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淚光柔弱中帶傷,慘白的月彎彎勾住過往。夜太漫長凝結成了霜,是誰在閣樓上冰冷地絕望。雨輕輕彈朱紅色的窗,我一生在紙上被風吹亂。夢在遠方化成一縷香,隨風飄散你的模樣……”
這首《菊花臺》或許是身陷囹圄的資本大鱷、中技系掌門人成清波此時心情的最好寫照。財富曾經來得那么快、那么容易,散去的時刻卻又如此茫然。成清波,一個草根出身的資本玩家,發跡于草莽時代的中國資本市場,在群雄逐鹿的舞臺上,時而長袖善舞,時而展露出剛猛雄姿,翻手為云覆手為雨、泥牛入海白鷺飛天;曲終之時卻倉惶失措、奪路狂奔,讓后來者嗟嘆不已。52歲的成清波,和他的中技系,或許都將化作中國資本市場長河中的一段讓人五味雜陳的回憶……
蹊蹺收購物華股份 中技系初具雛形
資料顯示,成清波1962年出生于湖北省恩施州鶴峰縣,大學畢業后回到家鄉在恩施鶴峰一中,任數學老師。也許是不甘寂寞,成清波通過考研走出大山,獲得中南財經大學碩士學位、美國西南國際大學博士學位。1994年,時年32歲的成清波來到深圳市蛇口招商局工作,后來進入上市公司——深圳市金田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財務經理。干了一段時間后,成清波選擇辭職,開始了創業生涯。而成立于1996年的深圳中技成為成清波資本運作的最重要平臺。
成立之初,深圳中技只有100萬元的注冊資本,僅有成清波和張紅英兩位股東,最早從事電腦銷售、電子信箱、信息服務及電腦軟件開發。深圳中技的膨脹從2001年開始。當年8月,公司法定代表人從張紅英變更為成清波,注冊資本從100萬元增至1300萬元。股東則由成清波持股40%、張紅英持股60%變更為北京國泰恒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股92.31%,張紅英持股7.69%。成清波則在2002年的1月出任國泰恒生的法人代表,同時深圳中技注冊資本再次增至4700萬元。此后數年,深圳中技多次增資,股東也小有變更,直到2008年12月,成清波實現對深圳中技的100%持股。
有媒體報道,國泰恒生原本是當時經貿委的下屬企業,但在企業改制的過程中被成清波控制。
對于成清波的原始發跡,市場普遍認為是股票投資,并且與中技系控制的上市公司ST成城前身物華股份前任董事長張玉琦有密切的關系。
2001年2月3日,物華股份與成清波的國泰恒生簽訂了一份借款協議,國泰恒生從物華股份借款4000萬,借款期限為一年。物華股份按20%的年利率收取費用。據媒體報道,這筆資金被轉入了成清波的弟弟成清濤任法定代表人的華龍證券深圳營業部,用于炒股及相關運作,獲利豐厚。2002年4月至8月,深圳中技接連收購吉林物資、吉林市供銷合作社、哈爾濱物資回收利用調劑貿易中心三家公司持有的物華股份合計21.57%股權,接近時任大股東中國再生資源開發公司持有的23.87%股權。其后,中再將1400萬法人股股權轉讓給深圳晉鑫源計算機技術有限公司,晉鑫源成為物華股份第二大股東,深圳中技則順理成章地成為其第一大股東。至此,成清波開始實際控制了第一家上市公司,中技系初具雛形。
耐人尋味的是,時任物華股份董事長的張玉琦因為中再將1400萬法人股股權轉讓涉嫌濫用職權而被判刑三年。
間接控制國恒鐵路 注入劣質資產
成功收購物華股份后,成清波控制了第一個上市公司資本運作平臺。也許看到了資本市場的機會,成清波一直希望涉足證券、信托行業。2003-2004年間,成清波曾試圖收購華豐信托、蔚深證券,但都沒有成功。
據媒體報道,截至2005年末,深圳中技合并總資產已經超過80億元。在當年胡潤富人榜上,成清波以12億身價排名第140名。
也正是在2005年末,深圳市國恒實業分別受讓林西縣經濟貿易委員會和內蒙古宏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有的內蒙宏峰9906.62萬股和5118.32萬股,成為內蒙宏峰第二大股東。而國恒實業則是深圳中技實際控制的公司。
2006年8月,深圳中技以4186萬元承債8.46億元受讓羅定(岑溪)鐵路公司83.44%股權。三個月后,深圳中技將中鐵(羅定)鐵路59%股權轉讓給內蒙宏峰,轉讓價格為4.11億元。深圳中技套現3億多元,內蒙宏峰后來也更名為國恒鐵路。
對于這次資產注入,當時市場就曾給予很多質疑,認為是深圳中技將劣質資產高價賣給上市公司。但與此同時,成清波也收獲了不少光環,甚至被稱為“民營鐵路第一人”。
2006年12月,鶴峰縣委、縣政府發出倡議書,要求各行各業向成清波學習。倡議書說,作為從鶴峰大山走出去的商界精英,成清波在外代表鶴峰的形象,是鶴峰人民的驕傲。
因為國恒鐵路實際控制人披露遭市場質疑的問題,在2009年11月,深交所公司管理部就曾約見公司相關人士。然而,即使如此,公司在2009年底還成功進行了一次巨額定增融資,而這也為此后國恒鐵路數億資金“蒸發”埋下了伏筆。
曲線入主四維控股 中技系巔峰時刻
已經控制兩家上市公司的成清波并不滿足,他又將目光盯上了四維控股。2006年以來,四維控股的股權就出現頻繁更迭,引起市場關注和質疑,而成清波的中技系屢屢藏身其后。
2008年11月,四維控股公告稱,其第二大股東重慶輕紡控股(集團)公司與深圳益峰源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以每股2.5元的價格將其持有的公司7152萬股有限售條件股份(占總股本的18.94%)全部轉讓給深圳益峰源,轉讓總金額1.79億元,這意味著深圳中技成功入主四維控股。
至此,深圳中技已經直接或間接操盤三家上市公司,中技系也成為資本市場中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按照當時的媒體報道,深圳中技作為成清波資本運作的重要平臺,主要以收費物業類資產和國家公用事業為投資方向,涉及行業包括收費物業類資產經營、公用事業、光電高科技、城市客運等。其中,在收費物業類領域,深圳中技旗下擁有中技科技、成城發、成城達、成城園、北京華佳等子公司,擁有超過16萬平方米的商業物業和20萬平方米的工業廠房。在公用事業領域,深圳中技不僅投資了水電、風電等再生清潔能源及綜合利用礦業灰渣的煤礦石發電項目,且在基礎設施領域有大量投資。在城市客運領域,深圳中技所屬企業在深圳運營著200余部出租小汽車。
盡管已經成為A股市場中民營資本的重要力量,但成清波格外低調,堅持不在任何一家上市公司任職,媒體雖多有報道,但卻難以真正挖掘到成清波的內心世界。
對于四維控股的定位,成清波一度想將其打造成中技系的金融運作平臺,但最終沒能如愿。此后,四維控股變身國創能源,最終也難逃被ST的命運。而中技系則通過多次減持,退出第一大股東的位置。
資金鏈全面吃緊 中技系漸趨敗落
深圳中技控制的第四家上市公司是恒立實業。深圳中技曾通過關聯方深圳市傲盛霞實業有限公司借款給恒立實業,繼而通過債轉股成為該公司第一大股東。盡管傲盛霞此前被凍結的1600萬股股份被深圳羅湖區法院公開拍賣,但最終這一股份被深圳金清華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拍得,同屬中技實業關聯方。
“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這句古語用在成清波和他的中技系身上,并不為過。
成清波曾拿自己跟德隆對比。在他看來,德隆最主要的問題是項目不好,去搞一個空中樓閣的東西,遲早會有問題,負債率過高是民營企業倒掉的一個最主要原因。
然而,雖然成清波意識到了這些問題,但現實的情況是,盡管深圳中技巔峰之時控制四家上市公司,但這些公司普遍主業不佳,實力偏弱,更多的是在扮演中技系資本運作的棋子,難以支撐上市公司巨大的運營成本。在被中技系控制之后,這些上市公司的經營情況更是每況愈下,而“中技系”自身的資金鏈也越繃越緊。
2011年,中技系旗下四家上市公司除了成城股份勉強盈利外,均出現數千萬元的虧損(表1)。
從2012年開始,中技系資金鏈開始逐步呈現斷裂跡象。
有媒體報道,2011年7月,國聯信托曾與深圳中技簽訂一份貸款合同,貸款規模為7億元,期限2年,即2013年7月到期,主要用于深圳中技的天津銅鑼灣項目。但2012年4月,國聯信托就宣布該貸款違約。此外,幾乎在同一時間段,國聯信托還曾與亞星錨鏈發起設立2.5億元單一信托,貸款給深圳中技實業旗下華清電力的溇水江坪河水電站項目的建設,這筆貸款同樣逾期。
事實上,從2012年5月起,深圳中技的股權就被法院多次凍結。記者查閱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商事主體登記及備案信息顯示,福田區法院查封深圳中技工商登記資料,不得辦理變更手續,自2012年5月29日至2014年5月28日。此后,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查封成清波持有的100%深圳中技股權兩年,自2012年9月12日至2014年9月12日。
再后來,深圳中級的股權被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法院、杭州市下城區人民法院、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等多次輪候查封。
中技系的上市公司也不平靜。在2011年7月20日及2012年8月21日,國恒鐵路先后兩次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的規定和未依法披露涉訴等事項,證監會兩度對公司立案稽查。
危機爆發 成清波身陷囹圄
今年以來,中技系危機進一步發酵。
2014年1月8日,ST國恒原總經理蔣暉辭職。與此同時,深圳國恒持有的1.8億股,被強制賣給泰興市力元投資有限公司。此后,ST國恒的資金黑洞進一步浮出水面。
2月24日,ST國恒公告,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告知書》提到,公司2009年年報所述的投入羅岑鐵路項目資金中有2.92億元未投入羅岑鐵路項目;2010年、2011年的年報和半年報中,所述的投入羅岑鐵路項目資金中有4.95億元未投入;2012年半年報所述則有4.96億元未投入。
2014年5月22日、23日,ST成城、*ST國恒先后公告,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未按期披露年報,證監會對公司立案調查。
ST成城還披露稱,因國聯信托與中技實業、成清波公證債權文書糾紛一案,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決定將中技實業持有的ST成城2580 萬股股票劃撥至國聯信托名下以抵償所欠債務。此次劃撥之后,國聯信托將成為ST成城第一大股東,這意味著成清波將失去對成城的控制權。
6月12日,恒利實業公告,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
6月16日,市場即傳出成清波被拘捕的消息。次日,ST成城發布公告稱,成清波現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公司正對事情真實情況進行核實,待核實清楚后,再進行披露。此事是否會對本公司產生影響暫時無法估計,公司表示將對此事高度關注。從公告來看,并未對成清波被拘捕一事予以否認。
中技系的資金鏈到底有多大的窟窿?有媒體報道稱,中技系確定的違約債務就高達38億元。
有人說,中技系劣跡斑斑,有這種的結果也是“罪有應得”。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中技系的沉浮,也是中國民間資本“野蠻”生長的一個真實寫照。帶著原罪在艱難中創業,輾轉騰挪在夾縫中求生存。留給資本市場的,除了長長的嘆息之外,是否還有些發人深省的思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