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燕 郭俊華
摘 要:隨著我國智能電網建設進程的不斷推進以及相應的居民遞增式階梯電價改革模式的提出,對電能表等相關電能計量工具的要求也隨之提高。智能電表由傳統電能表逐步發展起來,它在智能電網中是重要的智能終端。智能電表功能的擴充使得智能電表除了具有了雙向計量的基本功能以外,還具有分時分類計量.雙向通信、多種控制的功能。智能電表的大量使用將會使得智能電網的節能、高效、安全的性能得到更充分的體現。文章對智能電能表遠程與本地進行了比較分析。
關鍵詞:智能電能表;遠程;本地;功能;費控;檢測
前言
建立節約型社會提高能源可持續有效使用發展需要,即節能減排,電力從成本、效能、清潔、環保等考慮,多用電多付費原則,推行應用執行階梯電價。階梯電價基本方案原理是在不同定額階梯值里執行不同的階梯電價,達到等額電量值運行等額對應的階梯電價,月(年)消費電量愈高相對未執行階梯電價前支持的電費越高,從而實現公平合理的消費。
1 功能部分
1.1 遠程費控表功能
電費結算:電費的結算以當前電表月結算日電量減去上月結算日電量營銷系統進行結算。
費控功能:
(1)遠程費控。采集主站運行密鑰認證通過后實現對表計費控(拉合閘、報警、保電)功能。
(2)本地費控。現場專用掌機運行密鑰認證過后實現對表計費控(拉合閘、報警、保電)功能。
售電功能:不支持遠程和本地預付費售電功能。
電價變更:電價變更營銷系統依據采集主站采集電量及時有效自動結算,無時間差異。
事件記錄功能:支持表計停來電時間、開表蓋時間電量、拉合閘時間電量、編程清零時間電量記錄
1.2 本地費控表功能
電費結算:電費的結算以當前電表月結算日電量減去上月結算日電量電表本身和營銷系統進行結算。
費控功能:
(1)遠程費控。采集主站運行密鑰認證通過后實現對表計費控(拉合閘、報警、保電)功能。
(2)本地費控。
現場專用掌機運行密鑰認證過后實現對表計費控(拉合閘、報警、保電)功能。
電表本身滿足報警、拉合閘參數金額后實現電表費控功能。
售電功能:支持遠程和本地卡介質預付費售電功能。
電價變更:電表本身電價參數更新后方可執行新的電價,受采集主站效率等影響,部分電表需要安排工作人員現場更改電價。
事件記錄功能:支持表計購電充值時間金額、停來電時間、開表蓋時間電量、拉合閘時間電量、編程清零時間電量等記錄。
2 檢測部分
2.1 遠程費控表
常規檢測:依據電能表儀表檢測標準檢定合格。
費控檢測:電表遠程拉合閘、報警、保電費控檢測。
密鑰下裝:遠程密鑰下裝。
2.2 本地費控表
常規檢測:依據電能表儀表檢測標準檢定合格。
費控檢測:電表遠程拉合閘、報警、保電費控檢測;管理卡電表繼電器卡、增加電費卡、預置卡、密鑰下裝卡、密鑰恢復卡等卡測試。
密鑰下裝:本地密鑰下裝和遠程密鑰下裝,密鑰下裝順序錯誤現場無法正常充值售電。
3 售電部分
3.1 遠程費控表
目前運行營銷、采集系統實現正常收費,采集系統或現場服務管理終端遠程對電表在規定時限內后下發通斷電操作,實現電費及進回收,無須增加投資預付費等系統。
3.2 本地費控表
目前運行營銷、采集系統不能實現正常收費,軟件須增加售電管理系統,包括省級售電系統、發卡系統、測試系統,采集主站軟件增加開放電價參數下發窗口;硬件增加省級售電服務器、各市縣所增加售電終端機,包括柜臺讀卡器、自動繳費終端POS機等設備。
4 運維部分
4.1 遠程費控表
抄表:電量抄讀采集主站和人工結合實現電量回讀后轉存營銷系統結算電費。
電價:電價變更無須遠程下發,營銷系統調整即可。
收費:按現有模式大廳收費和人工催費。
催費:短信催費后超過規定時限后遠程對電表下發拉閘停電催費,實現電費及時回收。
維護:本月電量與上月電量核算運行正常基本匆須現場維護。
培訓:人員素質基本滿足檢測、抄表、售電、維護工作。
4.2 本地費控表
抄表:電量抄讀采集主站和人工結合實現電量回讀后轉存營銷系統結算電費,電表本身結算電費核算。
電價:電價變更采集主站遠程、現場服務終端現場下發變更電價。
收費:按現有模式大廳增加硬件和軟件設備實現正常售電收費。
催費:無須催費,存在電費結算異常人工催費和解釋。
維護:購電卡無法充值時運維人員現場反復指導配合客戶,異常無法充值有18種現象。
培訓:目前人員素質無法滿足檢測、抄表、售電、維護工作,需要對各市縣所人員集中反復培訓。
5 結束語
我國智能電表研究和推廣時間與國際基本同步,但由于受以下幾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智能電表技術與國外水平存在較大差距。一是核心技術缺失。高端市場基本被國外產品占領,使是國產品牌F芯片、電解電容、液晶顯示屏(LCD)等核心部件均采用國外產品或技術,自有技術支撐能力薄弱。二是生產廠家分散,直接導致研發力量不足,核心技術突破進展緩慢。但總體看來,智能電網建設為智能電表普遍應用提供了契機。而國外智能電表發展日臻成熟,相比之下,我國須從研究、制造、推廣等環節加大力度,推進智能電表產業化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