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綜合

5月20日至26日,中俄“海上聯合-2014”聯合軍演在中國東海海域圓滿結束,通過幾天的海上聯合軍事演習,雙方不僅在以往海上聯合軍演的基礎上進一步達成觀念、行動上的默契,還使雙方聯合軍演的組織實施方法更加優化規范,增強共同應對海上安全威脅、共同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的能力。
三個“首次”復雜性高
“海上聯合-2014”是中俄兩國海軍間近三年來舉行的第三次以“海上聯合”命名的演習,保持了至少一年一次的聯合軍演頻率。此次聯合軍演不乏新亮點,特別是三個“首次”引人關注。中方總導演、中國海軍副司令員田中表示,與前兩次中俄海上聯合軍演相比,此次演習有三個特點:一是首次將參演的艦艇全部進行混編;二是首次組織水面艦艇編隊互為條件進行超視距攻防演練;三是首次組織潛艇與水面艦艇編隊進行自主對抗。
俄方總導演、俄羅斯海軍副司令員費多堅科夫則表示,這次演習具有復雜性。“不斷地演習有利于完善中俄聯合軍演的體系。”費多堅科夫說。此外,雙方在聯演中密切配合,不但有助于鞏固兩國官兵間的友誼和培養互助精神,而且可以提高他們的專業化水平。
聯合軍演接近實戰
此次聯合軍演的實戰性之強還來自美日韓三國不同程度的“關注”。據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報道,太平洋美軍偵察部隊對中俄軍演迅速跟進,平時一天一架偵察機飛行4至8次,之后出動兩架飛機,一天往返8次,保持24小時不間斷飛行。軍事專家尹卓表示,美軍對軍演進行偵察,對中俄既是挑戰,也是一項重要的訓練內容。
美國對軍演進行偵察,亞洲近鄰的日韓也沒閑著。5月24日聯合軍演正在進行之時,一架中國蘇-27戰機與日方飛機發生了約幾秒的異常接近。該機最近時距離日本的OP-3C軍機僅50米左右,距離日本的YS-11EB軍機僅30米左右。據日本官方人士稱,自衛隊飛機當時正在監視中國與俄羅斯海軍的聯合軍事演習。而韓國則出動了P3-C巡邏機及海軍艦艇,以“窺探”軍事演習。
中俄軍事合作的戰略意義
中俄兩國海軍連續3年在不同海域舉行代號為“海上聯合”的軍事演習,表明海上聯合軍演已成為兩國常態化、機制化軍事合作形式。從演習時機、參演兵力、演習課目看,能夠傳遞出不少新的信息,反映出兩國共同維護和促進本地區和平與穩定的決心與信心。
這次演習開幕適逢俄羅斯總統普京訪華及中國作為主辦國在上海舉行亞信第四次峰會。演習期間,兩國元首無論是共同出席演習開始儀式,還是以賓主身份進行國事會談,以及在亞信峰會上共同探討地區安全與經濟發展問題,均表明始終堅持合作共贏的中俄兩國關系,成為當今大國關系的經典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