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勝先
摘 要:建筑業是我國重要的經濟發展支柱行業之一,不僅為我國宏觀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且還帶動了一批相關行業的發展,增加了就業的崗位,提高了人民的居住水平,活躍了居民消費市場。對于建筑行業發展所帶來的正面影響我們是有目共睹,但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具有兩面性,建筑行業中仍舊存在一些問題有待我們解決,例如工程質量問題,施工安全問題,環境問題等等,文章將逐一解析建筑施工領域目前存在的問題,并總結了幾項合理的改進措施僅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對于改進整個建筑行業的環境有所幫助。
關鍵詞:施工安全;管理;工程質量;環境污染
引言
建筑施工中最為常見的問題就是施工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施工中經常會出現由于安全管理不到位而引發的事故;施工質量問題也是近年來人們關注的一個重點;另外,施工中所引發的一系列負面效應也逐漸顯露出來,如環境問題,噪音問題等等。引發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要切實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就要對癥下藥,找出問題源頭,創造出一個更利于行業發展的新環境來。
1 施工安全領域存在的問題
1.1 建筑施工安全生產資金投入不足。建筑施工過程中,安全生產在資金投入上包括安全設施、安全防護用品、安全培訓、安全技術資料、安全意外保險等沒有得到落實或投入不足,不能滿足安全條件的需要,主要原因有:一些地區安全生產費用根本沒有按規定納入工程概算成本中。建設單位不按時撥付工程進度款,造成施工單位安全費用無法按時投入,安全條件無法保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沒有制定任何安全費用的有關管理辦法,導致建設主體單位鉆空子,無法保證安全條件。
1.2 安全生產把關不嚴。施工現場設施不齊全或滯后,安全條件惡劣。施工安全用品不合格。施工安全設施沒按規定進行安全檢測。施工安全檢查或巡查不嚴格或流于形式。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安全隱患整改落實不到位。施工安全教育、安全交底流于形式、沒逐級交底,針對性不強,不具體,不明確,不履行書面簽字記錄。安全危險源沒建立檔案,無控制、處理方法。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制度不健全,一些施工單位根本沒有制定救援預案或措施。
2 目前在我國建筑施工領域有待解決的難題
2.1 建筑施工引起的環境污染
建筑工程中的環境污染主要有噪音污染、泥漿污染、灰塵固體懸浮物污染、基坑開挖時對周圍環境的危害、光污染和固體廢棄物產生的污染。其中噪音是建筑施工中居民反應最強烈和常見的問題。據統計,在環境噪聲源中,建筑施工噪聲占5%,施工時打樁機的噪聲瞬間值超過90dB(A),混凝土澆搗時的噪聲達到80dB(A),可見施工噪音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而泥漿污染、灰塵固體懸浮物污染、基坑開挖時對周圍環境的危害、固體廢棄物產生的污染是比較傳統的污染;而光污染是近年來才提出的問題,城市建設中的光污染主要來源于建筑物表面釉面磚、磨光大理石、涂料,特別是玻璃幕墻等裝飾材料形成的反光。施工中電弧焊或閃光對接焊工作時發出的弧光也是重要的污染。強烈的反光和電弧會刺傷眼睛,引起視覺紊亂,甚至引起交通事故。同時這些也是施工現場引起火災的重要來源。
2.2 對施工危險的警惕性不高
建筑施工行業是一個具有高危險性的領域,每年,死于施工現場的人數都不在少數。施工中經常發生的事故主要有如下幾種:由于建筑結構不穩定而引發的坍塌事故;高空作業時不小心跌落造成的人員傷亡;施工設備安裝不到位引發的設備脫落事故;重物掉落引發的人身事故;電力施工中的人員電擊事故等等。施工事故產生的影響是極其惡劣的,輕則導致建筑物和設備損毀,耽誤工期,重則直接引發人身傷亡事故。究其事故原因分析,多分為兩種:一是管理人員監管不力,或對施工操作指揮不當引發的;二是施工人員疏忽大意,技術操作失誤或沒有采用合理的安全防護措施造成的。一旦發生事故,要立即進行人員的搶救,并同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要保護第一事故現場以進行后續的事故原因調查。
2.3 管理體系不夠完善
在傳統設備管理體系中,設備管理在設備的技術、經濟、管理三者關系方面,側重于技術管理,忽視經濟管理和組織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設備的維修方面,很少注意到設備全過程的管理,并把設計制造過程的管理與使用過程的管理嚴格區分開來,這種管理體系缺乏系統的觀點,因此也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還有就是因為現在的施工單位大部分是以包代管,管理制度相當不完善,導致出現安全問題,所以有的管理專家常說,所有的問題都是管理的問題。
2.4 施工質量不達標
施工質量是實現建筑行業發展的首要前提,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企業將施工質量問題拋在一邊,例如,技術管理工作缺乏有效落實,安排沒有任何經驗的外行人員來參與工程的內部施工,施工各環節質量監管不嚴等現象,這些問題如果不及時進行有效的解決,就成為后續施工事故發生的導火索。
3 樹立正確的指導思想,保證施工作業的有效開展
建筑企業需要樹立良好的施工管理理念,才能保證施工作業的有序進行。首先,企業的一切管理施工活動都要以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行業操作規范為前提,安全性是施工生產的首要原則;在施工管理中,要切實實行人性化管理原則,做好施工人員的安全防護工作,關注員工的實際需要,完善員工福利體系;其次,要在全體施工范圍內進行有效的思想和行為引導,從管理層人員到下屬施工人員都要樹立上下一心,攻堅克難的現代施工理念,培養員工之間相互協作與配合的精神,樹立積極向上的安全生產思想;再次,企業要重視員工尤其是施工一線人員的安全性培訓,鼓勵施工人員按照安全施工規范開展施工作業,將違規施工帶來的危害全面深入的剖析,使人員深刻意識到其所帶來的嚴重后果;最后,對于員工行為的規范和管理可以通過制定一些必要的獎懲措施和企業制度章程來實現。
4 如何完善施工管理體系
4.1 制定并弘揚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和管理制度,將安全生產意識宣傳到位,做到人人都能了解安全生產的重大意義,并將安全生產貫徹到實際行動中。
4.2 施工安全實現的首要條件就是要規范施工操作秩序,落實施工管理流程,追求人盡其力,物盡其用的原則,要科學制定施工作業流程,最大限度的發揮人力,設備和物料的作用,將三者協調統一。人員安排要根據其特點和施工水平配合以適合的崗位;設備的使用要制定合理的計劃,避免閑置或者超負荷運轉;物料的分配和使用也要合理安排,實現物料使用的便捷性和合理性,對于施工廢料要及時處理以免占用作業空間。
4.3 要充分發揮監理人員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施工的各項環節中,不僅要進行質量的掌控,還要將施工安全納入自身的管理范圍之內,這是提高工程安全管理質量的有效途徑。
4.4 加大施工人員的施工技術培訓力度,多數建筑事故發生的原因都是由于施工人員違規操作造成的,施工人員樹立安全生產的意識不僅是對自身安全的保障,更是對整個工程質量的負責。施工人員還要不斷提高自身施工技術水平,預防由于施工操作失誤帶來的危害。
4.5 對于施工過程中有可能存在的危害發生點,企業管理人員應該提前告知,以達到事前預防的目的。在施工作業前,要全面做好安全防護措施的檢查,避免發生意外。
5 結束語
要想創造一個更為健康有序的建筑業發展環境,就需要施工企業從根本上改變舊的施工管理思想,時刻將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放在第一位,樹立先進的管理理念,采用先進的管理手段。在此基礎上,還要實現統籌兼顧,解決施工過程中對于社會和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實現效益,社會和自然的有機統一。
參考文獻
[1]江見鯨.土木工程施工[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2]江見鯨.建筑工程管理與實務[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3]叢培經.工程項目管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