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
2014年3月1日 晴
百善孝為先。
縱觀歷史,古人孝敬父母的事例讓我們敬佩。
有一次,子路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子路家里并沒有米,怎么辦?子路想翻過幾座山到親戚家借。于是,他翻山越嶺走了幾十里路,借了米飯。回到家,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
漢文帝劉恒,以仁孝聞名于天下,侍奉父母從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用的湯藥,他都親口嘗過后再讓母親服用。
孝的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為我們滋潤心靈,給予我們心靈的慰藉。
回頭想想,我們身邊也不乏這樣孝敬父母的事例。
我的姑姑患了癌癥,發現時,已經是晚期了。醫生告訴我們,姑姑要住院治療。
姑姑住進醫院后,我們要求照顧姑姑,可硬讓姑姑的兒子拒絕了。哥哥把我們送回家,自己一個人照顧姑姑。每天他都起早貪黑,給姑姑洗臉洗腳,喂飯喂藥。
在醫院治療的后一段時間,到處都是用錢的地方。親戚們紛紛拿出錢幫姑姑。可再一次讓哥哥拒絕了。他意味深長的對我們說:“我是我媽的兒子,她含辛茹苦養了我二十幾年,現在她病了,身為兒子的我,應該好好照顧她,孝敬她,而且我也有這個能力。”
為了湊個醫院的錢,他白天晚上不停地干活。
在表哥地悉心照料下,姑姑的病情控制住了!孝心是一劑良藥,可以驅除病魔,讓生命重新煥發光彩!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永恒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每個兒女應盡的義務,也是義不容辭的責任。父母恩情重如山,深似海,人生莫忘父母恩。
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是不是可以摸著自己的良心問一問自己,我孝敬父母了嗎?雖然我們不能滿足父母物質上的需求,但我們可以滿足他們精神上的需求。哪怕我們只是為他們洗了一次腳,為他們捶了一次背,在他們生日時,送上一句祝福……
朋友,行動吧!行動起來吧!讓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敬父母,在我們這一代亮出更新穎的光彩!
山西省吉縣二中240班
評語:
古有子路借米,漢文帝侍奉母親,今有表哥母親床前盡孝,中華美德代代傳承。本文小作者更善于聯系生活,讀來感人至深!結尾一問“是不是可以摸著自己的良心問一問自己”更是發人深思!啟迪我們孝應該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
指導教師:袁縛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