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收購雅士利、伊利投資輝山乳業,行業巨頭2013年動作頻頻,掀開了國產乳業新一輪重組兼并的風潮。產業資本頻出殺招,卻意外地帶動乳業富人身家齊齊暴漲。雅士利原大股東張利鈿家族50億元全盤退出,貝因美謝宏夫婦身家兩年翻了兩倍多。“單獨二胎”政策通過,將進一步推動行業整合。只是對于中小乳企的富人來說,事業與變現之間,該選哪個?
爆發于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成為國產奶粉至今仍未能拭去的產業污點。洋奶粉趁機加速攻城略地,國內眾多乳企的品牌和業績受到嚴重影響。這種受壓的痛苦勢能到了2013年呈現出一種集中的反彈,國產乳業的格局正在政府及產業的雙重作用下,經歷著劇烈的調整優化。在這個風波頻起的江湖里,不少富人的身家卻在2014年經歷了大幅上揚。
并購大戲頻頻上演
并購是2013年國產乳業的核心關鍵詞。一方面政府加大力度扶持國內乳企,并推出一系列政策鼓勵乳企的兼并重組。另一方面,2013年國內乳業經歷了嚴重的“奶荒”,奶源競爭促使乳企龍頭加大力度布局上游,強強聯合以完善全產業鏈。在政策導向與布局全產業鏈的雙輪驅動下,2013年國內乳品行業掀起了并購大潮。乳企龍頭進一步搶占市場份額,而中小乳企正面臨被淘汰或被收購的命運。
2013年6月蒙牛乳業(02319.HK)收購雅士利國際(01230.HK)成為當年最大一宗乳業并購案。蒙牛以124.6億港元收購雅士利全部股份,從而快速切入嬰幼兒奶粉市場,彌補其奶粉業務上的短板。而雅士利原大股東張利鈿家族將所持股份全部轉讓,張利鈿本人雖然仍繼續擔任雅士利總裁一職,但雅士利的董事會已全面換血為蒙牛系高管。在本屆“新財富500富人榜”榜單中,張利鈿以50億元財富上榜。
2013年,國內奶源的緊缺導致牛奶價格一路上漲,很多乳企開始采用進口奶源,而新西蘭的“肉毒桿菌”事件又導致進口奶粉的受限。國內與國外的兩面夾擊造成整個行業陷入“奶荒”,奶源市場成為各個乳企爭奪的熱點。2013年5月,蒙牛宣布以32億港元增持現代牧業(01117.HK)股份,并以28%的持股比例成為后者最大的單一股東。現代牧業是國內最大的奶牛養殖企業,蒙牛將其收入囊中,既能保障對奶源穩定的控制力,也有助于發揮其打造高端奶源的野心,為提升產品質量鏈落下了一枚重要的棋子。
無獨有偶,另一乳企巨頭伊利股份(600887)于2013年9月通過其在香港的全資子公司伊利國際投資輝山乳業(06863.HK),投資額約5000萬美元,伊利希望以此穩定東北地區的原料奶供應。作為遼寧省最大液態奶生產商,輝山乳業自身已建立了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并擁有國內第二大的奶牛群。其于2013年9月成功在港交所上市,順利募集資金13億美元,隨后于2014年4月再次豪擲6億元引入澳洲3萬頭奶牛。截至2013年9月底,輝山乳業的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楊凱擁有公司51.26%的股份,其以156億元的財富位列2014年度“新財富500富人榜”第53名。
與蒙牛、伊利并購上游企業不同,國產嬰幼兒奶粉領軍企業貝因美(002570)選擇自建牧場以穩定奶源。2013年,貝因美兩次共投資6.3億元加碼奶源基地建設,公司凈利潤增長41.4%至7.2億元。其創始人謝宏和王卉夫婦這兩年身家暴漲,2012年兩人首次入榜時僅為495位,彼時身家22億元,如今其財富值已刷新至77.6億元,跳漲兩倍有余,名次也大幅攀升至2014年的第160名。
不僅如此,飛鶴乳業收購陜西關山和吉林艾倍特乳業、圣元收購育嬰博士、合生元(01112.HK)收購長沙營可營養品等一系列事件,都表示國內乳企兼并整合的步伐正在加速。而企業的資產并購與重組等運作直接影響著市場對富人身家的評估。折射至本屆“新財富500富人榜”榜單中,合生元的羅飛和羅云兄弟以148.9億元的財富位列第60名,2013年他們僅排在228名。
在對國內中小乳企并購的同時,龍頭乳企還實施“走出去”戰略,開展海外并購進而提升國際競爭力。例如,蒙牛與國際乳業巨頭達能集團簽署合作協議,伊利與美國最大牛奶公司DFA以及意大利乳制品生產商斯嘉達進行戰略合作等等。
政策導向加速行業整合
食品安全問題及洋奶粉的入侵,給了國內乳業致命的打擊,收復消費者信心失地更是難上加難。而在2013年政府打出的“組合拳”正逐步發揮重要作用。首先,為了提振國產奶粉競爭力及消費者信心,政府制定了《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及《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等監管條例。
扶持龍頭企業以兼并重組的方式做大做強是另一個重點。2013年6月頒布的《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方案》中,工信部計劃在未來兩年內培育10家年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的大型乳企集團,將行業集中度提高到70%以上,并且將淘汰一批不合格的乳企,到2018年,將目前的127家乳企減少到50家。
此外,不少省市已陸續通過“單獨二胎”政策,此舉將帶來超出以往年度的新生兒增量,從而刺激奶粉需求,這也為乳制品行業的整合增添新的催化劑。
在政策導向的推動下,未來國內乳業必將面臨一輪較大規模的行業整合。就目前乳制品行業的競爭格局來看,蒙牛、伊利等龍頭企業有望通過并購來完善產業鏈、穩固龍頭地位、進一步提升市場占有率。反之,中小企業則由于產品質量、銷售渠道等局限,將面臨更高的生存壓力。隨著相關政策的完善及行業標準的提高,這股兼并重組的潮流還將持續,形成以大帶小的產業格局。貝因美、輝山乳業等企業的經驗顯示,如能通過資本市場募集到發展資本,或可拿到一張通向未來的船票。而雅士利大股東的全盤出清,也不失為一種選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