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偉珍
摘 要:針對一些高中生懼怕數學的心理,提出了可以提高數學成績的方法。
關鍵詞:數學成績;學習能力;學習計劃
筆者從教高中數學課程十五年,歷經多次循環教學,與學生共同進步,感受到了學生學習的喜怒哀樂。為了讓自己的學生在考試中成為常勝將軍,筆者不斷地記錄學生的成功與失敗:有的學生對數學情有獨鐘,成為學習數學的優秀者;有的學生則沒有學習的信心與興趣,雖然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但收獲甚微,尤其是從初中剛進入高中后,這些學生的數學成績一落千丈。從此,學生形成了懼怕數學的心理,害怕見數學教師,害怕數學教師提問自己。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如何提高高中生數學成績總結出一些方法和策略。
一、查找原因,剖析根源
面對眾多初中學習的成功者淪為高中學習的失敗者,筆者對他們的學習狀態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造成成績滑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缺乏主動
許多學生進入高中后,還像初中那樣,有很強的依賴心理,跟隨教師慣性運轉,沒有掌握學習主動權。表現在不定計劃、坐等上課、課前沒有預習、對教師要上課的內容不了解、上課忙于記筆記、沒聽到“門道”,導致不能真正理解新知,或對新知內容一知半解。久而久之,學習成績滑坡。
2.方法缺乏要領
教師上課一般都要講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剖析概念的內涵,分析重點難點,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學生上課沒能專心聽
講,對要點沒聽到或聽不全,筆記記了一大本,問題也有一大堆,課后又不能及時鞏固、總結、尋找知識間的聯系,只是趕做作業,亂套題型,對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機械模仿,死記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點,白天無精打采,或是上課根本不聽,自己另搞一套,結果是事倍功半。
3.好高騖遠忽視基礎
一些學生自恃初中基礎知識扎實,忽視高中數學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學習與訓練,對數學題多是看,不能靜下心來認真演算,喜歡鉆研難度大的習題,以顯示自己的能力。這些學生不能腳踏實地學習,陷入無盡的題海做題,卻沒有收獲,真正到了考試時,則出現中途“卡殼”現象。
4.進一步學習能力不夠
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相比,知識的深度、廣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飛躍。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掌握基礎知識與技能,為進一步學習做好準備。高中數學很多地方難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數在閉區間上的最值問題、函數值域的求法、實根分布與參變量方程、三角公式的變形與靈活運用、空間概念的形成、排列組合應用題及實際應用問題等。客觀上這些觀點就是分化點,有的內容還是高初中教材都不講的脫節內容,如不采取補救措施,查缺補漏,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二、腳踏實地,方法與勤奮并重
高中生僅僅想學是不夠的,還必須“會學”,要講究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才能變被動為主動。筆者認為,努力與時間是最重要的,學習這個東西不像武俠劇里面的神功,朝夕可成,學習需要慢慢地提高。
1.制訂科學的學習計劃
學生可以準備一個筆記本,晚上睡覺之前,參照課程表為明天制訂一個非常詳細的學習規劃,主要確定空閑時間都做什么,并且要完成怎樣的目的。例如,中午自習時間,看完數學第幾章內容,當然為了一種調和狀態,可以安排兩門課程的學習;午飯間休閑多久,然后再安排學習課程等等之類,將一天中教師不上課的空閑時間全列舉出來,一定不要怕麻煩,一定要堅持下去,一天結束之后自己計劃的目的有沒有完成,完成得如何,記得要反思,這樣才有進步!要相信良好的習慣能夠更好地指導自己。
2.樹立良好的學習心態,提高自制能力
告訴學生,即使你基礎不是太好,也不要有太多的顧及,不要給自己壓力,不要認為考不好就使勁地自責之類,千萬不要這么想,否則會影響你學習的韌性,擾亂你的心智。學習的過程中擔心太多反而會讓你看不到進步的希望。同時,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自制能力,如果你自制能力很差的話,我想再多的想法也是枉然,只有提高自己的自制力,才能持之以恒,讀書才能事半功倍。
3.以科學的技巧復習課本
不要盲目地一頁頁翻過來翻過去,這樣效果不是很大,反而會覺得這很沒用,而且時間長了就會很煩。要怎么學呢?首先要把目錄記下來,比如高一上的課本按順序有哪幾個大章節,每個章節有幾個小節,這是第一步,然后再盡力去看每個章節里面最重要的信息,尤其是公式。最后達到能夠按順序順利地說出一本書的章節、小節的重要信息、對應重要小節最為典型的例子,再有能力的話利用典型的例子說出一整個題型。
4.選擇性地做海量習題
要有選擇性地做大量習題,利用課本與參考資料的習題結
合著做,由于基礎不是太好,建議難度較大的就放棄,但是真正考試的試卷也有難題,一定不能完全空白,認真讀下題目,看到熟悉的知識點就將能想到的公式寫上去,多少還能得分,否則什么都得不到。
(作者單位 廣東省五華縣琴江中學)
編輯 薛直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