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朋
摘 要:從目前高等數學課程教學工作來看,整體呈現出單一和手段較為落后的現象。在高等數學課程教學中,一方面把考試成績作為主要目的,另一方面高等學校數學教學模式與學校擴大招生相沖突,在這些問題上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應該為適應時代發展要求和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做出相應的改革與調整。在對高等數學課程教育做出改革的基礎上,繼續深入優化教學內容和因材施教,進行高質量教學,把高等數學課程教學中傳統固有的教育思想與教育方式真正改革升級,在與時俱進的理念下迎接高等數學課程教學的全新教育模式,使高等教育數學向信息化和現代化的教學模式轉變。
關鍵詞: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對高等數學課程教學進行改革最終是為了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是為了提高高等數學的教學質量,升級教學體系。這樣做的意義在于能調動大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而且對于進一步轉變學習方法行之有效,可以做到學生成績進一步提高和預留上升空間。對高等數學課程教學進行改革創新不僅只是數學成績方面的有效提高,它對于學生綜合素質與各方面能力的提高都起著重要影響。對數學課程教學模式與教學理念做出改革,能把課堂數學知識讓學生快速吸收消化,還能兼顧到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在實踐生活中充分發揮其作用,且精神空間也得到提升。改革高等數學后,學生可以多方面接受老師所傳授知識的學習模式和教學模式,在大學數學學習中為學生構建一個開放式的學習環境,
并通過這種學習方式提供多種渠道讓學生獲取數學知識,最終讓學生把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踐中去。
一、關于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現實基礎
我國對高等教育學校人才培養目標提出的新要求,社會人才市場多樣性提出的新要求,高等教育學校生源多元化提出的要
求,高等學校專業課程開發和設置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二、我國高等數學課程教學中主要存在的問題
在對我國高等學校數學課程教學做出大量資料研究后發現,大部分高等學校數學課程教學還是以傳統的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并沒有真正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作用,絕大多數高等學校數學教學還是以傳授書本知識和提高考試成績為主要教學目標和教學意義。在我國現代化教育模式的大力發展下,傳統高等數學課程教學已經不再跟不上信息化數字化的發展速度。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我國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更應該堅持不斷創新和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
1.高等數學教學內容和體系一成不變
教學內容面面俱到和教學理論嚴格緊密是傳統高等數學課程教學的主要形式,這種形式不再適應不斷發展的高等教育學校,
這種高等數學教學內容與教學體系的一成不變更易造成的矛盾是課時少,而數學教學內容多的現象。我國高等教育學校各專業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都在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推進而做出不斷調整,與此同時大大縮短了數學教學的課時,而提高了對數學教學的質量要求。在我國高等教育學校,正在運行的數學課程教學模式造成課堂數學信息較少和傳授知識過于片面的現象,高等數學教師教學中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一味地追求教學進度和學生成績,在此過程上難免會出現不能全面展開數學教學工作,而且對于高等數學課程中應該精講、細講的內容沒有做到全面兼顧,在趕教學進度的同時對于學生接受情況和教學內容與教學體系應接不暇,沒有在高等數學課程教學中順應教育改革的發展要求,
未對高等數學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體系做出改變。
2.高等數學教學方式存在偏差
對高等數學課程的課堂教學調查發現,最突出的教學方式就是“滿堂灌”,具體表現為在高等數學課堂教學中以書本內容為主進行教學的是教師,傳授的高等數學知識理論過于枯燥無味,其高等數學課堂教學流程講解是從概念理解到定理證明,而后是例題講解與習題演練。這種方式對于學生創造性思維和數學素質起到了阻礙禁錮的不利作用,并未讓學生主動參與和充分探究高等數學課程在教學中的知識表現。高等數學課程教學作為一種重要載體,不僅要教給學生實用的數學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數學素質、數學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在科技日新月異與高等教育學校不斷進步的基礎上,要與高等數學課程教學相結合。
現代化教學方式并未流行于高等數學課程教學工作中,在教學作業中存在教師布置作業—學生完成—教師批改這種方式。在高等數學教學中這種作業方式非常不可取,主要指題量有限和循環周期較長,之后學生并不會接受作業及時反饋的數學信息,對所學數學知識也不會較為全面掌握和全面鞏固,這對于高等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整體學習效果都非常不利。
3.高等學校擴大招生和現行教學模式自相沖突
隨著考生的增多與學校的發展,擴大招生在各個高等教育學校司空見慣。但是深入挖掘可以發現擴大招生必然會對高校基礎課程教師帶來很大的工作壓力,使教學工作應接不暇。在高等數學課程教學中主要表現為學生數學基礎參差不齊和個體差異較大。由于高等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不變,雖然同處一個教師,同聽一堂課勢必會造成學生兩極分化更加嚴重。高等教育學校擴大招生其教學手段并未隨之升級調整,在高等數學課程教學中體現出數學教師超負荷工作的現象十分普遍。在影響到高等數學教學質量的同時使教師對于教學方法研究沒有精力去進行。所以,必須明確高等數學課程本身和其他課程,還有工程技術實踐對高等數學有何需求,要把高等數學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作為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主要目標。
4.忽視了高等數課程教學的實用性與實踐性
高等數學是一門邏輯性非常強且各個章節并未有明確分界線的學科,在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中讓數學知識既能滿足學生需求,又不增加學生負擔并不容易做到。隨著近年來我國各大高等教育學校紛紛開設數學建模教學和數學實驗教學新型教學方式,高等數學課程教學的改革正在受到廣泛關注。但是由于受到課時及教學條件的限制并未突出高等數學實踐性與實用性的特點,這種教學方式仍是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在高等數學教學中實用性與實踐性特點并未惠及到全體學生。高等數學課程教學不能被單一化地認定為是輔助專業學習,高等數學功能除了知識傳授之外還應包括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整體素質的提高。endprint
5.學生學習高等數學動力不足,缺乏興趣
在高等數學教學中的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直接會影響到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好壞,加強高等數學課程教學的改革也要兼顧到了解學生學習動機和激發學習興趣。學生缺乏學習高等數學的興趣對其改革來說有一定的阻礙作用,這主要是因為傳統教學方法已經不再滿足學生需求,且單一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無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雖然在高等學校多媒體教學已經普遍應用,但是它的作用也只是板書的升級,且效果不明顯,在多媒體應用教學上缺少對課件進行靈活多樣的制作與開發。
三、關于加強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
1.關于高等數學課程教學內容及教材的改革
通過參考文獻發現,我國現行高等數學內容與體系難以滿足其發展需求,主要應從三個方面進行優化改革。
(1)在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中,必須要明確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基礎地位,還要發揮其基礎性和輔助性作用。必須明確高等數學課程本身和其他課程,還有工程技術實踐對高等數學有何需求,要把高等數學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作為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主要目標。(2)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出發角度是應用角度、實用角度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角度。高等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其教學改革還要從各專業的后繼課程以及社會的實際需要出發,在考慮和制訂高等數學教育體系內容時要以此為主要依據。(3)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要從培養應用型人才角度來調整高等數學教學體系和更新教學內容。高等數學課程教學作為一種載體,不僅要教給學生實用的數學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數學素質、數學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這就要求在高等數學教學改革中要處理好課程現代內容與傳統內容的有效結合。在課程教學時,講解經典數學知識中滲入現代數學理念,為學生提供適當的數學內容展示窗口,并獲取更多的數學信息。
2.明確高等數學課程教學的改革目標
(1)知識目標。要求在高等數學中學習基本數學知識和數學基本方法,并在此基礎上對數學知識構架和數學應用做到成熟掌握,最終目的是滿足學生學歷晉升和后繼學習以及終身學習。(2)能力目標。在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中要以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抽象與辯證思維能力,數學計算和知識遷移能力,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關于高等數學知識的分析與探究能力。(3)素養目標。高等數課程教學改革中還要提高學生堅韌和耐心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通過高等數學學習輻射到各類課程的學習,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3.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興趣
追求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是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最終目標,在改革的基礎上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必須要遵循數學教學的可接受原則,要依據學生最近發展水平的實際學習能力來確定教材廣度與教學進度。要想更好、更快地推動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就必須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數學教師主動接觸學生,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古人說的:“親其師而信其道”就是強調融洽的師生關系會給學生帶來很好的學習效果。還可以結合專業和體現應用來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在高等數學中加強應用型教學的重要手段是使抽象的的數學理論變得具體化,把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和數學教學內容相結合以此引發學生
興趣。
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方法還有將高等數學課程進行優化處理,在整合的前提下形成三個教學層次即基礎、應用和提高。對于高等數學的基礎知識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其內容,這有利于后續課程的學習。此外,還要按照學生需求進行應用部分教學,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要進一步提高其數學學習能力與意識。
4.在高等數學課程教學中大力推行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
提升學生積極思考的能力和提高高等數學質量都離不開良好的課堂氛圍,基于此建議在高等數學課程教學中應大力推行啟發式教學、討論式教學,最大限度地使用計算機教學,增大課堂教學容量。在高等數學課堂教學中允許學生開展數學知識討論,并發表自己的見解,數學教師對于提出的問題做出耐心細致地解答。
在課堂結束最后,可以預留一些題目讓學生在空余時間思考,在高等數學中逐漸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鉆研問題的能力。
5.深入高等數學課程教學的教學實驗和數學建模
在高等數學課程教學中開展教學實驗是利用Mathematic等教學軟件使學生掌握計算機計算方法,在計算機中求導數,求積分等數學內容。在高等數學課程教學中開展實驗性教學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書本內容知識的掌握,還能使學生切身體會到數學發展狀況及應用。在高等數學學習中很多定理都是靠歸納法和實驗法才能理解掌握的。高等數學中數學實驗依據數學思想發展脈絡而對數學問題情境進行創造,這種方法對實驗手段做到了充分應用,可以讓學生從直觀想象到發現猜想,最后是驗證及理論證明的提出。
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出發角度是應用角度、實用角度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角度。高等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其教學改革還要從各專業的后繼課程,社會的實際需要出發,在考慮和制訂高等數學教育體系內容時以此為主要依據。以高等數學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作為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主要目標,培養學生通過高等數學學習輻射到各類課程的學習,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參考文獻:
[1]王殿元.關于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措施探析[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05).
[2]季霏.關于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考試:教研版,2012(07).
(作者單位 泉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慈山分院)
編輯 薛直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