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乘東
工會工作是黨的群眾路線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會文體活動是提升企業員工向心力、凝聚力的基礎。作為集團的工會負責人,我一直在想:如何以集團牽頭,組織下屬各企業在做好工會自身建設的基礎上,通過開展員工喜愛的文體活動來發揮工會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達到和諧團結,增強企業凝聚力, 豐富并促進企業文化建設,提高綜合治理水平的目的。現根據工作實踐,對開展工會文體活動中的思路和做法分享如下:
1 集團工會文體活動現狀
本人所在的國有集團公司組建才三年時間,是一個先有兒子后有老子的企業。下屬企業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均或早或遲地成立了工會組織,沒有形成集團的統一性,且在工作開展中存在三個問題:
1、工會文體活動開展的重視程度不一致。有的企業工會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豐富多彩,達到滿足員工健康向上的精神需求,增強企業戰斗力;有的則流于形式、活動單一、可有可無,發揮不出工會應有的作用。
2、工會文體活動開展未有形成合力。企業工會各自為陣,活動各有各進行,不但組織費用重復浪費,同時沒有通過共同的活動建立起集團企業間員工溝通交流平臺,亦沒有通過有效的經驗交流,提升企業工會的組織建設能力。
3、工會文體活動開展的理念未有創新。在現代企業的發展建設中,開展工會文體活動,不單純是為員工謀求福利,更應著眼于如何建立共同的企業文化,協助企業發展增效益。通過企業成長,創造員工更好的職業生涯發展空間。
2 集團工會文體活動的方向
根據上述情況,集團工會在開展文體活動時,從集團與企業兩個層面考慮。對集團層面的工會文體活動,從集團整體性出發,以通用性的、社會影響力大的、員工參與層面廣的活動為主,目的是創造企業間員工的溝通交流平臺,打造大集團的企業文化。對企業層面的工會文體活動,則尊重企業的自主性,集團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協調企業間聯動進行,或創造互相觀摩學習的機會。主要的活動有:
1、進行統一的企業常規性培訓。如:辦公技能培訓、新入職員工培訓、人力資源培訓、經營管理培訓、財務操作培訓、中層執行力提升培訓等,使集團企業間員工通過學習認識、在學習中交流,達到個人技能提升的同時,集團業務工作協同開展。
2、組織參與集團冠名的文體活動。從2013年起,集團開始冠名參加社會性文體活動,項目包括:健步行、乒乓球、羽毛球、籃球、游泳、趣味運動等。通過組織和發動各企業員工共同參與比賽活動,不但在社會上提升了集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而且在企業內增強了內部凝聚力和共同榮譽感。同時,各企業間員工在共同的對外比賽過程中,建立了深厚友誼,拓寬了社交渠道,加深對集團的理解和認同,促進企業發展。
3、以俱樂部形式建立員工活動平臺。根據企業和員工的共同喜好,集團從2014年年初開始,主導成立了羽毛球和攝影2個俱樂部,形成一動一靜結合,增加了員工參與的可選擇空間。在活動開展時,集團工會除了明確固定時間和場地外,更在如何令俱樂的組織更有意義和吸引力上動心思。羽毛球方面,邀請集團內的高手進行場內指導、不定期進行內部和對外交流賽,使員工既在健康的氛圍下活動,又打造出一支集團有實力的羽毛球隊。攝影方面,通過培訓學習、沙龍交流和采風活動,在提升了員工的攝影技巧的同時,滿足集團日益發展的宣傳圖片需要。
4、不定期組織近距離的健康戶外活動。如:徒步穿越丹霞山活動、“佛山第一峰”爬山活動、集團企業重大項目參觀活動、順峰山定向尋寶活動等等,營造輕松和諧、富有活力的集團企業文化氛圍。
5、創造企業工會聯動進行文體活動的條件。如:對有相同崗位技能的企業,鼓勵他們一起開展勞動競賽活動。對一同參加上級組織辯論賽活動的企業,組織不同一個組別的企業進行正、反雙方預熱演練,共同提高。對某下屬企業進行的大型內部員工晚會,組織其他企業工會成員進行觀看、學習等。
3 集團工會文體活動開展的具體案例
目前,集團已基本通過工會形成了健康向上、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氛圍,不僅活躍了員工業余生活,滿足精神需求,還通過活動激發出員工的積極性,從而轉化為企業發展的強勁精神動力,促使員工熱愛企業、關心集體,從而達到共同成長目的。但在實際開展的活動形式中,仍有很多需提高的地方。
例如:在近期的基層訪談活動中,就有員工反映集團和企業目前組織的活動競技性太強,有些上年紀的不能參加;有些希望參加的,但活動是比賽性質,擔心輸了影響企業形象,若再花時間準備,日常工作量已很大沒有精力,壓力很大,寧愿不參加。
對員工反映的情況,確實是我們組織活動所應注意的問題。為了滿足員工的需求,集團工會在2014年4月有29日籍“五一節”來臨之際,舉行了一次有趣味的“集團員工包餃子”活動。活動開展的大致情況如下:
1、活動在集團總部飯堂進行,由集團及下屬企業共11支隊伍組隊參加。每隊10人,其中:領隊1人、攝影1人,其他工作人員2人,參加包餃子比賽6人。
2、包餃子比賽設置“速度最快獎”、“數量最多獎”和“外觀最靚獎”。由工作人員向每隊參賽隊伍發放同等份量的餃子配料和面粉,由參賽隊伍進行捍皮和包餃子后,交廚房統一蒸煮,避免在人多情況下使用刀具和爐具的危險性。
3、評判團由3位工會主要負責人組成,分別對各隊伍的餃子進行幽默、風趣的點評,達到活躍氣氛的效果。至于具體的評比,“速度最快獎”、“數量最多獎”比較亮化,由工作人員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外觀最靚獎”由各在場人員每人1支吸管投票確定。達到共同參與,減少不公平現象。同時,在獎品方面,亦只是由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工會主席分別向每位獲獎隊員形式上頒發玫瑰花1支,減少參賽人員由于獎品的吸引力問題,對比賽結果過于重視,引起不必要爭論的可能性。
4、在完成包餃子比賽、餃子蒸煮期間精心安排了“猜一猜”、“粵語方言斗多”、“微信搖一搖找朋友”3個趣味活動,適當發放水杯等小禮品,使活動氣氛達到高潮。
5、活動最后,由工作人員通過現場的投影屏幕,將現場攝影的精彩圖片以動態形式即時播放欣賞、點評,又再次引來在場人員的笑聲一片,并在互相品嘗餃子和互動交談中結束這個活動。
整個活動只花費了幾百元的金額,卻營造了千多人的輕松、愉悅、歡樂的氣氛和效果,離不開高管的重視并參與、活動的細致考慮和精心設計、工作人員的默契配合。活動以順德本土飲食文化為基礎,烹飪和趣味活動為媒介,以合作和歡笑打通溝通的橋梁,使集團員工可以在活動中相識相知,認識同事們除工作以外的另一面,為日后工作銜接順利打下了基礎。同時,活動與集團攝影俱樂部等文化活動交叉配合,積極互動,達到培養員工文化素養,提升公司文化內涵,鑄造集團文化品牌的多贏目的。
工會文體活動是員工參與廣泛的一種活動形式,也是構建企業和諧的重要途徑。集團將繼續以工會文體活動為載體,調動廣大員工積極性,以活動產生活力,以活力凝聚人心,使員工在潛移默化中陶冶求實上進的情操、增進員工之間的友誼交往,打造團隊精神,使員工始終保持奮發向上的精神狀態、昂揚旺盛的工作激情,推動工作快速發展。