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玲
“最早出門的人是我,最晚回家的人是我,最辛苦最可憐的人,是我是我還是我……”這首在中小學生當中流行的歌曲,真實地反映了當前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狀況,許多中小學生存在作業多、考試多、補課多,睡眠少、體育活動少、社會實踐少等“三多三少”的狀況,名目繁多的課程、考試、作業、補習、競賽,使學生幼小的心靈承受了沉重的壓力和負擔,致使學生怕老師、怕上課、怕考試,近視率大大提高,從而嚴重摧殘了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根據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狀況,教育部相繼出臺了一些關于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政策,教師、家長紛紛鼓掌叫好,學生更是歡呼雀躍,高喊“解放”。可是真正實施起來,卻不盡如人意,與素質教育要求相差甚遠。
那么怎樣才能真正做到為學生“減負”,還孩子們一個快樂的童年呢?我認為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減負提效”領導重視,落到實處
學校領導必須對“減負”高度重視,轉變觀念。把“減負”工作作為學校工作的頭等大事抓緊抓好,嚴格要求每個任課教師按照上級“減負”有關政策去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相應的政策和措施的完善,直接關系到“減負”的效果。如果學生評比還是以分數,學校評比還是單一的升學率論,考試制度和方法不去改革,那么“減負”就變得只是紙上談兵而已。所以應逐步出臺并完善相應的政策和措施,能夠從根本上讓家長和孩子輕松起來。
二、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給學生“減負”,教師必須給自己加壓,“加壓”就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課堂效率首先在備課上下工夫。備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教師在備課上應多研究、多斟酌、多進行教學探索。有句話說得好“不打無準備的仗。準備充分,對一堂課的教學思路,教學邏輯清晰可見,教學目標明確無誤,是高效率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為此,教師應花幾倍于一堂課的時間和精力去備好一堂課。
我認為課內損失課外補是造成課業負擔過重的重要原因。因此,要達到既減輕課業負擔,又提高質量的目的,在課堂教學中我要求自己做到:(1)要在深鉆大綱和教材的基礎上,減少課堂時
間損耗,要求自己提前2分鐘進教室作好上課準備,課堂合理提高思維密度,保持適當的容量,濃縮教學語言,增強信息輸出的有效性,減少講課的隨意性,精簡板書,加強教學活動的“流程”管理。(2)要改變課堂結構,講、練、查結合,要求自己知識點要抓準,教法力爭靈活,步驟力爭扎實。(3)要優化教學手段,實行教學技術的綜合化,盡可能地廣泛使用電化教學以增強直觀性,提高學生儲存記憶的速度、長度,要把現代化教學手段和傳統的教學手段結合起來。(4)要注意學生的學法指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設法讓學生學會學習,“授人于魚,不如授人于漁”,教學生學習方法,靈活掌握所學知識。
三、作業的布置、評講、輔導是減負提效的重要措施
減少作業過程中的無效勞動及其帶來的副作用,追求作業量和質關系的效率是我在實際教學中的又一重要舉措。我的主要措施是“三禁止”“三控制”。三禁止是:禁止把作業作為處罰犯過失的學生的手段,即布置懲罰性作業;禁止互相用作業去爭奪學生課余時間地盤;禁止布置簡單重復的機械性操作訓練的無思考性的作業。三控制:控制作業總量;控制興趣題和思考題的數量和質量;控制星期天和節假日的作業質量。
現在為了真正地能反饋學生掌握和應用知識的程度,同時為了真正地減負增效,教師可以盡量留一些課堂時間(一般5~10分鐘)給學生用來完成作業。教師同時巡視、察看學生當堂的作業情況,獲得正確反饋并可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認識,學生也會最大限度地自己開動腦筋考慮問題,獨立完成作業,真正做到“做有成效”。
教師應及時批改課堂作業,決不能拖拉,以獲得及時信息進行評講和糾正典型錯誤。存在問題多的個別學生可以進行個別輔導,讓他們真正搞清課堂上應掌握的內容,這樣才能消化下一節課的“食糧”;若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可以揀一個時間或在下一節課5分鐘的復習時間里去重點澄清。倘能長期地堅持這樣做,定能形成良性循環,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定能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和教育質量。
四、學校與家長要雙向交流
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值很高,期盼孩子將來能出人頭地,不惜財力、精力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恐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結果可想而知,孩子失去了雙休日,失去了玩耍的時間,整天在學習,學習。學習的興趣還能有多少啊?因此給學生“減負”,家長也是一個關鍵因素。推進素質教育,家長必須轉變觀念,通過與家長的交流,讓家長了解學生承擔的負擔到底有多重、過重負擔的危害性以及如何正確進行家庭教育等,從而為孩子創造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正確引導孩子利用好大量的休息和娛樂時間,既減輕了孩子的學業負擔,又讓他們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總之,“減負提效”是一項系統工程,它的本質是切實推進素質教育,素質教育要求教育面向學生全面發展,發揮學生個性與特長。“減負提效”這項系統工程還需社會、家長的理解、支持和配合,需各學科的協調平衡,統一思想,才能更見成效,更深入人心,更有生命力,我們的教育事業才會更蓬勃發展,我們祖國的明天更加美好和燦爛!
減負后孩子們發自內心的呼聲應該是“最快樂的人是我,最
幸福的人是我,是我是我還是我……”,希望這樣的歌聲永遠在孩子們中間傳唱。
(作者單位 遼河油田興隆三小)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