳曉翔,黃文志,蔡英俊,鄭淑云.應用NIRS分析技術快速檢測煤炭質量[J].檢驗檢疫科學,2007(06).
[5]李剛.煤炭含量智能化檢測數據處理系統的設計與應用[D].電子科技大學,2012.
[6]張華.山西焦煤集團公司質量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D].山西大學,2009.
[7]肖鋒.基于偏最小二乘的近紅外煤質分析[D].浙江大學,2013.
[8]李英華.煤質分析應用技術指南[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