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莉
摘 要:科學素養是培養創新人才的需要,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需要,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于是組織了語文科技興趣小組,結合語文教材中的“科技知識”,通過一系列課外活動,不斷拓展,有序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課內依托教材,巧設問題,激發科學興趣;“以語文科技興趣小組為陣地,訓練思維,傳授科學方法”;“以活動為紐帶,大膽創新,塑造科學品質”;課外延伸,親子閱讀,拓展科學知識”。只有不斷探討科學教育的內容和方法,做到多方面的結合,才能更好地、更全面地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
關鍵詞:語文科技興趣小組;科學興趣;科學素養
在小學語文課外實踐活動中,面向全體學生,使他們在小學能接受基本的科學素養教育,使學生在科學知識、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教育,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是教師的重要研究內容。當然,相關的科技知識內容大多與語文教科書息息相關。我認為我們可在教學中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課內依托教材,巧設問題,激發科學興趣
語文閱讀教材為我們的科學教育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在語文教材中或多或少、或深或淺地蘊涵著科學教育方面的素材,涉及生物、化學、天文的科學領域。這些科學教育內容既是漸進的、相對獨立的,又是相互聯系的,它們構成了科技教育的啟蒙體系。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認真備課,在適當的時候,以適當的方法,結合課文的科技內容,引導學生關注科學知識,激發進一步探究科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獨具匠心地創巧設問題,讓學生主動去思考、去探究、去發現,為課外進一步地去動手創造打下基礎。從而得到探索的樂趣和滿足,加強對科學的興趣。從單純的“學科教學”轉向“有關科學”的綜合教育,有利于學生形成現代科學觀念。
二、以語文科技興趣小組為陣地,訓練思維,傳授科學方法
小學語文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科學知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難以深入、全面。于是我組織了語文科技興趣小組,利用課余時間,通過一系列的課外活動,有序培養科學素養。
在語文科技興趣小組活動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方法。科學思維方法包含:分析法、求同法、求異法、聯想法、全方位思維、逆向思維、發散思維、質疑法、設問求解法等等。例如,結合課文《棉花姑娘》我問:“棉花姑娘請了哪些醫生來給她治???最后是誰治好了她的?。俊睂W生通過分析、比較、綜合,既梳理了課文內容,又掌握了科學知識,還訓練了思維方法。
三、以活動為紐帶,大膽創新,塑造科學品質
我們開展多種形式的與語文學科內容相關的科學教育實踐活動,以達到教、想、學、做的有機統一,讓學生在學中做,在做中思,是提高科學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素質最優發展的重要途徑。例如,走進社會、大自然去參觀考察、調查研究、實踐探索,使學生懂得科技在社會各行各業中的廣泛應用和重要。還可以搞些學科活動,如,課本劇的表演、手抄報的制作、科學家故事表演、手工制作演示、科幻畫展示、科學發明暢想……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余身心得到合理的放松,表現自己、發揮特長、訓練思維、施展科學才能,挖掘創新能力。
如,學習《詹天佑》時,組織參觀詹天佑的故居和“人字形”的鐵路模型,尋訪詹天佑的足跡,撰寫有關詹天佑的讀后感、觀后感……從中學習和感悟科學家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和勇于奉獻的科學精神。大膽創新“未來高科技火車”設計藍圖,通過繪畫、手抄報、制作創意小火車制作等活動表達創新設想。
四、課外延伸,親子閱讀,拓展科學知識
在小學語文課本中,幾乎每一冊都有幾篇課文是向學生普及科學知識的科普文章。我們要以它們為引子和契機,開展相關的拓展閱讀及交流。尤其是親子閱讀,在提高小學生的科學素養方面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們可以通過親子閱讀,讓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氛圍中享受到閱讀的樂趣,在家庭的探討、交流中真正地喜歡上科學,并把這種愉快的經驗延伸。讓科學之花在每一個家庭、每一個角落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讓我國科技創新、科技興國的愿望更早實現。
總之,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是培養創新人才的需要,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需要,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小學語文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科學知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不斷強化科學教育的內容和方法,結合語文科技興趣小組活動,做到課內與課外結合,語文教學與學科活動結合,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結合,全方位科學育人,使語文的課內外教學與科學教育相互促進、相互推動,更好地、更全面地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
參考文獻:
[1]鐘啟泉.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08.
[2]萬弢.談語文教學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育.合肥出版社,2005-06.
(作者單位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鐵四小學)
編輯 馬燕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