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坐在書桌前,無論是世界的哪個角落,都擋不住網絡的“搜索”。以往很多人往往只知道國內一些本土化的網站。而現在旅行者的腳步越邁越大,對于酒店的預訂服務要求也更高了,一些國外網站如Agoda、Booking,相繼增設中文頁面,服務中國游客。
瞪大眼睛 防“陷阱”
許多用過Agoda的游客對它的報價方式很不認同。在報價頁面看到的只是酒店的凈價,而在支付頁面,才會顯示稅金/服務費(SVC)。專業人士解釋,作為一個國際交易平臺,Agoda 難免會觸及某些地區不同的稅務制度,這樣的方式對于后期的財務審賬及處理不同地區的制度碰撞有一個保護。SVC顯示在支付頁面,而不是報價頁面,應該是針對市場其他渠道采取的競爭手法。雖然如此,但其他到店付款的服務商提供的價格,是你到店才會知曉的當地額外需要支付的SVC。所以相對比來說,使用Agoda還是更好一些。只是在訂房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網站顯示價格是否包括稅金和服務費、提前付款是不是可以取消預訂、客房費用里是否含早餐等。
網上尋找熱情靠譜好房東
對于那些熱愛旅行的背包客來說,青年旅舍是他們的必選。《智慧旅行》作者“行走40國”是hostelworld.com的忠實用戶。旅行中,他幾乎每天會花上一個多小時在 hostelworld.com上預訂符合自己預算的旅館,他曾在以高消費聞名的冰島找到了每晚只需要 140 多元人民幣的青年旅舍,在蘇格蘭住教堂,每晚才80元。對他來說,在網上尋找價廉物美的青年旅舍,那簡直是一種幸福。
“ bnb ” ( Bed and Breakfast ) 風格的網站在近年來也逐漸受到游客的喜愛,這種更有社區互動感覺的網站為旅游人士和家有空房出租的房主提供了交流和選擇的平臺。
通過 Airbnb(空中食宿),馮先生在美國舊金山九曲花街的附近找到了合適的住處—— 一位美國老太太的家,每晚一百多美元,沒有稅金。獨居的房東喜歡跟客人聊天,大到中美兩國房價之比較,小到漁人碼頭哪一家的海鮮湯好喝。
Airbnb上很多網友的評價值得關注。這里的評價大多感性而生動,其中,對于房東的熱情好客的評價占了一大部分。客人與房東之間的相互尋找和相互信賴,可以說是Airbnb的魅力所在。通過注冊使用的 Facebook賬號以及過往客人的評價,讓接下來的用戶可以評估房東的可信度。一位資深的Airbnb使用者和研究者說,如果過往房客都給他好評的話,大概該房東是可以信賴的。因為Airbnb用戶都是個人而非商家,沒有精力和動力去找水軍刷好評。
競拍五星級大酒店
如果你是個骨灰級的旅者,相信你一定使用過Priceline。
與其他酒店預訂網站類似,對于希望按照某一種住宿條件或者某一指定品牌入住的客人,Priceline也提供傳統的酒店預訂服務,客人可以根據圖片、說明、地圖和客戶評論來選擇他們想要的酒店,并且按照公布的價格付款。但是,Priceline 所創立的“Name your own price ”( 客戶自我定價系統 ) 才是受到用戶追捧的魅力所在,被認為是網絡時代營銷模式的一場變革。
園藝作家、花園旅行家蔡丸子喜歡在Priceline上競拍,有好幾次拍到的五星酒店價格都很不錯,而且過程很有意思。在Priceline上競拍,沒有酒店名字,沒有價格,只有大致位置,酒店星級標準,完全根據自己的心理價位去競拍,24 小時內同等地區,同等星級標準只能出價一次,只有競拍成功才能知道酒店的具體名字。整個競拍過程緊張刺激,可能還有點絕望,但結果絕對是驚喜的,因為價格可以比其他網站低上20% 甚至更多。
有人認為,Priceline的定價模式并不適合所有人群,它只對價格敏感型客戶起作用。所以,Priceline主要是針對價格敏感型客戶和希望能夠低價旅行的消費者設計自己的產品和服務,而正是這部分價格敏感的群體構成了Priceline的主要客戶群。
嘗試本土預訂網站
吳桑去日本只用日本本土網站訂酒店 ——Japanican。這家網站現在已經陸續開設了中文繁體和中文簡體的內容服務,可以提供日本國內住宿設施預約6000家以上。
在Japanican上住宿分為酒店和日式旅館兩個部分,后者包括文化遺產旅館、私密溫泉、露天風景旅館、美式旅館等不同類別,地點涵蓋了日本大大小小的風景區,其中不乏當地人常去的度假勝地,而國外游客涉獵極少。
目的地網站的酒店預訂,本土優勢很明顯,而且首先應該是當地人都會選擇的那些酒店,有客人就會覺得更加靠譜。例如中國游客常去的泰國,也有一些當地網站受到青睞,如www.Phuket.com和www.krabi.com。即便是在歐洲,只要熟悉地況且語言沒問題,使用當地的酒店預訂網站也很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