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寶林
摘 要:高中勞動技術教育不僅是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也是推進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方面,更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因此,在高中教學中要切實改變教育觀念,給予勞動技術教育以同等的重視,促使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關鍵詞:高中教育;勞動技術;創造熱情
勞動技術教育是一門綜合育人的教育,它在整個素質教
育體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以操作性、實踐性為主導的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技術意識和創新思維能力為目的的教育行為。需要教師充分認識勞動技術教育的意義,充分發揮出其學科意義。
一、勞動技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社會價值觀念的偏差,在高中教育中勞動技術教
育并不能得到應有的重視,使得勞動技術課仍比較薄弱,學生缺乏動手習慣,實踐能力較為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兩
方面。
1.在勞動技術教育認識上存在不足
困擾勞動技術教育深入發展的最主要因素,就是人們對課程思想認識上的偏頗性,人們不能充分認識到勞動技
術教育的意義。從學校教育方面來看,雖然我們積極進行素質教育,但是追求升學率的現象仍比較嚴重,尤其是高中階段。雖然學校在理論上都認識到勞動技術教育的重要性,然而一旦涉及實際利益,如,來自社會、家長的壓力,他們就會無形中弱化勞動技術教育的地位。這些偏頗的認識使得勞動技術教育的地位不斷降低,使得勞動技術教育以“說的重要,做的不要”的情形存在于學校教育中。
2.灌輸式學習,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重視勞動操作方法、技能的訓練是勞動技術教育的一個重要教學目標,然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并不等同于灌
輸操作程序,更重在實踐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實際教學中不難發現,很多教師往往是灌輸式教學,忽視了學生的學,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復雜的心理體驗,忽視了學生主動參與和創新的興趣,大部分學生只是照做,不能創新。
二、高中勞動技術教育的幾點策略
1.提高認識,把教學理念切實貫徹到實處
我們要把教學理念切實落到實處,以正確的認識指導
行動,才能讓勞動技術教育真正地順利開展下去。雖然要轉變很難,但是我們必須努力去做,作為教育者,我們應當有遠見卓識,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出勞動技術教育的教育意義。
2.選擇適當的教學教學方法
(1)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高中課程緊張,勞動技術課常常被忽略,即時上課也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如果教師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這門課就更沒有什么意義了。因此,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在身心愉悅的狀態下,學生才能主動地融入課堂學習中,這樣的學習氛圍才能激起學生的創新欲望。
(2)走進生活,實施生活化教學
勞動技術學習是為了應用到生活中。陶行知先生認為,“生活是一本教科書”“行是知的開始,知是行之成”。因此,教學中我們應該讓學生多角度地去觀察生活,捕捉生活的特征,有意識地將生活中的相關資料引入到課堂中,將豐富的生活資源轉化為教學資源,這樣更能激起學生的創新欲望。
(3)多元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與其他課程一樣,勞動技術課也離不開評價。勞動技術學習的評價以發展性評價、激勵性評價為根本宗旨,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態度、情感、興趣以及潛能特長等方面的發展變化,及時給予學生肯定,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熱情。
總之,現代社會對勞動者的技術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實施勞動技術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質的一條必由之路,是高中教育的一個重
要組成部分。因此,我們必須給予重視,切實進行教育。
參考文獻:
劉朝霞.新中國高中“技術課”課程目標比較分析[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07(02).
(作者單位 遼寧省盤錦市高級中學)
編輯 韓 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